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症 处方酸枣仁汤加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何钱  某英籍印度人,男,61岁,平昔体格颇健,唯近年余来每日清晨5时左右从梦魇中惊醒,恐慌异常,惊惧莫名,心悸汗出,甚至有自杀念头,遂立即起床,不敢再睡。白日闻声则惊,遇响则恐,步态不稳,眩晕时作,周身皮肤有针刺、蚁行感。西医诊断为惊恐症,予安定片,每日3次,每次1片(2毫克)。虽长期服用,未见疗效,遂来我处求诊。察其舌苔薄黄,脉来弦劲。  诊断:惊恐(肝虚胆怯,风阳偏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抑郁症患者性功能有何变化

抑郁症患者部分病人有性功能异常的改变,根据病型不同,表现也不同:如抑郁症患者“兴奋型”早期大都表现性功能亢进,性欲要求较高,性生活较频繁;而“忧郁型”神经官能症患者则表现性欲低下,对性生活感到厌烦;“混合型”神经官能症患者大都表现以阳痿为主,这类病因不能进行性生活而感到苦恼。这些表现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随之好转。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 处方从辨证思路分析

毕华剑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张母,53岁,于2016年3月14日初诊。主诉: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入睡尤难,诸梦纷纭,易醒,每夜仅睡3~4小时。其人面色少华,心烦急躁、夜甚,口苦口干,易出汗,常有畏寒畏热,视物不清,舌红苔少,根部苔黄,脉弦、细。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降压物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稳定,在150/110mmHg左右波动。处方:炒酸枣仁15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炙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摆脱节日睡眠紊乱

春节长假期间,人们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出游,回到家还要上网“冲浪”,甚至通宵玩牌,不给自己留一点空余时间。这样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许多人出现白天头昏脑胀、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而晚上想入睡时,却又睡不着。时间一长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失调症、神经官能症等。  摆脱“睡眠紊乱”,除坚持规律性生活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睡前梳头。经常梳头可以起到按摩、刺激作用。尤其睡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日渐忧愁 开笑方

东汉时期,南阳有个70多岁的名医沈槐,终生未娶,因此膝下无儿无女。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沈槐也就日渐忧愁,他不甘心自己的一身好医术后继无人。如此一来,整日愁眉不展的沈槐身患重病,眼看着就要离开人世。沈槐的邻居是个好心人,很同情沈槐的境遇,他知道张仲景是当世名医,就以枕槐的名义请张仲景前来看病。张仲景本来和沈槐就有交往,现在见他身染沉疴,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来到沈槐的住处。经过一番诊断后,张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中医巧手施症失眠多梦

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似睡非睡、眼睛困的直流泪就是睡不着……失眠不是病,得了真要命!因为久治不愈或长期服用依赖性药物,很多人患上了抑郁、头痛等更多疾病,甚至走向自杀、崩溃的边缘。 不少失眠患者的床头都放着安眠药,然而长期吃安眠药,会造成病理性头晕、头疼,记性差,旧病没去,又添了不少新病。 长期失眠 容易导致早衰 人的一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长期失眠,易引起人体免疫力下降、精神焦虑,导致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四剂中药方 外用治头痛

中药方一:  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中药方二:  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四法治头痛

头痛已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引发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很多人发生头痛时,往往首选吃止痛药。当然,药物可。以适当缓解头痛.而停药以后,头疼又会反复发作,还会引起其他副作用;自然疗法中有不少缓解头痛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按摩法早晨起床后,用双手食指弯曲成钩状,双手同时顺时针旋转按揉太阳穴10 分钟。然后,用手掌心在前额、后脑、头顶进行顺时针旋转摩擦。3个位置各进行5分钟。晚上睡觉前。用双手十指的指尖抓拿头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焦虑体质与焦虑性脾胃病简析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形态结构、代谢功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中有“抑郁质”,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研究”项目中“气郁质”的总体特征是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常见表现有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眩晕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宇楚某,男,45岁。2017年9月10日摔伤致左股骨干骨折,患者有A型血友病病史40余年,2016年10月18日在山东省某医院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2017年9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术中术后因大出血,积极给以抢救,大剂量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丙球、甲强龙等治疗,并大量输血;术后5天内,因全麻气管插管,每次患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失眠的原因与对策

胡先生,五十多岁,平日较易为芝麻小事操心,是个容易紧张、焦虑的人,平常睡眠品质并不是很好。这几年来,经济不景气,生意不好做,使他忧心如焚。白天工作时,深怕事情办不好,总是放心不下,肌肉紧绷,搞得精疲力尽;晚上回家了,却仍不断地打电话联络事情;夜里,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他却不断地思考,脑子不断地想起今天的事,又盘算着明天的事,辗转反侧,时睡时醒,多梦。为了获得充足的睡眠,于是开始服用安眠药,起初一颗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 编创治疗导引法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一直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该书共50卷,记载了67大类、1739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涉及内外妇儿等诸科疾病,但其书未载一方一药,只记载了287条导引法。这些导引法,理、法、方、用俱备,应用娴熟灵活,充分体现了中医气功学辨证施功的重要特点。可以说,该书也是一部医学气功的临床专著,故在医学气功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1]。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