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尤建良治疗胃癌常用药对举隅药对又称对药, 是治疗疾病时使用相对固定的两味 药组成, 药对虽组成简单, 但具备方剂的基本结构及主 治功效。药对并非任意的组合, 而是古今医家经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 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合, 合 理的配伍不仅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降低药物毒性, 反之, 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毒性。药对常以 相须、 相使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以相畏、 相杀配伍抑制不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沈舒文教授是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擅长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笔者将对其从“毒瘀交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阐述。  胃癌前病变(PLGC)为病理学概念,指较易转化为癌组织的胃部病理学变化,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远离胃癌 应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胃癌位列第二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胃癌去世更为可怕的是我国患胃癌的人数占全世界的40%近五年来胃癌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9-35岁的胃癌患者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来临前的4大“征兆”1烧心和反酸烧心指的是胸骨下部的位置主要因为胃里的食物“跑”到食管像里所致胃里分泌胃酸所以胃里东西都是酸性食管是碱性的当酸性物质跑到食管以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像一把火烧在心窝一样2上腹部不适、疼痛上腹不适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消化道肿瘤术后辨治经验

消化道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胃癌 的死亡率为 23. 03% [1 ] 。手术治疗是消化道肿瘤的 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发 热、泄泻 [2 ] 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 康复。中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诸症较有特色, 如大承气汤在促进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方面效果良好 [3 ] 。我们采用芳化轻宣法辨治消化 道肿瘤术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中医临床治疗胃癌 用枳壳白术配伍良好疗效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约有17万例死于胃癌,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有2万例以上新发胃癌患者,并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元富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30余年,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治疗胃癌时在健脾理气、化痰祛瘀基础上尤其善用枳壳白术配伍,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胃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王彦晖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占前几位的主要为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食道癌等, 上述肿瘤发病率占全部 恶性肿瘤的75%左右, 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有很大比例 [1] 。 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抑制肿瘤恶化、 控制 病情进展, 减轻癌症放化疗不良反应, 以及缓解癌性疼痛, 调 节患者情绪、 改善睡眠和促进食欲、 缓解消化道症状等方面均 具有明显作用, 可有效改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中医辨证与方药应用的文献研究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 病率及死亡率呈整体上升趋势 [1 ] ,严重危害到了 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中医药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抑 制肿瘤生长,减轻放疗、化疗反应,增强人体免疫 力,提高生存质量,应用越来越广泛 [2 ] 。本文对 近 30 年发表的中医辨治胃癌的文献进行总结,分 析胃癌的中医证型和方药使用情况,总结中医辨治 胃癌的规律,为胃癌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 资料1. 1 检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朴炳奎调补脾肾法治疗胃癌学术经验

朴炳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享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朴教 授擅长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等疾病的中西 医结合诊疗,临床经验丰富,笔者将朴教授临床 辨证治疗胃癌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朴教授指出,古代虽无胃癌之名称,但类似 胃癌症状的描述很多。如汉代张仲景在 《金匮要 略》中描述 :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 名曰胃反”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鹅血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的研究

鹅血营养价值丰富,古代即已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代更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确切,服用简单,值得推广应用。鹅血,又名家雁血,来源于鸭科动物鹅的血液,性味咸平,无毒,入心、肝、胃三经;有通膈解毒、化瘤软坚、补益元气、温胃开津等功效。鹅血中富含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临床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中药学古籍早就有鹅血药用性能的记载,《本草从新》述其“愈噎膈反胃”,《本草求原》言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辨证分型专方专药

本文综述了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防治复发转移、中药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为建立胃癌规范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评价体系提供思路。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在日本,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并在男、女性死亡率中占第2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术前化放疗、术后化放疗、生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胃癌根治术后辅助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治胃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拟方方义

刘××,女,53岁,2005年1月19日初诊。胃小弯、窦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术后8个月,淋巴结转移:0/6,未行化疗。刻诊:自诉,食欲不振,纳差,肠鸣,二便调,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辨治要点:痰火互结,阻滞经络,久而血瘀,而成淋巴瘤。治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助中气。拟方:处方: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莲子肉10克,茯苓15克,僵蚕10克,炒枳壳10克,生黄芪30克,杭白芍15克,生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

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术后化痰去瘀

付某某,男,52岁,2007年1月13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11月3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全胃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体小弯侧浸润性溃疡性中分化腺癌,侵透肌层达浆膜外,累及幽门,淋巴结转移:1/23,化疗2周期。刻诊:自诉纳差,吞咽不利,口干,口中无味,下肢无力,眠可,大便不调,时干时稀,小便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辨治要点:湿热蕴于气分,痰瘀结于血分,诸邪留于胃脘,久而不散,积聚乃成
病理科 肿瘤科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