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蛋滚穴助退烧

生活中感冒发烧时,可试一试以下 有效方法:取鸡蛋2个,路路通、艾叶各适量。 先将鸡蛋煮熟,之后去壳,再与路路通、 艾叶一起煮10分钟,然后取出鸡蛋,以 鸡蛋先在患者头额部滚动10~15圈,再 依次在两侧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 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后颈、背 部两侧、胸前区、脐部、肘窝、腋窝各滚 动10~15圈。待鸡蛋凉后,则换另一个 鸡蛋,两个鸡蛋轮流使用。滚完后,另取 鸡蛋1个,煮熟切开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绍派伤寒

以俞根初、何廉臣为代表医家的绍派伤寒以六经统摄三焦,提出寒温一统新论,为平息伤寒、温病派之争做出贡献。 望诊尤重望目,首创腹诊,用药轻清,为医林重视。 清代温病流行,吴中叶天士、薛生白、吴瑭诸家,提出外感热病由温邪所致,首创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形成了温病学派。其间,在越地诞生了“绍派伤寒”。 绍派伤寒,以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而得名。《通俗伤寒论》何秀山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从其发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夏季防感冒佳品:薄荷豆腐鱼头汤

材料:新鲜薄 荷20克,豆腐l块 (南豆腐或北豆腐均可),大鱼 头1个,生姜3片。制法:将大鱼头洗净去 鳃,斩开两半;将豆腐稍冲洗 后切成小块;将生姜切片用刀 身拍扁;将薄荷叶洗净备用。 炒锅烧热后加入油,油热后放 人生姜和鱼头。鱼头两面煎至 微黄,加入热水约1000毫升, 大火煮开。汤变成奶白色后再 加入切块的豆腐。煮约5分 钟,加入薄荷叶,稍煮片刻,加盐调 味即可食用。健康提示:夏季出行常会受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中医治疗长期低热详解

热程超过2周以上. 热度在37℃~38℃之间者. 或体温根本不高.而患者 自身总是感到发热者.中 医均称为低热.大多属于 内伤发热范畴.多以内伤 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 机。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 证型。阴虚低热系五脏津 液精血亏虚.体内阴阳失 调,热盛于内所致.常因 热证日久伤阴或过用温 燥之品而引起。证见午后 发热,手足心热.口燥咽 干,口渴喜饮,或两颧发 热,心悸失眠,神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发烧与中医的热有所区别

西医要判断患者是否发 热或温度高低.只要用体温计 给患者测量一下体温.便一目 了然。而中医判断患者是不是 属于热证.却不是测量体温就 能了事。中医所说热证.固然常有 发热这一症状.而且在外感疾 病中大多体温升高.但在内伤 疾病中.体温却又不一定升 高。因为中医所说发热。主要 是指患者的主观感觉.例如患 者自觉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 体温都可以不升高.所以中医 所说的发热并不等于体温升 高的发烧。即使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经常感冒用加味香苏散

有些人一年四季动不动就感 冒、发烧、流鼻涕,春天没有及时 加衣服,夏天吹一吹空调,秋天空 气太干燥,冬天一不小心受点凉, 感冒就立刻找上门了,甚至自己 在平时生活中已经很注意了,但 只要周围的人有点感冒的症状, 自己就跑不掉,铁定被传染。中医认为,这主要是个人体 质决定的,一般来说,这些人的特 征是肌肉脆弱、腠理疏松,也就是 说皮肤松懈不紧凑。凡是肌肉隆 起的部位不结实,腠理疏松并且 皮肤不致密的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风热感冒按按孔最穴

风热感冒按按孔最感冒是 最常见的上 呼吸道感染 疾病。中医认为,感冒从证型上 可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与感 受风寒引起的感冒不同,风热感 冒是因风热之邪犯表,以致肺失 宣降,表现出一些“上火”症状, 相应的治疗原则为清肺泻热、凉 血利咽。临床上治疗风热感冒有一 经验穴即孔最。孔最穴位于前臂 掌面桡(大拇指那边)侧,尺泽与 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它 是手太阴肺经上的郄穴,同“隙” 穴,是肺经上气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小柴胡汤是一张百病良方

小柴胡汤第三条经验我讲小柴胡汤。我发现小柴胡汤是一张百病良方,很多疾病我们都能用。它是治疗各种发热性的疾病,包括呼吸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应用范围非常广,很多疾病都适用。它的治疗范围不能用现代医学的某一种病来概括,简单地说小柴胡汤治疗的就是“小柴胡汤病”,小柴胡汤证就是小柴胡汤病,又是“小柴胡汤综合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就是小柴胡汤病的主要指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

本文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使用频次前3位药物为炙甘草、黄芩、柴胡;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前3位为炙甘草、黄芩,黄连、黄芩,栀子、黄芩;药物关联系数前3位分别为麦冬、鳖甲,麦冬、大黄,连翘、厚朴。提示外感发热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为主,其次是泻下药、化痰止咳药。对外感热病的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摘要]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相关经典方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伏天发热须辨因

暑天感冒又称“热伤风”, 是因热得寒所致,其发热甚至 高热并非病毒等感染直接引 起,而是来自于自身,是体内在 信息传递物质(细胞因子)作用 下,产生脑内炎性物质(前列腺 素)而导致的。亦即因自身的原 因,提高了体温的设定温度,例 如38.5℃等。因此,感冒发烧时 往往不出汗,甚至感觉发冷。而 出汗则意味着发热的结束,是 与病原体战斗胜利的结果。可 以认为,感冒时体内温度升高, 表示着免疫力的提高。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防治风寒感冒 杏桃姜茶

民间有很多有关秋季的诗词和谚语:“天凉好个秋”、“一场秋雨一场寒”、“哪堪秋雨助凄凉”等。都是说秋天天气转凉,让人觉得冷飕飕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由于没有及时增加衣物,就特别容易得风寒感冒。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不同,它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症状是浑身酸痛、鼻塞、流清鼻涕、咳嗽有痰。得了风寒感冒,要对证用药。尤其是不要乱服用抗生素,或者有点轻微感冒就去打点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治疗病毒类“热伤风”偏方

感冒分为普通感 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 老百姓所说的“热伤 风”就是指夏秋季节的 普通感冒。夏秋季节容易得 热伤风”的内在原因主 要是天气炎热,人体出 汗较多,汗腺的分泌消 耗很多能量;其次是秋 季节天气影响人们的 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 不足;再次是夏秋季 节,大多数人食欲减 退,主要以清淡食物为 主,影响了蛋白质的摄 取;最后,由于天气热, 一些人不愿运动,减少 锻炼时间,体质下降 了。而引起“热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