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 消癥通络方解 复元化瘀消癥汤

钟志明,男,1942年出生。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54年,善治疑难杂症及老年病,在心脑血管病、恶性淋巴瘤等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经验。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组成:龟甲30克,鳖甲30克,桃仁20克,水蛭5克,当归2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30克,焦山楂30克,鸡内金10克,枳壳20克。用法:日服1剂,水煎,2次分服。功效: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主治:恶性淋巴瘤。方解:龟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中医扶正抗癌优势 中药联合靶向药提高疗效

•不能一味用放化疗强攻癌症,癌症的治疗方向应该是个体化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癌不应只是一面做化疗,一面服用扶正中药,还应有中医西医交替抗癌,以控癌为主这种新的模式。•中医要担当抗癌的重任,不能仅仅沿用传统的老方法,必须吸取现代医学对癌症的认识,再结合临床经验,创造出更有效的中药抗癌疗法。癌症不同于其他疾病,它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首先,其病因多样化,致癌物质有千百种,各种辐射、病毒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清化痰热法治脂肪结节

田某,女,54岁,因赴深圳定居,当地天气潮湿闷热,十分不习惯。一月前发现全身酸胀、困重,渐渐身体多处出现脂肪结节,大者如花生,小者如麻豆,肘、腕、腋为多,腹部皮下也有大量较为细小者。扪之有韧性,推之可移,按则酸胀疼痛,伴全身少力,口苦,心烦不安,腹胀,大便黏稠,小便黄赤,舌淡胖苔黄腻,脉涩不利。辨证系痰热结聚之证,宜清化痰热。处方:连翘30g,三棱15g,熟大黄9g,薏苡仁30g,土茯苓15g,炒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恶性肿瘤中医治疗常配伍扶正之品使邪去而正不伤

•李济仁认为肺癌多为“肺虚标实”。肺虚有肺阴虚、肺气虚、气阴两虚之别,常合并脾虚、肾虚;标实多以痰湿、血瘀为主。•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在邪正相对平衡状态下会出现“带瘤生存”阶段,李济仁强调中晚期肺癌患者应“带瘤生存”。•李济仁在运用虫类药时特别注意顾护正气,中病即止,并常配伍扶正之品,使邪去而正不伤。随着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虚致癌”这一理论观点逐渐成为共识。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机体邪正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治疗前列腺癌术后骨转移典型医案一则

前列腺癌大多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少部分生长相对较快,癌细胞可转移到骨和淋巴结等部位,早期症状不显著,晚期可导致排尿困难、尿血、骨痛等症状。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虚劳”“癃闭”“痹证”等范畴,病程长,且迁延难愈。笔者有幸跟随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杨进抄方学习,现录其治疗前列腺癌术后骨转移典型医案一则,并总结分析其经验如下。典型医案郑某,男,79岁,2020年8月9日初诊。患者于2016年诊断出前列腺癌,并行前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胰腺癌治法中医方药 益气阴祛邪浊

国医大师何任创“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肿瘤十二字治疗法则,临证运用,颇具成效。笔者跟随何任临诊多年,见何任辨治胰腺癌机圆法活,症变方改,而取效甚佳。现整理先前侍诊医案,谨对何任基于不同主症辨治胰腺癌的学术经验做一探究。胰腺癌起病隐匿而发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死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周仲瑛运用抗癌解毒法辨治胆囊癌经验

胆囊癌因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就医时多已处于疾病中晚期,即便采取手术及放、化疗等手段,疗效也往往不尽人意。其转归、预后普遍较差,患者五年生存率低,是临床颇为棘手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国医大师周仲瑛临证70余载,治疗各类肿瘤经验丰富,其学术造诣颇深,所创“癌毒”理论不仅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也极具临床实用价值。周仲瑛立足“正气亏虚,癌毒酿生,肝胆瘀滞,痰瘀毒结”这一病机,以抗癌解毒为纲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及治疗 临床上肿瘤的辨证思路

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全球172个国家中的91个国家里,癌症已经成为年龄在70岁之前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中医则通过药物、针灸、理疗等方法,针对肿瘤的不同类型、病位及证型,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肿瘤细胞自噬、提高患者身体状况及改善生活质量上确有优势,在预防及促进放化疗或术后不良反应的恢复上效果极其显著。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及治疗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早在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以五脏为经 以气血阴阳为纬 中医辨治肿瘤恶病质的关键

肿瘤恶病质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以骨骼、内脏的肌肉消耗为特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有报道显示,约20%的肿瘤患者死于恶病质。因此,本病的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较大意义。中医药治疗肿瘤恶病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明确。肿瘤恶病质属于中医的“虚劳”范畴。早在《素问·玉机真藏论》就有“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的记载,其描述与肿瘤恶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抗癌持久战 扶正中药刚柔相济是消灭癌症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汤钊猷:刚柔相济是抗癌王道•在抗癌这场持久战中,化疗属于刚性的“消灭战略”,中医药属于柔性的“改造战略”,在方法和理念上都做到“刚柔相济”,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化疗攻癌不是量越大越好,而应量力而为、适可而止,这正符合中医过犹不及、以和为贵的理念。最早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为国际抗癌联盟主编的《临床肿瘤学手册》撰写肝癌章节;最早建成不同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扶助正气 防疫抗癌

新冠肺炎疫情的此起彼伏,给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康复带来很大挑战。肿瘤患者在面对疫情时往往比常人更脆弱。医者应积极发挥中西医学各自优势和潜力,坚持“以人为本”“扶正治癌”,时刻注意维护患者“正气”,保障恶性肿瘤患者抗癌防疫的效果。正气亏虚是染疫患癌之基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意识到疫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要点。《黄帝内经》载:“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如何可得不相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卵巢癌晚期术后复发中医治案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调补先后天功能,增强和调动机体自身抗癌能力,是当前恶性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法则,对预防和治疗癌瘤及带病延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医并重治疗癌症不是各种中西医疗法的拼加和累积,也不是一种疗法失败后再换另一种疗法,而是综合分析后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把各种中西医疗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大程度降低副反应。中晚期癌症的治疗以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症状、防止复发转移和提高患者生存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