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秘方治顽固咳嗽

方药组成:当归12克,白芍15克,泡参18克,山药15克,天花粉12克,炙紫菀12克,牛蒡子9克,天冬12g,炙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已故贵州名医石玉书先生所撰,为其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久咳难愈者之常用家传良方。  支气管炎之咳嗽常年多见,于抗生素滥用之今日,迁延月余者众多。《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有肺、肝、心、脾、肾诸咳之分。古贤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抗击新冠肺炎

江夏方舱医院:中医“劲旅”用实力疗愈患者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名患者走出江夏方舱医院,唯一一个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正式宣告休舱。从2月14日开舱至休舱,在26天运营中,江夏方舱医院共收治病人564人,治愈出院394人,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全覆盖”和“全过程”的救治方法,中医药治疗率达100%,中医专家每日巡诊率为100%,实现了“零死亡,零转重,零感染”的目标。保卫武汉的中医“劲旅”战时集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防治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 化间质性肺炎,组织学和 ( 或) 胸部高分辨率 CT 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发病原因不明确,多好 发于老年人群。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肺系疑难 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目前肺移植是首选治 疗方案,但肺移植在临床中较难开展,故在中医药 中寻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有效防治方法成为了当 务之急。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1. 1 络病贯始终,当以通络先络脉是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百合粥治结核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温热食。20天为一疗程。   【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适用于肺燥咳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神志恍惚、心神不定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研读《内经》梳理有关“喘”的理论

喘为临床常见病,但很多医生疗效欠佳。笔者认为研读《内经》,梳理有关“喘”的理论,可对此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内经》“喘”字,约有二义。一指喘促病证,常称“喘息”、“喘逆”、“喘喝”、“喘鸣”、“喘呼”,或称“息贲”、“上气”。莫枚士《研经言》释喘:“古之所谓喘,即今之所谓气促。《说文》‘喘,疾息也’。……疾息正今之气促。”二指脉喘,谓脉搏跳动急迫。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盛喘数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川贝母 止咳润肺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驰名中外。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如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等均含有百合、陈皮、川贝等。下面介绍几道“治”咳药膳。   1.贝母米粥   原料 大米60克,贝母5~1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先用大米煮粥,待八九成熟时,加入贝母粉末,再煮至熟。服用时加入适量白糖。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治百日咳 习惯性便秘方

治百日咳方处方:威灵仙适量,1~5岁者10克, 6~10岁者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加白糖适量,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连服 5~7日。主治:百日咳初起,风寒者,症见微热,咳嗽,喷嚏,流涕,咳嗽以晚上较重,但尚未出现连续的痉挛性咳嗽,兼见怕冷,无汗,咳吐稀痰,舌苔薄白。甄云友治习惯性便秘方处方:白芍20克,甘草9克。水煎2 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2~ 4剂。主治:习惯性便秘。 澹台启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过敏性哮喘服用苏叶灵芝茶

过敏性哮喘表现为鼾 (hou)喘.喉中有轻度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苍白。过敏性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多在夜间和凌晨发生,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加重。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多由肺脾肾三脏虚弱、又受到风邪侵袭所致,止喘宜采用疏风宣肺、健脾益肾的方法。苏叶灵芝茶 苏叶10克、无柄赤灵芝6克、厚朴3克、茯苓10克(以上均可从中药店购买),加水煎30分钟后,分2—3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心理调节须重视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从伏邪学说探讨耐药菌肺炎的病机与证治

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问 题,人口老龄化、有创操作、抗菌药物的滥用等导 致耐药菌感染发病率、病死率不断升高 [1 -2 ] 。笔者 依据中医伏邪学说诊治呼吸系统耐药菌感染,认为 耐药菌肺炎与中医伏邪风温病的发病特点相似,从 伏邪学说的角度探讨耐药菌肺炎的病机与辨证施 治,为耐药菌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1 伏邪学说概要及伏邪温病的临床特点伏邪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 , 《中医大辞 典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肺气肿的各种治疗方法

肺气肿肺气肿是指肺脏克气过度,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以致肺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种阻塞性肺疾患,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纤维化。肺气肿发病缓慢,常以咳、嗉,咯痰开始,逐渐出现气急,呼长吸短,且进行性加重,甚至丧失劳动力。常用的有效的临床经验方、偏方主要如下。[方一]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肺心病心衰 临证从痰饮辨治的意义

肺心病心衰,中医多认为属于“肺胀”、“喘证”等范畴,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受伤,不能敛降所致。笔者认为,临证从痰饮辨治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肺心病心衰以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或伴有下肢水肿为典型症状,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其病机多为久病心阳受损,痰瘀壅滞,水饮内停所致。故从痰饮论之尤为实用,责之脾肾肺阳虚,痰饮生成更能体现其病因病机。温药和之痰饮为阴邪,非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