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热 辨证十大功劳叶取效

癌症发热往往令医生束手无策,笔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十大功劳叶30g取效。《现代实用中药》记载十大功劳叶:“清凉性滋养强壮药。功效与女贞子相似,适用于潮热、骨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记载其:“治结毒方,兼治积年虚劳痰火,健脾进食。”还提及用十大功劳叶时,“或泡汤,或为末,不住服”。十大功劳叶的功效可用清热解毒、补肺益肾概括。原植物十大功劳,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狭叶十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从熬米汤的火候谈癌症用药

熬小米汤在北方是一种很容易见到的日常活动。具体怎么熬呢?把适量小米冷水下锅,大火熬开后,调成小火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将这种状态保持一定的时间,耐着性子慢慢来熬。这样熬出来的小米米汤,就是那种很好喝的、混悬的状态——汤包着米、米溶于汤、汤米交融。熬小米汤这个“象”中需要把控的一大关键是火候:大火、小火、微火的选择。大火熬是迅速改变状态、小火甚至微火熬是在新的状态中让各种组分充分融合。下面我们用一则案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郁仁存治疗胰腺癌经验

全国名中医郁仁存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总结出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经验。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总体表现为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放化疗不敏感,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生存时间短,生活质量差的特点。郁仁存对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独到见解,强调辨病与辨证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王道坤基于脾胃元气论应用敦煌大补脾汤加减治疗肿瘤恶病质经验

肿瘤恶病质,又称肿瘤恶液质,是恶性肿瘤并发的多因素综合征,以持续性骨骼肌消耗为特征,临床多见食欲减退、乏力、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等,多发于各类恶性肿瘤晚期[1]。研究显示,肿瘤恶病质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生存时间、生活质量,50%~8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该病,且有近三分之一的肿瘤患者因该病死亡[2,3]。肿瘤恶病质无特定的中医病名,属中医“虚劳”范畴。其症状特点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相应的描述,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郑玉玲治恶性肿瘤经验

全国名中医郑玉玲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专家,对肿瘤辨证见解独到,提出了新的“邪气致病学说”,运用“和”法理念防治肿瘤,效果显著,其学术思想对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彰显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和特色。值得师承人员进一步继承、发扬,也值得临床借鉴、推广。肿瘤辨证新认识肿瘤是由多种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于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失活,从而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九节茶:兼抗癌与止痛药效于一身

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干燥全草。作为中药的九节茶虽然是正名,但远没有像异名“肿节风”以及原植物“草珊瑚”那样为人熟知。九节茶味苦、辛,性平,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消瘀止痛之功。《植物名实图考》谓其“有接骨之效”,《草木便方》用其治“症瘕积聚,黄肿”,《分类草药性》记载其“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现代药理不仅证明了九节茶的广谱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作用、镇痛作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晚期癌症之中医验案 以补中益气法

全国名中医刘亚娴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医师。刘亚娴在癌病治疗中常精研古方,灵活运用。兹介绍其以补中益气用于晚期癌之验案以析之。医案杜某某,女,工人。2008年1月14日因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癌变术后23个月,发现盆腔肿物17个月,再次入院。1月18日二次手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黄色胶冻样黏液,冲洗液约6000ml,盆腔肿物约4cm×4cm×4cm大小,内为黏液,盆腹腔、腹膜、肠管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治疗癌症恶病质之经验总结 久病之人脾必虚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刘沈林强调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肿瘤及疑难杂症亦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他提出“以调脾为要义,分期论治肿瘤恶病质”的理念。笔者有幸跟随刘教授学习近两年,收获良多,现将其治疗癌症恶病质之经验总结如下。从脾入手刘沈林主张“久病之人脾必虚”,肿瘤恶病质患者临床常症见神疲消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脘腹饱胀等。刘沈林通过临床所见,认为癌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刘丽坤治疗肿瘤经验 强调情志对治疗的作用

刘丽坤系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肿瘤科主任,山西省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勤求古训,博采中西现代肿瘤研究精华,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待诊,受益匪浅,现将刘丽坤治疗肿瘤的思路与独特经验介绍如下。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病症结合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肿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病证结合,辨证辨病施治,才能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