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百合生地北沙参

慢性浅表性胃炎陈某,女,57岁,2017年10月6日初诊。缘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微有灼热感,嘈杂似饥,时有嗳气、反酸、无恶心欲呕。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现症见:神志清,精神疲,胃脘部隐痛,微有灼热感,嘈杂似饥,时有嗳气返酸,偶有胸闷心悸,神情焦躁,头晕,无视物旋转,无腹泻,纳眠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红少苔,脉细数。处方:百合15克,生地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5克,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食欲不振强食则恶心 方选封髓丹加减

程某,女,73岁,2015年5月29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每餐仅食半碗粥,少量馒头,强食则恶心,乏力喜卧,口稍干,喜凉饮,畏热,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舌面见少量裂纹,苔少,脉弦细滑。近1年体重下降约15千克,当地医院也曾予助消化药、胃动力药及中药治疗效果差。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控制可。患者慕名至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安中散治虚寒胃痛

虚寒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以致寒邪客胃,凝滞不通而成,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缠绵不休,喜温喜按,口吐酸水,宿食不消,上腹胀满,余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安中散治之,每获良效。方药:元胡、良姜、干姜、小茴香、肉桂各150克,牡蛎120克,甘草300克。用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每次服5克,每天服3次。体会:方中用元胡止痛,牡蛎制酸,甘草和中,良姜、干姜、小茴香、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自制中药水治慢性胃炎

偏方一 蒲公英水 【食材】蒲公英30克。 【做法】将蒲公英放入杯中,倒入适量开水冲泡饮服,每天3次。 偏方二 甘草蜂蜜水 【食材】甘草10克,蜂蜜50克。 【做法】将甘草放入杯中,倒入适量开水,浸泡10分钟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饭前1小时喝,每天3次。 【外公问诊记】杨小姐是位公司白领,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常年在外出差,导致饮食没有规律,最近几年她被胃痛折磨得够呛。 她曾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受寒胃痛偏方与穴位疗法

受凉饮冷而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温熨热饮,泛吐清水,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紧。分析突受寒邪,胃中阳气不得宣通,正邪交争,故胃痛暴作;恶寒发热,苔白为寒邪外袭所致;脉紧主寒主痛。治则温胃散寒止痛。笔者近年来用胡椒配红枣治疗虚寒性胃痛,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取红枣6枚去核,每个红枣内放白胡椒2粒,隔水蒸10分钟后食用,每日2 次,一般1—3日疼痛减轻, 且无不良反应。中医认为,胡椒性味辛热,入胃、大肠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三法治腹泻

2001年秋,有一中年妇女,患腹泻终年累月不愈,经余诊断,立法以消导、渗利、疏肝、健脾、暖肾,升提温补,均未见效,余茫然不知所措,求教于家父。父亲深思片刻云:患腹泻者,大多在初病之时,必有食物积滞于肠,久之致中焦脾胃渐亏,运化无权,以致所进食物难以消化,从而形成食积。故腹泻早期常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胃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积滞丛生。陈积未去,新积又生。积滞与肠胃不健互为影响,循环往复,由此而脾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试试中药中的“思密达”

中药中有些酸涩的药物含有大量的鞣质,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相当于西药中的“思密达”。临床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而致泄泻、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肾经。五味子具有涩肠止泻作用,用于治疗脾肾阳虚的五泄泻,可配合温脾固肾的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等同用。常用量为3~10克。  肉豆蔻味辛,性温;入脾、胃、肾经。肉豆蔻具有温中收敛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肾虚寒引起的久泻不止,或黎明(五更)泄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痢疾的治疗 芍药汤合白头翁汤

患者李某,女,40岁,2011年10月16日初诊,因不洁饮食起病,致腹痛腹泻一天,泻下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日十余次,伴里急后重,脘胀不欲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示白细胞(3+)、红细胞(3+)。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之痢疾,给予中药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痢。方用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牡丹皮、白头翁、金银花、山药、藿香、苍术、白术、木香各10克,赤芍、鸡内金各15克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泄泻病 肠鸣泄泻用 渗湿止泻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和中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处方

治消化性溃疡方处方:生地15克,白芍、枸杞 子各10克,北沙参、麦冬、当归、 甘草、川楝子、石斛各8克,黄连5 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功效:滋阴养胃,和中止痛。主治: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 胃阴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胃脘隐隐 灼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心烦口 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赵梅花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吐泻民间方

1.主治:腹泻. 或有腹痛.一日大便 数次或十多次.粪便 如水样。处方:稔子(即桃 金娘)500克。用法: 晒干研细末,装入瓶 密封备用。成人每天 服6~10克,分三、四 次服。小儿酌减。2.主治:腹泻。 口渴。疲倦。不想 吃。或呕吐,或微发 热。大便次数多。粪 便如水样。此方也能 治痢疾。处方:辣蓼根 (叶面有八字形黑斑 的干根)30克。用 法:加水二碗煎至一 碗,一日分二次服。3.主治:热性腹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自拟方治胃下垂一则

王某,女,43岁,教师。患胃下垂多年, 2009年7月25日初诊。患者脘腹胀满,有下坠感,嗳气频发,纳呆,大便不爽;舌淡红,舌苔白腻,脉沉弦缓。笔者认为系脾虚气滞,升降失调所致。方用: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lO克,木香5 克,砂仁5克。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服药3剂后,腹胀明显减轻,再服3剂后,腹胀及诸症消除。后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随访2年未复发。根据笔者的临床经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