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咳嗽也称感染后咳嗽 尢氏针灸是苏州针灸流派

苏州尢氏针灸始于尢松泉(1847—1911),他自1880年行医于苏州胥门外小日晖桥,精于针灸,对疯痨臌膈、文武痴癫、妇女经带及各种疑难杂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往往手到病除,求诊者舟楫塞港,门庭若市,一时间名噪苏城,人送外号“针仙”。尢氏针灸是苏州针灸流派之一,是吴门医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来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学遗产,又创建了颇有临床效果的独特的针灸方法,为当地人民防病治病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主治喘证 补益肺肾纳气平喘中医方解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组成:紫衣胡桃10g,紫苏子10g,紫菀10g,紫丹参10g,紫石英20g(先煎)。功效:补益肺肾,纳气平喘。主治:喘证(肺肾两虚证)。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感冒后咳嗽 主治宁嗽饮方

金殿春,1966年出生,1988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现为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集诸多名家之精华,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内科杂病,疗效确切。组成:黄芪15g,党参10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百合10g,枸杞子10g,白前12g,前胡12g,金银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咳嗽 中医治方证对应药随症变

周超凡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周超凡在临床上对肺系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的疾病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笔者有幸跟从周超凡侍诊,将其在临床治疗肺系方法,整理如下。周超凡认为,咳嗽是一个以症状命名的病症,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病程短则数日,长则数月,严重者甚至常年不愈,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危害很大。咳嗽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气瘀阻,饮食积滞,房室损伤等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逍遥散咳嗽案 治痹证麻木案

国医大师张磊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七十余载,学验俱丰。张磊临证强调“动、和、平”的学术思想,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生理功能“和态”被破坏的结果,治当以和为法,以平为期。张磊临证以和法钤百病,或调和阴阳、或调和脏腑、或调和气机,遣方灵活,其效甚佳。逍遥散是调和肝脾、气血、冲任的基本方,也是张磊临证常选方。笔者有幸侍诊在侧,结合自身体会,兹录张磊逍遥散圆机法,以飨同道。逍遥散具有舒肝健脾、调和气血、养血调经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重在治上焦 小儿哮喘治方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儿童时期哮喘反复发作所引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不可逆性受限,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同时也增加了其发展为成人哮喘的风险。国医大师王烈精谙小儿哮喘病的治疗,于1988年率先提出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理论,即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理论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宣肺通腑补肾 审因论治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有因寒、因热、因痰、因虚之不同,可分别主以宣肺、通腑、补肾三法。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认为,小儿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治疗应注意宣肺而不耗气、通腑而不伤正、补肾而不腻膈。下面以医案的形式介绍孙浩在治小儿哮喘时对宣肺、通腑、补肾的具体应用。宣肺以疏其表赵某,女,2岁。哮喘因感寒而发,两日来,始则畏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咳嗽气粗,继则哮喘发作伴有痰声,喘甚时面色青滞、唇口紫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药以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医案许某,男,77岁。2020年9月11日以反复咳嗽、咳痰7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7年前出现咳嗽、咳痰,痰多、色白、质黏、有较多气泡,以晨起及夜间明显,影响睡眠,伴胸闷,与季节变化无明显相关,曾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查胸部CT结果示:双肺散在慢性炎症,肺气肿,主动脉及冠脉钙化。症见咳嗽、咳痰,痰多色白,伴胸闷,以晨起及夜间明显,纳尚可,寐欠安,夜尿频,大便调。舌暗、有瘀斑,苔薄、水滑,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慢性咳喘病机治则处方

慢性咳喘,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病。其症状特点是以咳嗽为主,多伴有气喘、吐痰。而咳、喘、痰包括外邪的侵入皆为病之标,内脏虚损才是病之本。笔者认为,慢性咳喘病长期发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是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对于无表证的慢性咳喘,不可盲目用麻黄杏仁等宣肺降气之品,以免造成宣则发散、降则耗气的局面,致咳喘加剧。医案举例贾某某,女,77岁,2012年1月5日初诊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王坤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思路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干咳,无痰或少量黏痰,咯吐不利,早、晚症状加重,且常伴咽痒等症状,可因异味、受凉、冷空气、运动等诱发。病因病机全国名中医王坤根认为因其发病突然,作止无常,喉间瘙痒并伴有胸闷气急等特点,符合中医风邪致病善行数变风盛则痒、风盛则挛急的特点。风邪致肺失宣肃则兼证百出,治疗上要兼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王檀从火论治哮病

王檀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肺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尤善治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各种感染性疾病。对哮病的治疗造诣颇深,形成了“哮病主于火”的独特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现将其从“火”论治哮病经验,总结于下。哮病主于火王檀经多年临床实践与研究,由“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延伸及扩展,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哮”“哮病主于火”的临床理论。外感六淫,多从火化外感风、寒、暑、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张伯礼论治湿浊痰饮类病

张伯礼将湿、浊、痰、饮四者合论,创立“湿浊痰饮类病”学说,归纳了津液异化类疾病的病证思维主线,建立了湿浊痰饮类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意义,可在更高层次上阐明复杂性疾病的病证关系,把握其演变规律与辨治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湿、浊、痰、饮是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虽名称不同、症状多样,但均为津液运化失常而产生的一类关联性病证,且同属阴邪病证,重浊黏腻,或弥漫无形、易于流溢,充斥三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