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小儿发热的体会
六经辨证源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 , 将人体对 疾病的反应状态分为六大类: 即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 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六种病理状态之间既有分 别, 又相互联系, 如有传经, 有并病( 一经未罢, 一经又 起) , 合病( 两经病同时发作) 等, 六经辨证理论为后世 医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思路。笔者体会, 此 理论在临床治疗小儿发热的过程中也同样具有指导 意义。临床常见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反复外感 急慢性支气管炎治方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下面为常见病症:1反复外感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预防措施: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改善体质的方法一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外感高热 肖子忠老中医治验
肖子忠老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9岁开始诵读《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医学入门书籍,后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临床医学典籍,20岁时就在当地小有名气,因善治外感病、脾胃病及妇科病而闻名。肖师曾多次获得“优秀中医工作者”称号。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肖师耳提面命,获益匪浅,兹举肖师治疗外感病验案介绍如下。外感高热秦某,男,39岁,农民。2008年1月14日就诊。发热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时行感冒 中医凉茶
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大基本类型,兼挟湿、挟暑等证。病情轻者称“伤风”;病情重者,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的,称为“时行感冒”。天气转凉,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等特点,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风热型感冒一股是风寒感冒未经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主要症状为发热重、头痛、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小儿发热案 中医药用
小儿发热案患者某,男,3岁,北京人,2011年7月14日初诊。 患者易感冒,平均每月1次,今日早晨发热38.5℃,无汗,微咳,时有脘腹疼痛;舌白略厚,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感冒,老师辨证为邪热壅肺,治宜清宣肺热, 方用麻杏甘石汤加味。药用:生麻黄6g,杏仁6g,生石膏30g,炙甘草3g,柴胡12g,黄芩6g,板蓝根15g,法半夏3g,浙贝母15g,僵蚕6g。3剂,日1剂,水煎服。患者于2011年7月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气虚体质感冒的良药
气虚体质冬天要保“三暖”气虚体质的人,为了防止反复感冒,冬季要保三暖——头暖、背暖和脚暖。头部暴露,易受寒冷刺激,使血管收缩,头部肌肉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寒冷的刺激还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背部受凉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引发各种不适。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引起上呼吸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泡椒和生姜煮面条治疗外感风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祝焱 “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左河水这首七言绝句诗将我带进了回忆的漩涡。每当小雪时节到来,我仿佛就回到了童年,瞬间,慈祥、善良、聪慧的奶奶身影仿佛就在身边。 我和弟弟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记忆里,儿时的家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小山村,爸爸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后,父母常外出务工,我们姐弟俩的成长,绝大多数时间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金匮要略》杂病与卒病 杂病与伤寒
思考《金匮要略》中杂病的历史沿革杂病起初是今本《灵枢》 第 26 篇的篇名。自宋代 官方肯定仲景书为《伤寒杂病论》 , 赋予了仲景论治杂 病的重要地位。考今本仲景 《金匮要略》 未言及杂病之 名却是事实 。《伤寒杂病论》 成书当时为临证实录, 针 对的是热病证治, 杂病应是对伤寒的补充与发展 。《金 匮要略》 经后人改编或补充的成分很多, 使得它的原貌 模糊不清, 真正被改造成了杂病证治的专书。杂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流感的三种主要证型与治疗方药
近日全国各地流感爆发流行,患者多以发热、恶寒、咽干、咳嗽以及腹泻,泻下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等为主。多数患者起病后发热迅速,并且退热较难、发热反复,且后期咳嗽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究其临床表现,当属寒疫范畴。今天小编就与大家一同分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聘专家徐书老师是如何从伤寒六经辨治今冬流感的。 寒疫是感受寒邪所引起的具有较强染易性、易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温病条辨·寒疫论》载寒疫表现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各种发热疾病 中医验方
李氏清暑益气汤临床应用探微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 作为补土派代表, 提出 “内 伤脾胃, 百病由生” 的论点, 以此为指导思想, 创制了补 中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及升阳益胃汤等诸多名方。其 中, 李氏清暑益气汤由黄芪、 苍术、 升麻、 人参、 泽泻、 神 曲、 橘皮、 白术、 麦冬、 当归身、 炙甘草、 青皮、 黄柏、 葛根、 五味子、 生姜、 大枣共 17 味药组成。该方以补中益气汤 去柴胡易葛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流感病毒如何“破城”人体该如何“防御”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洪春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那么流感就是攻城略地的“外敌”,人体就是“正气”,流感病毒就是“外邪”。若想保卫自己的城池那么在这个“正邪斗争”中就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外敌——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有很多亚型,最主要的亚型有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更易存活。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流感的饮食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食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晓云 罹患流感时,由于患者胃中消化酶的活力受到影响,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甚而伴有呕吐、腹泻和便秘等。体内维生素消耗增加,含量降低,消耗的不能与补充的互补。所以,除药物治疗外,流感患者对饮食方面也应当进行适当调理,促进身体健康。那么,流感的饮食调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流感的饮食疗法又有哪些呢?饮食宜忌 罹患流感后,宜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少油腻,宜进食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1..
«
68
69
70
71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