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陈宪海谈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专家简介陈宪海,男,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山东省基本药物目录审定专家,山东省第二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从事呼吸疾病病因学、证候学及临床防治研究。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喘”的治疗
实喘1、风寒犯肺症见喘息咳嗽,呼吸急促,胸闷不适,痰稀带泡,量多色白;或兼有恶寒头痛;或伴有发热,口干,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5克,桂枝9克,杏仁、紫苏、橘红、半夏(打碎)、白前各12克,甘草6克。2、里热表寒症见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痰不爽,痰稠粘;或伴有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宣肺祛热。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三伏贴治疗哮喘虚证二则
敷贴处方及用法:白芥子30克。延胡索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研为细末,加冰片15克.麝香1 克,混匀,以生姜汁调和,于三伏天(三伏天即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目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的每伏第一天用胶布贴于患者穴位上。每穴敷贴药量约0.25 克。贴后大多数患者敷贴部位都有发热感.嘱咐贴3-6 小时后去掉。表寒肺热证验案本证症见咳喘上逆,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粘,伴形寒,身热,烦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膳食疗法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是指慢性支气管炎通过急性发作期和 (或)慢性迁延期的有效治疗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的病程。临床表现为咳嗽声低,言语无力,气缺而喘,动则尤甚,少量清痰,自汗畏风,舌淡,脉弱等症候。个别脾虚者还可有食少,腹胀,便溏等证候。多数患者经过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元气已经大伤。此时是应用膳食疗法的最佳时机,具体方法如下:1.人参须10克,冬虫夏草菌粉 10克,百合30克,川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中药加减巧治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若见发热恶 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气 急、舌质偏红、脉数等症,中医辨证属 肺热型,用中药加减治疗有较好疗效。处方:沙参30克,金银花15克, 菊花、杏仁各10克,薄荷(后下)6 克,甘草2克。加减:咽喉肿痛去杏仁,加玄参 15克,桔梗、蝉蜕各6克;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加黄芩12克,蒲公英20克;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浙贝母各 12克;气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猪肺治气喘 土豆泥治胃溃疡
猪肺炖萝卜治气喘先将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用猪油加食盐炒入味,再加水、萝卜块、生姜、陈皮、胡椒适量,以大火炖20分钟,后用小火炖半小时,吃饭时当菜吃。土豆泥治胃溃疡将2公斤土豆去芽根,切碎捣烂,装入布袋,放在1000毫升清水内反复揉搓,生出一种白色粉质,把液体倒入铁锅煎熬,先大火后小火,使浆汁熬成一种黑色膜状物,取出研末,每次饭前服1-2克,每天服3次。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蜂蜜大蒜巧治哮喘
很多人患哮喘多年,久治不效,尤其到了冬季病情更为严重,吃药、打针疗效都不卜分理想。可尝试用下方治疗,简便价廉。方法: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90 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有良效。 杜五味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咳嗽的中医分型与治疗【2】
风盛挛急证证候: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性发作,舌苔薄白,脉弦。病机:风邪犯肺,邪客肺络,气道挛急,肺气失宣。治法: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方药:苏黄止咳汤加减。处方:炙麻黄6克,蝉蜕 6克,紫苏叶9克,紫苏子9 克,前胡9克,五味子9克,牛蒡子9克,枇杷叶9克,地龙9克。加减:偏于风寒者,宜加荆芥9克,防风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百日咳分3型辨治
百日咳,又称鸡咳、鸬鹚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笔者认为,本病可分为以下3型辨治。 风邪袭表型(初咳期)症见咳嗽初起,微热或体温正常、流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宣肺化痰。方用止嗽散加减。药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皮各6~9克,杏仁、桑叶各3~6克。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治疗各种肺咯血验方
1.治肺损咯血:香附子3克为末.用米汤送服.每日2次。2.治肺痈咯血:薏苡仁90克捣烂.加水2大碗煎取1碗.加入少许酒.分2 次服下。3.治肺痿咯血:防己、葶苈子各等份’.捣成散.每服3克.用米汤送服。(明烨辑)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芦根清肺热 治发热咳嗽
芦根善清肺热,治疗发热咳嗽、痰多带血而有腥臭味、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的肺痈,余常用《千金要方》中的苇茎汤取效。方用:苇茎、薏苡仁、甜瓜子(常以冬瓜子代之)、桃仁。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成方便读》中说:“是以肺痈之症,皆由痰血火邪互结胸中,久而成脓所致。桃仁、甜瓜子皆润降之品,一则行其瘀,一则化其浊。苇茎退热而清上,薏苡除湿而下行。方虽平淡,其通瘀化痰之力,实无所遗。所以病在上焦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初夏枇杷树 治疗多种咳嗽
初夏的枇杷树,叶长而大,犹似琵琶,“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常绿不凋,婆娑可爱。枇杷果不仅甘润甜美,香味浓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独具特色。中医认为,枇杷性凉,有润肺、清肺之功,治疗小儿夏日肺热咳嗽、咳痰,或中青年肺结核咳嗽、咯血,可每日生食枇杷数枚,或用枇杷15枚煎汤,早晚分服。枇杷不仅利肺气,还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1..
«
6
7
8
9
»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