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截至3月10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万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规定“出院后注意事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比如进行14天医学观察,同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康复调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康复期机体状态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新冠肺炎不同证型的中药治疗处方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重症化倾向明显,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虽然抗生素类药物可以使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是病毒因与细菌组成结构不同,对抗生素类不敏感。并且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副作用大,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病毒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多,因其具有毒副作用低,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多样,资源丰富等优点,已有部分中药应用到抗病毒感染的领域。中药在中药处方各组分协同作用下,在治疗病毒性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心理调节须重视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抗击新冠肺炎
江夏方舱医院:中医“劲旅”用实力疗愈患者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名患者走出江夏方舱医院,唯一一个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正式宣告休舱。从2月14日开舱至休舱,在26天运营中,江夏方舱医院共收治病人564人,治愈出院394人,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全覆盖”和“全过程”的救治方法,中医药治疗率达100%,中医专家每日巡诊率为100%,实现了“零死亡,零转重,零感染”的目标。保卫武汉的中医“劲旅”战时集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清肺排毒汤通过中医药抗疫百年大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科研攻关、完善诊疗方案,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要求。经历了2003年的SARS、2009年甲流的中医药人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这次做了迅速反应并积极行动。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于2020年1月25日就赶赴湖北武汉,支援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病的防治工作。中医药人勇赴疫区、在疫病重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洁肠胃 昌荣卫 抗疫毒
中医防治疫病,注意大小便通畅很重要,中医辨治各种急热性病症中,历来重视“下法”,《内经》曰:“土郁则夺之。”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重视脾胃,主张祛陈、洁肠胃。他认为“土郁之为夺,虽大承气汤亦无害也”,并举大承气汤之药论:大黄苦寒,通九窍,利大小便,除五脏六腑积热;芒硝咸寒,破痰,散热,润肠胃;枳实苦寒,为佐使,散滞气,消痞满,除腹胀;厚朴辛温,和脾胃,宽中通气。张从正常以大承气改作调中汤,并加姜枣煎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隔离”也是古人防疫的法宝
当前,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在这关键时期,要求人们居家隔离是十分必要的。其实,瘟疫(传染病)侵袭人类,从古至今,都时有发生。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疫”“疾年”等文字记录。关于瘟疫的记载,早见于周代《礼记》:“孟春行秋令,则民病大疫。”意即自然气候的严重反常,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后来,《黄帝内经》记载,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从“秽”“毒”谈疫病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明代传染病学家吴又可探究疫病的病因,提出:“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清代医家杨栗山继承并发展了吴又可《温疫论》的杂气学说,认为疫病为感受“非时行之气”而来,定义杂气为“非温非暑,非凉非寒,乃天地间另为一种疵疠旱潦之毒气”。古无“瘟”字,“温”即是“瘟”。杨栗山所谓温病,实为瘟疫,与当代的急性传染病相当,不可与“四时温病”相混淆。中医对瘟疫之邪有“疫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 没有特效药但中医有有效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会上指出,中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过程当中取得重要作用。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有有效方案。在中医药治疗实践的经验方面,张伯礼表示,一是要集中隔离、分类管理。把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密接的病人坚决隔离开,并让这些病人普遍服中药。2月初,这四类人当中诊断出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超过80%,到了中旬就降到了30%。这些举措有力地阻止了疫情的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从《温疫论》谈新冠肺炎防治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在这场中华民族奋起抗疫的战争中,中医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类似疫情抗争的历史进程中,辉煌数千年的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掘这些经验将有助于预防控制疫情,提高临床疗效。成书背景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江苏苏州人吴又可撰述的《温疫论》是中医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之作。据《吴江县志》记载,1642年前后,苏州一带连年疫病流行,每一次疫病都造成了巨大伤亡,一巷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新冠诊疗方案内闭外脱证为何用山茱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治疗部分新冠肺炎危重型内闭外脱证的推荐处方是参附汤加味。临床通用的参附汤最早出现在《严氏济生方》中,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的功效,用于治疗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等阳虚气弱的病证。方案推荐处方用人参15克、黑顺片10克(先煎)、山茱萸15克,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笔者认为,此治疗方案先用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再用参附汤加味大补元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浅析经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治思路
2019年12月份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对COVID-19认识的加深,依据其具有高度人传人的特点,该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目前西医尚无针对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1..
«
148
149
150
151
»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