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王垂杰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一种由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胰液和十二指肠液)过度回流于胃中,进而破坏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糜烂等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病变[1]。BRG在普通人群中的总检出率约为11.30%,且夏季高发[2]。研究表明,反流液中的胆汁酸可独立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史等其他因素,单独作用于胃黏膜,影响胃黏膜的萎缩程度,使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萎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下垂 治则健脾益气升清 胃上穴刺激手法
案一马某,女,30岁,1998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胃下垂6个月。患者家住农村,1年前在家中拉土搬砖建房后,时感饭后胃部胀满并有下坠感,有时微痛,饮食逐渐减少,经医治无效,体质较前瘦弱。半年前X线钡餐透视显示胃下极在两侧髂嵴连线下方9cm,诊为胃下垂。住院治疗后,效不显,遂来诊。现患者面色无华,平卧时上腹呈舟状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诊断:胃下垂(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则:健脾益气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花类药治疗慢性胃炎方药 典型医案
全国名中医刘启泉从事中医临床脾胃病工作40多年,累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脾胃病的治疗颇有良效。刘启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以平为期,考虑周全,针对慢性胃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和患者特异性体质,配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动静结合,根据动态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中医方药,巧妙运用花类中药质轻芳香、安全温和等特点,治疗慢性胃炎的胃痛胃胀、呕吐、反酸,甚至是失眠、面色萎黄等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优异的效果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田德禄分型论治泄泻经验
田德禄师承董建华院士,从医59余载,古今并蓄,中西贯通,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造诣颇深。田德禄认为泄泻多以湿邪为患,多种病因均可致使脾胃运化失调、肠道传导传输及分清泌浊失司,其病位主要在脾,与肠、肝、肾等相关;在辨证上分缓急暴久,在治疗上参照李中梓治泻九法,辨治思路别具一格,遣药组方独具匠心,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进行诊治。现将田德禄对于泄泻的辨治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针灸药并用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各种围术期因素导致术后胃肠功能不能恢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常表现为术后腹胀、呕吐、排便延迟等,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有效、明确的治疗方案。本案在现代医学干预效果不佳前提下,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理论着手,采用先针后药的治疗方案,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张某,男,81岁,于2021年3月19日入院。主诉:腹痛1月,加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乐德行治疗慢性泄泻验案三则
全国名中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乐德行在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中有其独到之处,尤精于脾胃疾病,擅用经方,择药轻灵精炼。乐德行对慢性泄泻一病辨证细微,用药精当。乐德行将慢性泄泻的临床常见证型归纳为4类:肝旺脾虚型、脾虚湿盛型、寒热错杂型以及脾肾两虚型,认为该病以湿为主,虚实夹杂,从而拟定了四大治则:调和肝脾法、健脾胜湿法、升阳举陷法、补脾益肾法。医案一宁某,女,65岁,2015年5月28日初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莪术为消食化积的常用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早饱、嗳气等,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归属于中医“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其主要病因有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等几个方面,是门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全国名中医、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冯五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丰富,也常活用、巧用中药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莪术是常用的中药,辛、苦、温,归肝、脾二经,具有破血行气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曹颖甫如何应用建中汤治腹痛
诸建中汤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为主症。从病势上看,小建中汤之腹痛较轻,黄芪建中汤之腹痛较重,大建中汤之痛势最危,而《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则偏于补营,其腹痛最重。在曹颖甫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应用建中汤的经验,包括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等。书中有临床治验,有方证分析,还有其高足姜佐景的解读。今总结整理分析如下,供同仁参考。原文小建中汤《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李佃贵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国医大师李佃贵首创浊毒理论,在治疗了大量的脾胃肝胆类疾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病变。目前主要采用抑酸药、促胃动力药物对症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症状易复发,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患者依从性较差。李佃贵在临床应用化浊解毒方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病因病机反流性食管炎在不同的患者中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主要表现除了反酸、烧心、胸痛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中医治疗Barrett食管 气阴亏虚养阴法
益气养阴法论治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从上皮内瘤变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再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并最终发展为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病变。有研究表明,BE转化为EAC的风险较高[1]。BE的病理类型有3种,包括贲门腺型、胃底腺型、特殊肠化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孙一奎治疗鼓胀特色探微
鼓胀是以腹胀如鼓、皮色苍黄,甚则脉络暴露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证,又名“鼓”“血鼓”“蛊”等[1]。“鼓胀”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言:“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详细描述肝水、脾水、肾水的异同,三者均有腹胀特征,而肝水“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脾水“四肢苦重……小便难”,肾水“脐肿腰痛……面反瘦”。隋·巢元方在《诸病源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李永成从脾胃阴火论治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李永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第3、5、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老年病学会理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首席专家、学术带头人。李永成教授临证50余载,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从中焦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证特点突出,疗效显著,现将李永成教授从脾胃阴火论治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1 阴火理论探讨1.1 阴火以脾胃为本,与五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1..
«
169
170
171
172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