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刘建汉运用小儿双解方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经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具有季节性、流行性,发病率高,病死率低[1]。流感起病急,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2]。每年有5%~10%的成年人、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有300万~500万患者转为重症,造成25万~50万人死亡[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感冒寒热变化 选择常见的感冒中成药
感冒通常来看不能算什么大问题,合理选择相关中成药物,并通过适当休息、多饮水就很快痊愈了,但也有一些感冒缠绵难愈、后遗症状长期存在,或是因为选错感冒药而导致感冒加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风寒感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苦甘颗粒……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您会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正确选择吗?在用药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感冒的病因、病机、分类。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皮毛或口鼻感受、触冒六淫邪气或时行疫气导致卫表失和、肺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简明扼要列举 伤寒124方基础方
一、伤寒124方基础方伤寒杂病论,集外感和杂病之大成,内容博广,初学者难以很快掌握要领,经过对其总结,简明扼要列举如下,是其便于运用掌握。 1、 太阳中风表虚证基础方:桂枝汤 2、 太阳中风表实证基础方:麻黄汤 3、 虚烦证基础方:栀子豉汤 4、 邪热壅肺基础方:麻杏石甘汤 5、 热利基础方:黄芩汤 6、 心阳虚基础方:桂枝甘草汤 7、 脾阳虚基础方:理中丸 8、 肾阳虚基础方:干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外感病证的治疗经验 中医论治外感疾病
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入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证因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及证候特征也存在差异。《脾胃论》曰:“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国医大师李振华以脾胃为轴,论治外感疾病。本文总结其外感病的治疗经验,具体如下。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红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流行性感冒又称为时行感冒,是感受非时之气夹时行邪毒引起的疾病。《注解伤寒论》首次提出“时行”:“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清·林珮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时行感冒”之名。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有“凡时气病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流感,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
流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以及空气传播。流感典型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并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本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但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因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预防流感,要做到以下几方面措施。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加强个人卫生,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生活用品勤洗刷,勤消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保持充足睡眠。还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厥阴病是伤寒发展过程中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厥阴病四方经验整理如下。当归四逆汤《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辨证要点: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脉细欲绝。证属血虚寒厥。药用:当归9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流感发烧流行感冒 治疗当采用辛凉复微辛温方
流感发烧,体温在39℃以上和38.5℃左右者较多,皆有不同程度形寒,身痛,四肢酸痛,无汗或汗出不畅。皆有咽痛,咽喉充血明显,淋巴滤泡增生多,小儿扁桃体肿大者多。皆有咳嗽伴咽痒,多剧咳少痰,甚则咳重不能安睡,数日后有痰,黏痰色黄,有的病人微烦口渴。小儿兼积滞,则胃不适亦较多。舌苔薄白少津,或薄白微黄,质偏红,脉浮滑数,故不但有相互染易而且皆有相似临床表现。然年有老幼之别,且体质有异,多痰少痰不同,感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沈桂祥诊治“三阳合病”验案辨析
患者臧某,男,48岁。2021年10月15日下午初诊。诉头痛发热夜甚,肢节酸痛乏力一周余。症见昼夜发热,夜间加重,头痛如裂,肢节酸痛,大烦渴,大汗出,清晨减轻,周而复始。乏力纳差,大便偏干。每日上午发热头痛诸症减轻。先后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排除新冠肺炎。西医诊断为急性咽气管炎,予抗生素输液治疗1周,效不佳,遂求诊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沈桂祥。刻诊:发热,头痛如裂,肢节酸痛,乏力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新冠病毒治疗 中医不单是另辟蹊径而是提供更广阔的途径
对于抗病毒治疗而言,中医不单是另辟蹊径,而是提供更广阔的途径。中医辨证论治是一种应对传染病的普遍法则。传染病病原体可以成千上万、变异无穷,其感染人类的疾病也多种多样,但生命有机体对它的反应,特别是典型反应,是一变应万变的规则。弄清楚这个机制,将是医学研究的质的飞跃。近三年来,新冠肺炎的流行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疫情面前,一方面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情况,积极参与当代防疫抗疫实践;另一方面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外感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途径
全国名中医陈卫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对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陈卫川治疗外感病宜轻清宣散、祛邪必尽的经验介绍如下。病因病机陈卫川认为无外邪的侵袭,就不会有外感病的产生,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外感病的病因。正如《六气感证要义》所谓:“外感之证,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说的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病。伤寒病邪从皮毛而入,由表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 中医治方解
张炜,男,1962年出生,主任中医师,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7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组成:葛根20~30g,桑叶6g,蝉蜕4g,荆芥6g(后下),薄荷6g(后下),浮萍4~6g,连翘10g,生石膏20~50g,甘草6g。(以上为体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1..
«
77
78
79
80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