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胃脘痛 健脾理气和胃治方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及生活环境、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慢性胃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大肠癌采用散结祛癌方加减治之

大肠癌证候常表现为虚实夹杂,辨证治疗首先要定病性,然后定治则。辨病性重在辨气病、血病及新病、久病。病在气者,其聚散无常,痞满无形,推之则动,痛无定处,治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者,其块坚硬不散,固定不移,摧之不动,痛有定处,治以活血化瘀散结为主,佐以理气;新病体质较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并遵循《黄帝内经》“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猛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腹泻 治疗当以助脾运湿方

郑某,男,17岁。2006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大便溏泻半年,时有肠鸣,纳呆,舌红、苔黄厚,脉弦。沈师认为该病属于湿热困脾,治疗当以助脾运湿,清化湿热。处方:木棉花、鸡蛋花、连翘、薏苡仁各15g,茯苓、白术、白豆蔻、厚朴、竹叶、佩兰、陈皮、法半夏各10g,滑石30g,甘草5g,7剂,每天1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大便已成形。效不更方,每天1次,肠鸣消失,仍纳差,舌红、苔微黄,脉弦。再以上方加减调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慢性胃炎常用方加减 验案举例

组成:党参15克、淮山3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砂仁10克(后下)、海螵蛸15克、浙贝10克、大枣20克、甘草3克。攻效:益气养胃、行气宽胀。主治:适宜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某些慢性胆道炎症。症见胃痛连胁、灼热、咽干舌燥、嗳气反酸、心烦梦多、面色潮红、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数。方解:党参、大枣益气扶正;麦冬、玉竹、淮山、石斛养胃益阴;砂仁行气宽胀;海螵蛸、浙贝散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虚寒型胃痛 验案举例胃痛方

组成:党参30克、白术12克、高良姜10克、丁香6克(后下)、白蔻仁10克(后下)、海螵蛸15克、浙贝10克。功效:温中健脾、行气降逆。主治:虚寒型胃痛。症见上腹闷痛、反酸、喜按、喜热饮、寒凉生冷钦食可诱发、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迟或大而无力。方解:党参、白术、高良姜温中健脾;丁香、蔻仁行气降逆;海螵蛸、浙贝制酸。常用加减:用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兼腰酸脚软、畏寒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炎“胃脘痛”代茶饮

缓慢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喧闹”等范畴。中医将本病分为脾胃虚寒、胃阴缺乏、肝气郁结等证型。现介绍一个医治缓慢胃炎证属胃阴虚的代茶饮。办法:麦冬10克,石斛6克,绿茶3克。将麦冬、石斛同研成粉末,与绿茶一同放入大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成。当茶一再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常服能养阴和胃、理气解郁,对胃阴缺乏、胃燥患者作用较佳。解析:本方中,石斛性微寒味甘,首要有利胃生津、滋阴清热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芳香醒胃法 炒制之香和本草之香

醒胃法是针对食欲不振、食入呕恶的症状,病机属胃纳失司、脾运怠懈的脾胃疾病,治以复苏胃气、开胃纳食的办法。芳香醒胃法是醒胃法的特别类型,源于《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依据“土爱暖而喜芳香”“胃喜为补”的准则,选用芳香药复苏胃气,康复脾胃功用的治法。《本草正义》言:“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味觉、嗅觉、视觉等感觉功用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人体生理、心思。嗅觉感受器即嗅细胞,是仅有源于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五味子治胃阴缺乏型的胃炎

五味子有固涩收敛、益气生津的功效,关于胃阴缺乏型的胃炎患者有较好效果。这类胃炎患者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类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的患者,症状表现为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喧闹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等。用法:取五味子研末冲服,每次3克,20天为1个阶段。可是关于肝胃气滞型、脾虚胃热型、脾胃衰弱型的胃炎患者不太适宜。要注意的是,服用五味子之后可能有打嗝、泛酸、胃炙烤感、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奔豚气,肝气上逆腹痛,处方,龙胆泻肝合以木香槟榔

王某,女,26岁,祁东县人。患者自述6月前因难产后致下腹不断发生冲痛,发作时腹部出现硬块,如拳如臂,冲向上腹,发无定时,平时情绪不宁,妇检无异常发现。舌质紫暗,脉来弦劲有力。中医诊断:奔豚气。中医辨证:肝气上逆西医诊断:腹痛查因治疗:泻肝降逆、调理气机处方:龙胆泻肝合以木香槟榔龙胆草15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槟榔10克、木香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陈皮8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温肠止痢 呃逆痼疾得除

温肠止痢,呃逆痼疾得除25年前曾治一教师,刘某某,男,时年35岁,患缓慢腹泻3年余,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常因饮食不妥,感触外邪或劳累而诱发。发生时,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有赤白黏冻,腹痛,伴肛门附重感,休止时,常有腹胀食少,厌倦怯冷,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以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医治。处方:连理汤:土炒白术10g,炮姜6g,炙甘草5g,川连4g。白术培既伤之土,使复健运之常,炮姜逐胃家之寒,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腹痛,功能性腹痛,中药方异功散加减

患者名字:周路全 性别:男 出生日期:6岁就诊日期:2012.08.24 初诊 发病节气:主诉:脐周痛苦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开端无显着诱因出现脐痛苦,大便时干时稀,纳尚可,夜寐安,曾在多处就诊予中西医结合医治后好转。为系统医治,遂于2012年8月24日求诊,患者诉脐周痛苦,呈阵发性,与进食无显着联系,大便干溏不调,纳尚可,夜寐不佳。既往史:体健。过敏史:无。体格查看:腹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防治胃肠病 保养脾胃养生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饮食常常不规律、不科学,加上普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强大的压力,很多人的胃肠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胃肠疾病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常见胃痛、胃痞、胃灼热、嘈杂、腹痛、泄泻、纳呆、纳差、便秘等症状,老百姓习称“胃病”。胃肠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对人体的危害与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