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头痛并非都是病:附方
头痛,许多人都患过。当你头痛时,不应急于服用头痛药,因为生活中有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导致头痛,但这些诱因常被忽视。治疗偏方:1. 生藕汁100至250克,西瓜汁200至250克,雪梨汁50~150克。将三汁混合,慢慢饮服。若在冰箱冷藏后服用,效果更佳。 2. 干白菜1块,生姜3片,红糖60克。上三味加水煎汤,饮服。 3. 草鱼1条,青葱一把,香菜125克。将草鱼、青葱、香菜同煮食之。 药物性头痛:口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中医治疗体虚感冒(上)
素体虚弱之人易患感冒,且感冒反复难愈。中医对体虚感冒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将体虚感冒分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型。阳虚感冒症见平素自汗怕冷,易感冒(天寒尤甚)。患者恶风寒,不发热或低热,头身疼痛,甚则骨节酸楚,或头晕目胀,无汗或自汗,面色白光白,喷嚏流涕,咳嗽痰稀而白。舌淡胖,苔薄,脉沉细弱。治宜扶阳解表,散寒疏邪。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化裁。基本方:麻黄10克,制附子12克(单独先煎1小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中医应对体虚感冒(下)
三、血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症见身热,微恶风寒,面色无泽,头晕痛,无汗或汗少,唇甲色淡,心悸多梦,气怯声微,或有咳嗽,或口渴咽干。舌淡苔少,脉细弱。女性患者平素月经量少,色淡。治宜养血解表,疏风散寒。用葱白七味饮、荆防四物汤化裁。基本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熟地10克,川芎12克,白芍15克,葛根12克,豆豉10克,甘草6克,葱白12 克。热重者加银花、连翘;咳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中医养生防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墨西哥。由于其致病机理为疫疠时邪由表而入,与今年 “春应温反寒,夏应热反凉”的反常季节变化相合拍,导致疫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 《内经·素问》中指出,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而在适当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防范,例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时、思想闲静的健康生活方式,能使体内正气调和,精神充沛,保持形体与精神共存协调,从而提高机体抵御流感的能力。《内经·素问》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盛夏谨防热伤风
伤风感冒是冬春季节的常见病,但有的人在盛夏季节也容易伤风感冒,往往还迁延不愈。临床医学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盛夏气温高,人体代谢旺,机体能量消耗大,再加之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营养摄入少,致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容易发病。另外,有的人过于贪凉,露宿在外,或吹着电风扇睡觉,外感风寒,使潜伏在呼吸道内的病菌、病毒乘虚而人,导致伤风感冒的发生。热伤风一般起病较急,常表现为发热重,发冷轻,伴头痛、恶心、口渴、咽部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防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中医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月7日印发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 10克、牛蒡子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 5克煎服方法:每日1J良,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推拿治颈肌紧张性头痛
颈肌紧张性头痛多因头颈部处于某种姿势,如长期低头看电脑,导致头颈肩胛部姿势不良引起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带肌等持续收缩痉挛,从而导致头痛。也可能由于精神紧张、劳累过度、内分泌紊乱等诱发。中医认为,过度劳累致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滞经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久病入络,气血痹阻,留滞于头部经络;加之颈部姿势不良,局部气血失调,不通则痛,从而发病。通过推拿则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可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甲型流感 中药预防
中医认为,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是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疫病。可选用以下中药进行预防。1.紫苏贯众汤 贯众、紫苏、荆芥各16克,甘草3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3天。2.板蓝根贯众汤 贯众15克,板蓝根(或大青叶)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3.银花连翘汤 连翘9克,金银花9克,桔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药粉吹鼻治头痛
中医认为鼻窍直通脑窍,两者有孔隙相通,利于芳香之气上行,采用药粉吹鼻能直达病所,收效甚速。取川芎、白芷各20克,羌活、细辛各10克,微火焙干,研极细粉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以消毒脱脂棉球蘸药粉适量塞入鼻孔中,左侧头痛塞右鼻,右侧头痛塞左鼻。每次塞 30分钟即可,发作时用。川芎辛温,可活血行气、祛风通络止痛,善于走散,兼能行气;白芷归陌明经,能祛风解表通鼻窍;羌活行少阳、厥阴经,善治头顶及两侧头痛;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绿豆汤治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为夏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除有鼻塞、流涕、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外,还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用绿豆红糖加陈皮熬汤饮用,胃肠型感冒多在一周左右自愈。绿豆清热解毒,能减轻消化道充血症状,但是绿豆性凉,所以加入温和暖胃的红糖和陈皮。将200 克绿豆、10克陈皮放入 1000毫升水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放人红糖25克,每天早晚服用,连服3天。 (于菲)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感冒发烧调治有方
发热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证候不同选择食物。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感冒引起的发热。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苔白者,为风寒发热,可用葱白或紫苏叶煮粳米 或面条趁热吃;或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煮沸5分钟后加入适量红糖,睡前趁热顿服,可发汗退热。症见发热有汗,咽痛头痛、苔黄者,为风热发热,用淡豆豉煮粥吃;或菊花、薄荷叶、金银花煎汁热饮,可疏风解热。症见高热、烦渴、口干舌燥、便秘、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六字决可防感冒
容易感冒的人,可通过加强锻炼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次数。常用的锻炼方法可以总结为如下六字诀。洗 早晨起来之后,用冷水洗脸。体质强的人,可以用毛巾蘸冷水拧干后,擦胸背部的皮肤,至发热发红时为止。或者进行冷水浴。体质较差不能耐受者,可以只用冷水来擦洗鼻梁两侧。漱 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不但能够清洁口腔,还有帮助痰液稀释和排出、杀灭有害微生物的功效。搓 将两手掌相对搓热,然后手掌置于胸口上,做上下左右的搓擦动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1..
«
4
5
6
7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