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五脏治失眠

失眠和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都有关系。就现代人最易出现的几种失眠症状,中医给出了饮食调理的方法。 肝郁化火 从中医角度看,压力及郁闷之气会影响肝的健康。而“气”多便成“火”,使身体一直处于亢进的状态,很难入眠。 助眠秘诀:碰上压力大时,补充能舒肝减压的食物,比如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等。此外,肝火旺时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中医推荐可以镇静情绪的玫瑰花茶、熏衣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防治失眠 排除抑郁症 保心理健康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治医师 曾亮  记 者 殷 鑫 通讯员 吴远团    案例:  刘老,退休教师,64岁,退休的四年中,多忙碌于照顾子女的孩子们,聊城和济南两边跑,子女和孙子大多工作学习很忙碌,共同相处时间很短。因两个城市来回跑,多年的朋友无法经常交流,导致老人情感输出减少,缺少语言刺激,语言功能开始慢慢退化,经常遗忘事情。  另外,刘老一直以来有血糖高,最近又出现轻微并发症:嗜睡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风寒入络头痛 治则祛风通络止痛

头痛是临床多见的症状,又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来说,根据病史、疼痛发作的性质、程度、时间、部位便可确诊。中医学认为头痛病因有内外之别,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内因则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陈宝贵认为本病肝肾亏虚、气血不荣为本,风寒侵袭、络脉痹阻为标。乃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在外为风寒侵袭,邪客经脉,风寒之邪循经上犯清空则头痛。在内为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致肝阳上亢,上扰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中医头痛 也分寒热

据了解,今年“世界疼痛日暨中国疼痛周”的主题是“消除头痛,身心健康”。  说起头痛的话题,27岁的南宁市民郭芳艳就“头痛”。她无论冬夏,只要稍微受寒,头就感到隐隐的疼痛。她回忆,自己夏天时喜好背对着空调直吹冷气,秋东季节时又喜欢穿单薄的衣服。时间一长,郭艳芳的头痛就不时发作了。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针灸科博士吴建文指出,她这就属于典型的寒湿型的头痛。通常是因背部、颈部直接受到寒邪入侵所引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 治验三方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较自身睡眠规律的苏醒时间提前醒来且不能再入睡。  1.黄精30克,玉竹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2.等量酸枣仁、紫丹参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下午、晚上各1次),温水吞服。  3.桑椹子(桑树果,熟者佳)30克,煎汤服。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和胃调中治不寐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与脾胃关系密切,不寐患者常有脾胃病症状,脾胃病患者常有睡眠问题。现今医者治疗不寐,多从心、胆、肾论治,往往忽视调理脾胃,故疗效时有不足。历代医家有很多调理脾胃以安神的记载,如《伤寒论》就有“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李东垣在《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曰:“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失眠即不寐 清胆宁心养血安神方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失眠概述

表现为入眠困难或早醒,常伴有睡眠不深与多梦。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可见于下列情况:1.精神因素所致的失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兴奋等可引起短暂失眠,主要为入眠困难及易惊醒,精神因素解除后,失眠即可改善。神经衰弱病人常诉说入眠困难,睡眠不深、多梦,但脑电图记录上显示睡眠时间并不减少,而觉醒的时间和次数有所增加,这类病人常有头痛、头晕、健忘、乏力、易激动等症状。抑郁症的失眠多表现早醒或睡眠不深,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王东岩教授详细讲解对失眠的看法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受过睡眠质量的困扰:有的人躺在床上,半个小时尚不能入睡;有的人半夜醒来,少至两三回,多达四五回;还有的人,天未亮即醒再难入睡;还有人多梦,醒后甚感疲惫。这些症状都称之为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失眠?哪些人群易得此病?该怎样预防和治疗?中医有什么好方法?近日,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病房主任、硕士生导师王东岩教授,请她详细讲解对失眠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丹参治失眠二方

1。丹参100克,枣仁90克,知母20克,黄柏10克。低度白酒1500毫升,浸泡15天,纱布过滤,每日3次,每次服10毫升,饭后服用,睡前加服10毫升。用药10天后各项症状无好转者为无效。2。丹参30克,加水300毫升,用文火(小火)煎3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两次服用。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早醒 无故秒睡 宝宝安眠

周女士今年50多岁,是个公务员,一直以来生活顺风顺水,去年8月,周女士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周女士心理遭受重创,从那以后就开始情绪低落、失眠。最初的两个月,家人觉得人在遭受巨大变故后精神都会不好,也没有在意,对于周女士的失眠也没有很在意。渐渐地,周女士不但没有从精神的低谷里走出来,反而更严重了。“就是睡不着,刚开始是整宿整宿不能睡,后来好一点,能睡着了,但是就是早醒,以前我都是七点左右起床出门买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头痛昏重中医辨治方药

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为饮,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故清窍蒙蔽而致头痛;或肝失疏泄,诸气愤郁,可致痰饮上逆而致头痛。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昏重,或呕恶痰涎,或胸脘痞闷,或便溏尿少,或身体偏胖,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健脾降浊。  基本方药:桂枝10克,茯苓、泽泻各15~30克,猪苓、白术、白芍各15克,吴茱萸、炙甘草各6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餐后1小时温服。  方解:本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