胃癌根治术后 胃脘不适纳呆腹胀 脾肾方加减

程某,男,67岁,长沙人。2008年1月底,患者因易饥饿、消瘦在湘雅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于2008年2月4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中—低分化腺癌。于2008年3月6日求吾师中药治疗。症见:胃脘不适,纳呆,食后腹胀,乏力,大便溏,每日2至3次,寐欠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患者正值术后化疗期间。中医辨证:脾肾两虚,脾胃不和。治则:健脾和胃,补肾养血。方药:脾肾方加减。党参15g,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反复上腹痛,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扶正抗癌方

林某,女,43岁,江门人,教师。患者因为“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伴吞咽困难三月余”于2007年3月29日-4月16日在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并于4月3日行手术治疗,未进行化疗,要求于门诊进行中医药调理,现症见:面色苍白,乏力,纳差,腹胀,两天未解大便,舌红苔白,脉细数。沈师辨证后认为本病总属气阴两虚,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上采用扶正抗癌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鳖甲15g(先煎)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癌病,壶腹癌术后,中医方异功散加味

患者名字:冯丽亚 性别:女 出生日期:57岁就诊日期:2012.08.14 初诊 发病节气:主诉:壶腹周围癌术后3月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7月13日因腹痛在省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惯例查看:腹脘部无显着腹水,肝脏外表光滑、色彩光润、质地柔软、未发现异常肿块及结节。胆囊巨细6×3×2cm,呈缓慢炎症改动,壁灰白,未扪及结石。胆总管显着扩张,外径约2cm,胆总管下端近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前病变病因多端 但瘀血为其主要发病机制

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胃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 , 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 变化, 包括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和异 型增生( dysplasia, Dys) , 常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转移的病机初探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2 0 1 2 年,全世界有 9 5 2  0 0 0 新发胃癌病例被诊断, 7 2 3  0 0 0 例胃癌患者死亡 [ 1 ] 。我国属胃癌高发区 域,每年新发胃癌患者占世界发病人数的 4 2% , 且新发胃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3 0 岁以下人群中 发病率由 2 0 世纪 7 0 年代的 1 . 7% 上升至 3 . 3% 。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大中城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爵床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性

爵床在“截断”胃癌前期病变中的作用初探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慢性萎缩 性胃炎( CAG) 及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化生( IM) 和上 皮内瘤变( IN) 是最常见的胃癌前期病变( PLGC) , 是从 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 ] 。目 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药在减缓癌变进 程、 截断或逆转萎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中, 我 们以爵床为主药, 治疗胃癌前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脘痛 胃癌医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润雪 刘小发 娄莹莹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中的“积聚”“噎塞”及“胃反”等范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脘当心痛……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五变篇》云:“……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邪气至,蓄积留止,大秉乃起。”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临床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胃癌医案  孙某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的发生 中医医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润雪 刘小发 娄莹莹  胃癌医案  患者:任某某,男性,66岁。2006年7月8日初诊。诉间断胃脘疼痛10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1997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拒按,伴烧心反酸,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黏膜腺体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给予药物(具体不详)口服,症状缓解。后间断出现胃脘疼痛,口服上述药物尚能控制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中医病因病机 刘友章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思想探讨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每年因肿瘤 病变而去世的患者当中, 胃癌约占20% [1] 。 胃癌具有 发病率高, 转移率高, 病死率高 (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 30% ) 的三高特点, 而胃癌的发生、 发展需经过一个 逐步演化的的病理组织学的复杂过程。 胃癌的病理 类型大多为腺癌, 其中肠型胃癌占60%以上 [2] 。 根据 经典的Correa假说, 绝大多数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登义  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带瘤生存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曹建雄认为,中医治疗胃癌时健脾和胃贯穿始终,温通中腑是治疗的关键,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身得调、神得养、病得治,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可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李东垣曰:“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信,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食管平滑肌瘤验案偶拾

杨某,男,76岁。工 人。患者素有胃脘痛病史 10年,经常反复发作。近 一月来自觉吞咽受阻.且 日趋加重.只能进食半流 质.伴咳嗽气喘痰多。x光 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 伴感染。胃镜检查。食道中 段见一范围约62.5Px× 75Px的黏膜下隆起。外院 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食 管平滑肌瘤。患者因年事 已高.又惧怕手术或内镜 下治疗.故择中医诊治。刻诊:精神萎摩.面色 欠华.形体消瘦.端坐呼吸 张口抬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胃癌经验

李济仁教授简介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皖南医学院附 属弋矾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师从新安名 医张根桂。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遴选 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 长。安徽省医史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济仁医录》等专著10 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