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炳奎调补脾肾法治疗胃癌学术经验

朴炳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享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朴教 授擅长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等疾病的中西 医结合诊疗,临床经验丰富,笔者将朴教授临床 辨证治疗胃癌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朴教授指出,古代虽无胃癌之名称,但类似 胃癌症状的描述很多。如汉代张仲景在 《金匮要 略》中描述 :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 名曰胃反”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中医辨证与方药应用的文献研究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 病率及死亡率呈整体上升趋势 [1 ] ,严重危害到了 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中医药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抑 制肿瘤生长,减轻放疗、化疗反应,增强人体免疫 力,提高生存质量,应用越来越广泛 [2 ] 。本文对 近 30 年发表的中医辨治胃癌的文献进行总结,分 析胃癌的中医证型和方药使用情况,总结中医辨治 胃癌的规律,为胃癌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 资料1. 1 检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王彦晖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占前几位的主要为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食道癌等, 上述肿瘤发病率占全部 恶性肿瘤的75%左右, 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有很大比例 [1] 。 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抑制肿瘤恶化、 控制 病情进展, 减轻癌症放化疗不良反应, 以及缓解癌性疼痛, 调 节患者情绪、 改善睡眠和促进食欲、 缓解消化道症状等方面均 具有明显作用, 可有效改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中医临床治疗胃癌 用枳壳白术配伍良好疗效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约有17万例死于胃癌,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有2万例以上新发胃癌患者,并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元富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30余年,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治疗胃癌时在健脾理气、化痰祛瘀基础上尤其善用枳壳白术配伍,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胃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消化道肿瘤术后辨治经验

消化道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胃癌 的死亡率为 23. 03% [1 ] 。手术治疗是消化道肿瘤的 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发 热、泄泻 [2 ] 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 康复。中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诸症较有特色, 如大承气汤在促进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方面效果良好 [3 ] 。我们采用芳化轻宣法辨治消化 道肿瘤术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远离胃癌 应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胃癌位列第二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胃癌去世更为可怕的是我国患胃癌的人数占全世界的40%近五年来胃癌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9-35岁的胃癌患者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来临前的4大“征兆”1烧心和反酸烧心指的是胸骨下部的位置主要因为胃里的食物“跑”到食管像里所致胃里分泌胃酸所以胃里东西都是酸性食管是碱性的当酸性物质跑到食管以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像一把火烧在心窝一样2上腹部不适、疼痛上腹不适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沈舒文教授是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擅长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笔者将对其从“毒瘀交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阐述。  胃癌前病变(PLGC)为病理学概念,指较易转化为癌组织的胃部病理学变化,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尤建良治疗胃癌常用药对举隅药对又称对药, 是治疗疾病时使用相对固定的两味 药组成, 药对虽组成简单, 但具备方剂的基本结构及主 治功效。药对并非任意的组合, 而是古今医家经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 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合, 合 理的配伍不仅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降低药物毒性, 反之, 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毒性。药对常以 相须、 相使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以相畏、 相杀配伍抑制不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胃癌经验

李济仁教授简介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皖南医学院附 属弋矾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师从新安名 医张根桂。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遴选 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 长。安徽省医史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济仁医录》等专著10 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食管平滑肌瘤验案偶拾

杨某,男,76岁。工 人。患者素有胃脘痛病史 10年,经常反复发作。近 一月来自觉吞咽受阻.且 日趋加重.只能进食半流 质.伴咳嗽气喘痰多。x光 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 伴感染。胃镜检查。食道中 段见一范围约62.5Px× 75Px的黏膜下隆起。外院 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食 管平滑肌瘤。患者因年事 已高.又惧怕手术或内镜 下治疗.故择中医诊治。刻诊:精神萎摩.面色 欠华.形体消瘦.端坐呼吸 张口抬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登义  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带瘤生存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曹建雄认为,中医治疗胃癌时健脾和胃贯穿始终,温通中腑是治疗的关键,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身得调、神得养、病得治,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可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李东垣曰:“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信,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中医病因病机 刘友章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思想探讨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每年因肿瘤 病变而去世的患者当中, 胃癌约占20% [1] 。 胃癌具有 发病率高, 转移率高, 病死率高 (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 30% ) 的三高特点, 而胃癌的发生、 发展需经过一个 逐步演化的的病理组织学的复杂过程。 胃癌的病理 类型大多为腺癌, 其中肠型胃癌占60%以上 [2] 。 根据 经典的Correa假说, 绝大多数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