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糜烂性胃炎 芪芩乌贝汤
组成黄芪10克,白术10克,法半夏6克,麦冬1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薏苡仁15克,乌贼骨15克,大贝母6克,白及10克,木蝴蝶2克。 功能益气清化,抑酸护膜。 主治脾胃气虚,湿热内蕴,胃黏膜糜烂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黄芪配白术益气健脾,健固中焦,治其本,为君药。半夏配麦冬取“麦门冬汤”之意,麦冬配半夏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改善胃下垂症状中医食疗
中医认为,胃下垂是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敛,治疗以补中益气药物为主,并辨证加减用药。下面介绍两款食疗偏方,虽不如药物、手术那样直接起效,但对改善胃下垂症状十分有益。一、黄芪猪肚汤原料:猪肚1个,黄芪200 克,陈皮30克。做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服完。5个猪肚为一疗程。功效:黄芪猪肚汤可补中气,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中焦的小儿胃脘痛
组成党参5g,法半夏10g,生姜3片,蒲公英10g,甘草6g,黄连3g,红枣2枚。 功能益气健脾,降逆和胃,调理气机。 主治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中焦的小儿胃脘痛。 用法每日1剂,饭前服用。 方解方中法半夏、生姜性温味辛,辛可立散,温可祛寒,故能散寒开结,降逆和胃,助脾胃健运。蒲公英、黄连,性寒味苦,寒可清热,苦则降逆,故能清热燥湿降逆消痞,并能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党参、红枣、甘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白花蛇舌草和当归两药,在不全肠梗阻的防治中有重大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利肠道湿热,而大剂量的当归即能润肠通便又可温润肠道,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从而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以证之。 例一:患者李某,女,55岁,于2011年6月8日上午就诊。主诉:腹痛腹胀大便闭涩不畅20天。腹痛腹胀,以右下腹为主,大便秘涩不畅,有时用开塞露可排少量稀糊状便,便意差,每日下午与夜晚右下腹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辨证施治胃泛酸
泛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像饮食过饱,或者甜食、辣食、酸食吃多了,都会出现泛酸的情况。一般只要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属于基本正常。如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几个小时,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患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症、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而言,长期泛酸则需要及时进行抑酸、制酸的治疗。中医治疗泛酸,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症型辨证施治: 肝气泛酸 患者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保护胃黏膜治胃脘痛
刘某,女,45岁。2011年11月初诊。反复胃脘痛10年余,加重1周。患者10年来多因情志、受凉出现胃脘痛、嘈杂、恶心等不适,多次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西医多治以保护胃黏膜,解痉止痛,抗焦虑,中医予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时有加重。刻诊:胃脘痛引胸胁不适,胸闷,痛甚伴咽部不适,咳嗽气逆,形体消瘦,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诊为胃痛,证属肺失宣肃,胃失和降。治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慢性腹泻药粥4款
芡实山药粥 材料芡实、干山药各30克,糯米50克,沙糖适量。 做法芡实、山药、糯米洗净后加沙糖,同煮成粥。 用法供四季早晚餐食用,温热服。 功效补脾胃,滋肺固肾。 适用脾虚腹泻,肾虚遗精,慢性久痢,虚劳咳嗽。 莲子芡实粥 材料莲子15~20克,芡实15~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做法用莲子、芡实同米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餐食用。 功效健脾养心,益肾抗老。 适用年老体弱,慢性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彻底告别了老胃病
笔者患胃病已五六年了,服用了不少中西药,胃病依然时好时坏,令我十分烦恼。无策之际,去医院咨询了一位老中医,他告诉我,用红糖炒面可治好我的胃病。于是,我便照方服用,每天食用红糖炒面3-4次,每次3汤匙。十多天后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彻底告别了老胃病。方法是:将0.5千克白面放在蒸笼上,大火蒸20分钟后,取出晾干。然后将蒸过的白面放在干糙的炒锅内,放文火上翻动着干炒7-10分钟,再放入红糖继续翻炒。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孜然祛除胃中寒气
中医认为,孜然气味甘甜,辛温无毒,具有温中暖脾、开胃下气、消食化积、醒脑通脉、祛寒除湿等功效。在《普济方》中,就有用孜然治疗消化不良、胃寒、腹痛等症状的记载。因此,胃寒的人平时可在炒菜或烤肉时放点孜然,以祛除胃中寒气。孜然生吃、熟吃均可。一般来说,香气浓郁的熟孜然适合用食物蘸着吃,而炒菜、煎烤时宜用生孜然,以避免重复高温导致香味消失。在吃法上,除了烤肉外,炒土豆丝、青椒等素菜时,都可以放一点孜然。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痛辨证施治体会
胃的功能以下行为顺, “胃宜降则和”。胃痛的所有病机都与胃失和降,即胃的气机失调有关。胃气不降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胃气不降则逆,气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反酸等。由于胃司受纳,故胃气上逆还可致食欲不振、食后胀饱、消化不良、食少纳呆等。因此,在治疗胃痛中应注意对症应用调理气机的中草药。临床时如果能辨证分型应用调理气机的中草药,就能收到较好疗效。寒邪袭胃症见胄痛急性发作,脘部痛而拘急,艮寒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黄芪建中汤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上,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表现为饥则胃脘疼痛,食之则痛减或止,喜按喜暖,畏惧生冷与硬物,勉强食之,其痛必发。上证属中焦虚寒,应温补脾胃,缓急止痛。笔者用黄芪建中汤(饴糖50 克,黄芪30克,桂枝、生姜、大枣各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随证加减治之,其效甚佳。兹将点滴经验,罗列于下,以飨读者。1.上证胃脘疼痛较轻,痞满较甚,用手按其局部,可闻水声漉漉,苔白而厚,挟有痰饮之证者,宜于上方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中医止胃痛效果并不慢
胃痛,中医病名是胃脘痛,又称胃气痛、心窝痛等,是指上腹或心窝处发生疼痛的一种病症,痛时可以牵连肋背或兼见呕吐、吐酸、嗜杂、形寒、便黑及大便不正常等现象。导致胃脘疼痛的原因通常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另一是由于脾不健运、胃气不降而导致。因此,胃脘痛常发生在情绪失和,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的时候。一些患者认为中医止胃痛效果慢,不如服西药见效快。其实,仅就止痛而言,中医、西医的效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1..
«
6
7
8
9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