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误解种种说伤寒
《伤寒论》 的阅读和学习, 是目前中医教育的必修 内容。其实 , 《伤寒论》 在历史上也一直作为中医临床 的必读典籍。如何从学习中能够真正取得相应的效 果, 能够事半而功倍, 这是我们从事伤寒、 金匮教学以 及研究的人员应该下功夫做好的工作。过去, 我们按照传统的做法, 比较注重在文字上下 功夫, 熟读背诵,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这样的 方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发热的中医辨别要领 分类证治
中医学认为发热是邪气与正气相抗争的反应,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身热”,此后历代医家均有论述,证治经验非常丰富。 杨春波教授是福建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精于脾胃病、发热性疾病的诊治。笔者作为杨春波的师承弟子,试将其对发热的中医认识及治疗概括如下。【辨别要领】 明时令:发病的季节与气候状态。 判病势:缓起或骤发,变化态势。 知发时:发热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感冒是个什么“鬼”
各位宝爸宝妈好,想想自己家的宝儿有什么表现时最让人紧张呢?哎呀!宝儿打喷嚏了,哎呀!宝儿咳嗽了。每出现这些状况,每个宝爸宝妈又要感叹,宝儿又要感冒了。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小儿感冒这一疾病。并会持续一个系列哦,请关注我们!接下来第一讲,感冒是个什么“鬼”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它发病频率高,给幼儿和家长带来非常大的烦恼和痛苦。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感受风邪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温病与伤寒的不同之处论述
温病与伤寒均为外感病,但因感受邪气的性质不同,二者又有很大区别。因此,搞清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习、掌握温病学是非常必要的。 伤寒,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他包括了外感寒邪而发病的伤寒,也包括外感热邪而发病的温病。因此,温病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即温病隶属于伤寒。如《素问·热论》所说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显然是将温病包括在伤寒之中。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银翘散与桑菊饮为温病著名方剂
银翘散与桑菊饮为温病著名方剂,类似桂枝汤于伤寒论。 银翘散与桑菊饮并为辛凉剂,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因此,二者常常并论,也是风温初起,卫分证的代表方。二方均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药组成为:连翘、金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肺脾气虚易反复感冒自汗盗汗 中医名方
孙浩,男,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医70年来,致力于中医儿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深的理论造诣。 组成:炙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山药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6克,防风5克,陈皮6克,炒枳壳 6克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辛温散寒的经典名方化裁治疗各种寒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攻邪已病,邪去则正安。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发扬了张从正的学术思想,拓展了辛温发汗法的治疗范围,将辛温发汗法既应用于实证的治疗,又应用于虚证的治疗。他不仅用辛温发汗法治疗外感风寒或寒湿表实证,也用于治疗里寒或里寒湿凝滞之里实寒证;不仅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也用于治疗阳虚寒凝或阳虚寒湿凝滞的里虚寒证。其机理就是辛温发汗解表法,不仅能发散肌表之寒邪或寒湿之邪,也同样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卫分证候的治疗 应以辛凉轻解为法
卫分证候,是温热邪气由口、鼻、皮毛侵袭肺系(口、鼻、皮毛;手太阴肺经;肺脏),导致人体卫外功能失常(简称卫外失司),肺之宣降功能障碍(简称肺失宣降)的病变。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或但咳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病变部位在表(口、鼻、皮毛及手太阴肺经),邪浅病轻,所以它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在各种温热邪气中,易侵袭肺系而产生卫分证候者,以风热邪气居多。因此,卫分证候多见于风温、冬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低烧病案 中医处方
【病案】 王某,女,43岁。1991年10月15日。主诉低烧20余日,经查血、尿、胸透等检验均无异常发现。已用解热、抗生素诸药及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等皆乏效。现症面色萎黄、体质瘦弱,低烧以入暮较高(37.8℃),并畏寒、口干不欲饮水、少纳乏味、舌淡、中后呈白黄腻苔,月经如常,脉缓小。此乃阳明气虚、阳维脉失调所致。 处方 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10克,陈皮6克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中医湿温病症状
伟伟早晨起来就感到浑身疼痛,头昏沉,有点怕冷,双腿无力沉重,不想吃早点。自己想想可能是这几天天气太热,工作累点,有点感冒吧,就吃了几片银翘解毒片,上班去了。一个上午过去,药没起作用,伟伟的感冒越来越严重了。同事见他气色不好,一摸额头,烫手,“伟伟,你发烧了!“”伟伟说:“我没事,有点儿感冒,吃点药就好了。”中午、晚上伟伟又服了银翘解毒片,因为发热难耐,晚上还加服了退烧药。过了两天,症状仍然没有缓解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血虚发热治验
郭某某,女,18岁,大二在读学生,寒假期间因下午低热一周,于2017年1月20日首诊。诉近一周每于下午6时发热,体温在37.2~37.8°C之间。无恶寒、头痛,鼻塞流涕,伴疲乏无力,活动时心慌,纳食减少,大便正常。患者上中学时曾患过贫血,经服补血药和注射B12好转。近2个多月在校时,常感头昏、疲乏无力、行走快时心慌。近3个月,月经后延6至10天,月经量少而色淡。查见面色无华、唇甲苍白、脉细数、舌淡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柴胡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外感发热是中医儿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自拟的柴胡退热汤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组成 柴胡8克,荆芥6克,防风6克,薄荷4克,甘草3克。用法 水煎服,薄荷后下,每日1剂,早晚分服。加减①若风寒明显,如鼻塞流涕,恶寒,则加入辛夷花,苏叶。②若风热明显,如鼻流脓稠涕,扁桃体发红肿大,咽壁充血,则加入金银花、僵蚕、芦根。③若热毒成脓,即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则加入人工牛黄、牛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1..
«
65
66
67
68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