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福胃痛散治疗胃脘痛

方药及治法:炒鸡蛋壳(勿糊)、 玄胡各15克,炒山药、全当归各30 克,白术、茯苓各15克,木香、山楂各 10克。诸药共研为细末,每次15克, 每天3次,饭后30分钟温开水调服。 若痛甚者加服玄胡细粉2~3克/次;溃 疡者可加痢特灵0.1克/粒/次(此药使 用最长不可超30天)。胃脘痛是气机不畅所致的中脘 部出现的气滞血瘀病象。其本为脾胃 虚弱,标乃气滞、血瘀、痰浊、湿热等。 治以理气为主,宜行气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部寒凉疼痛 中医艾灸

胃寒主要是由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后症状减轻。  谈到因寒而导致的疾病,无论是哪种寒导致的,都是非常适合艾灸的。因为艾灸驱寒不仅仅是表皮驱寒那么简单,艾灸的穿透性是其他热疗所不具备的功能。另外艾灸的灸感也是您做其他热疗所不能体会到的。  艾灸治疗胃寒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胃冷痛验方

冬日天气寒冷,许多中老年人因冷风侵袭而胃痛发作,一般表现为胃冷痛比较剧烈,甚至泛吐清水,喝热饮或者局部热熨可以缓解疼痛。用白酒烧鸡蛋的方法则可更好地缓解这种胃冷痛。中医认为,寒性胃痛多由脾胃虚弱而寒邪内侵所致,治疗宜补益脾胃,温胃散寒。白酒性味辛甘而温,入肺、胃经,有通血脉,祛寒气,行药势之功。鸡蛋性味甘平,能补益脾胃,滋阴补血,并能缓解胃痛。以白酒烧鸡蛋,可以直接引鸡蛋的补益功效入胃,祛寒温胃效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痛灸灸中脘穴

取穴中脘穴(腹正中线,脐上4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处皮肤潮红色为度。施灸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不可灼伤皮肤。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缓解,使胃肠处于正常蠕动状态。因此,该方法对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消化不良 如何自选中成药?

每当有人出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或饮食停滞,食后胀甚,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则出现厌食、乏力、消瘦等症状时,人们通常都是吃些助消化药,但有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们没有弄清楚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从而不能正确选药所致,中医治疗消化不良讲究辨证求因,从因论治。  中医称消化不良为“积滞”或“食积”。引起的原因很多,有实证,有虚证,还有虚实夹杂。下面就按中医辨证的方法推荐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云南白药藕粉治食道炎

方药云南白药、纯藕粉。  用法取纯藕粉2匙,加温水少许,和匀后冉加冷水适量,充分调匀,在小火上加热,边热边搅,待呈薄糊状已熟,加人云南白药l克,白糖少许,拌匀。病人卧床(低枕),含一口,仰卧咽下,再含一口,左侧卧咽;再含一口,右侧卧咽;再含一口,俯卧咽下;剩余者,仰卧咽毕。漱口后仍卧床勿起,1小时后饮水进食。每日服2次,以午餐后及晚间睡前服为好,使药物充分作用于患处。  说明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兼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调枢通胃”的理论依据“调枢通胃”内涵与外延

“调枢通胃”理论的探讨与构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学需要与当代科学技术 相适应才能体现持续发展的活力。发展中医理论新 概念,需要在中医理论、治法、新药开发中遵循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创新思维。 我们总结提出 “调枢通胃”的现代中医理论,即 通调脏腑之枢脾胃、神明之枢心脑、开阖之枢少阳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枢”可以看作是调控 疾病及其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 而 “通胃” 既是治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结肠癌和直肠癌中医从痰立论探讨

大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传统医学“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随着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肠癌近30-40年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为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位。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中指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现代临床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慢性泄泻治案一则

杜某,女,25岁。初诊 自述便溏已一年有余,时 带白黏冻状物及血液,日 解3~4次,曾就医进行多 次大便培养,均未见致病 菌生长。一个月前经结肠 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溃疡 性结肠炎,经中西药治疗 效果欠佳。就诊时化验大 便显示:红细胞(+++),脓 球少量;刻诊:面色黄,少 腹轻压痛,情绪易激动, 舌淡,苔薄白,脉沉弦。中 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肝郁 脾虚。方用逍遥散加生艾 叶为治。处方:生艾叶30 克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小儿急性肠梗阻 病案简介如下

小儿急性肠梗阻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但幼儿无法清楚自述症状,往往贻误病情。临床常用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如病情得不到改善,大多采用手术疗法,否则易出现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刘东汉教授运用“健脾理气和胃法”救治了西医保守治疗无效的小儿肠梗阻,疗效显著,避免了手术之苦。现简介如下。病案彭某,男性,8个月,2013年6月27日初诊。主诉:发热、腹胀、呕吐2天。患者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急性胃炎分型食疗

急性胃炎发病急,常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感受寒邪或生气发怒之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胃脘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吐物为酸臭的食物,呕吐剧烈时可吐胆汁,甚至血性液体。如同时合并肠炎,可出现脐周绞痛、腹泻,大便呈糊状或黄色水样便,不带脓血,一日数次至十数次。严重者可伴有发热、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一般患者病程短, 3—5天即可治好。急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根据本病的病因以及临床症状的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呃逆是指由于胃气上逆以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呃逆多数可自行停止,但也有极少数病例连连作呃昼夜不停,令人十分痛苦。下面结合两个顽固的呃逆病例谈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病案1  田某,男,72岁。  患者于一个月前因生气后饮酒引起呃逆频作,接连不断,昼夜无休止。有一次曾因严重呃逆而致气闭晕厥,经抢救恢复,唯呃逆依然。在当地用过中西药物未见功效,后转京诊治。到某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食道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