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肋间神经痛用乌梅丸
成某,女,37岁,2010年3月10日初诊。主诉:患右肋痛3月余,痛时局部灼热,痛如刀割,伴心烦不眠。经当地医院全面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经服中西药罔效。现右肋部灼痛,心烦不安,纳呆,干呕,口干且苦,不欲饮水,小便短赤,舌胖,舌质红紫,舌苔黄腻,脉弦滑。 肋痛者必与肝气不舒有关,但观此患者,肝郁有热兼脾土不足,属肝横侮土之证,而成上热中寒、相互交杂结于右肋。治疗之法,当以辛开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赶走抑郁的食物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繁忙劳累一天后,特别想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研究显示,食物对情绪的影响力,在于食物一些成分可以改变血液中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水平。这些成份正是神经递质的前体。当身体摄入这些营养素之后,通过加工,可以形成相应的神经递质,最终影响人们的情绪。帮你赶走抑郁的食物全谷类食物全麦面包、红薯、糙米、胚芽米等看似不起眼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可以维护神经系统的稳定,增加能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顽固性失眠 路志正经验方
失眠中医学称“不寐”,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中医对此病认识较早,《灵枢·大惑论》论述“目不瞑”的病机,认为是“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后代诸医家有所发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方药中等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问世,把不寐分为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等七型,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滋阴降火﹑清心安神﹑交通心肾等十一法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头痛的病因
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其气与肾相通,手足三阳、足厥阴和手少阴之脉皆上于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精气亏虚、髓海不足等导致经气逆乱,邪气上逆于首,阻遏清阳,壅塞空窍,皆可致头痛。 头痛的病因 外感病因 《内经》认为,头痛的外感病因中以风、寒、湿、热邪多见。风邪伤于头部,气血失和,阻遏清阳,故头痛。《素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黄花菜帮助排解情绪
“秋风秋雨愁煞人”。每到秋季,都会出现“秋季抑郁症”小高峰。这与秋季白天渐短、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生物钟不适应,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有关。秋季应多晒太阳,增加室内的光照,营造温暖气氛,增加糖类摄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另外,黄花菜能够帮助排解情绪上的低落和郁闷。《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是一味“忘忧草”,所以不妨经常吃些,可以帮助解郁、安神、调节低落的情绪,缓解因情绪起伏引起的失眠等不适。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实证眩晕方 眩晕剧烈
龙胆草15克.山栀子15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木通5克,车前子5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甘草5克,生地25克.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控制后.可用菊花、金银花各10 克.沸开水冲泡代茶,连续服用14日。此方适用于体质较好.肝火内盛引起的眩晕.症见眩晕剧烈.目不能张,张则视物转动.呕吐,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耳鸣,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 (福如海)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 刚柔辨证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脏躁”、“癫证”、“梅核气”等范畴。多因情感拂郁,气机郁结不舒,而逐渐引起五脏气机阻滞所致的一类病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志付主任医师从2008年至2010年收治109例抑郁症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109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73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86岁。30至50岁之间发病较多。女性多于男性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补肾安神治失眠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甚则彻夜不眠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并常伴有多梦,晨起疲乏无力,头晕头胀,记忆力减退等。引起失眠的病机很多,如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脾肾两虚、肝郁化火、心胆气虚等。 阴阳的相互交感决定或寐或寤。《灵枢·口问》篇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温病条辨》所言“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则说明各种原因所致阳气不能入于阴、阴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巧用药膳调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 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 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 莲子性味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 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瘦肉250克切块,加水煲汤。 柏子仁炖猪心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肠。适应症:心悸,怔忡,失眠,肠燥便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偏头痛方二则
方一:菊花、白芷、川芎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每次6克,黄酒调服,每日3次。功效:疏风止痛。主治:外风偏头痛。方二:菊花、桑叶、白芷各10克,鲜茅根、川芎、连翘、夏枯草各12克,藁本、黄芩、薄荷、苦丁茶各6克,荷叶 2张,细辛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清肝降火。主治:肝经风火上攻偏头痛。赵志恒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风寒头痛验案
病例:刘某,女,58岁,农民。自诉头痛10余年,天寒则发,时轻时重,遇寒加重,以至帽不离头,即使室内也不敢脱掉。查脑电图、脑CT无异常。每逢疼痛剧烈,需服止痛剂减痛。现见头痛势急,前额为甚,遇寒尤剧,常感到有风吹袭,饮食差,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辨为风寒证,治以疏风散寒。予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防风各12克,白芷16克,桂枝、苏叶、甘草、荆芥、羌活各8克,细辛t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服薄荷茶缓解压力
压力大常常让身体产生“战备状态”的反应,当这种反应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出汗、心中不安等症状,紧张不安和焦虑的情绪也会不断积累。此时,不妨喝点薄荷茶,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薄荷中的挥发油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通过末梢神经使毛细血管扩张,起到散热、镇静的作用。制法:取薄荷叶(干品)2~3克,沸水200毫升冲泡,可加入适量冰糖,自然冷却后代茶饮。 韦送薇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1..
«
4
5
6
7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