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方
经验方:柴胡12克,法半夏、党参、黄芩、藿香、白芍各15克,竹茹、防风、陈皮各10克,茯苓25克,大枣20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症患者25例,治愈13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4例。停药后复发3例,再服本方仍有效。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健身锻炼可治失眠
难以入睡或易于惊醒,或睡眠持续时间短于正常(早醒)或睡眠不深,统称为失眠。失眠原因很多,但主要由神经衰弱而致。 健身锻炼可治失眠: 气功导睡法锻炼者静息片刻上床,采右侧卧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即指鼻吸鼻呼),按平时呼吸的节律和深度,但要求呼吸调整得细(即呼吸出入听不到声)、匀(即快慢深浅均匀)、稳(即不局促、不断滞);吸气时默想“松”字时要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某一部分,每次呼吸放松一个部位。当放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代赭石治偏头痛
经验方:代赭石(另包先煎)30克,白芍、白芷、川芎各15克,赤芍12克,羌活10克,细辛3 克,全蝎8克,蜈蚣2条。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偏头痛患者32例,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睡前蹬腿助入眠
脚被认为是人的“第二心脏”,脚上分布大量神经末梢,常蹬蹬脚,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环,还能调节神经活动,延缓衰老,并有提高记忆力的效果。在平躺的姿势下,蹬腿动作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睡眠。晚上入睡前,平躺在床上,双手抱头,由缓到快进行蹬腿运动,一条腿每次可达3分钟,然后再换另一条腿,反复进行,直到觉得腿脚酸痛、难以坚持为止。具体时间和次数可日渐增加,不急在一时;有失眠问题的人都可以练习一下。 (陈韶鹏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眩晕要分型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最主要的症状便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甚至晕倒。从西医角度看,内耳眩晕、低血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疾病均可导致眩晕。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多为风、火、痰、虚、瘀等。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肝为重。中医治眩晕,多分为以下几种证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 治验三方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较自身睡眠规律的苏醒时间提前醒来且不能再入睡。 1.黄精30克,玉竹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2.等量酸枣仁、紫丹参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下午、晚上各1次),温水吞服。 3.桑椹子(桑树果,熟者佳)30克,煎汤服。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四法治头痛
头痛已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引发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很多人发生头痛时,往往首选吃止痛药。当然,药物可。以适当缓解头痛.而停药以后,头疼又会反复发作,还会引起其他副作用;自然疗法中有不少缓解头痛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按摩法早晨起床后,用双手食指弯曲成钩状,双手同时顺时针旋转按揉太阳穴10 分钟。然后,用手掌心在前额、后脑、头顶进行顺时针旋转摩擦。3个位置各进行5分钟。晚上睡觉前。用双手十指的指尖抓拿头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化瘀涤痰 潜阳息风治惊叫如狂
马某某,男,48岁,干部,1980年4月21日初诊。 患者于每夜睡后2~5时突然惊叫而醒,并两手掌心相对猛力拍击,两足内侧用力撞击,甚或以拳击墙,以足乱踢,心中明了,但不能自制。约20分钟后才渐复如常。 患者平素头痛眩晕,胸中痞闷,右半身肢体麻木,写字时手颤抖。颜面晦暗,两手掌有斑点紫红如朱,舌紫黯、舌下脉络粗张、苔厚腻而滑,脉弦硬。 辨证为痰瘀交结,肝肾阴亏、阳亢化风。治以活血化瘀涤痰、滋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顽固性头痛内服塞鼻方
内服方白芍30克,川芎、羌活、酸枣仁、白芷、藁本各10克,川牛膝、茯苓各15克,天麻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塞鼻方丁香、荜茇、细辛、升麻、薄荷各10克,白芷30克,川芎15克,冰片8克。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棉蘸药粉少许塞鼻,并深吸气。塞患侧鼻孔,两侧痛同时塞两个鼻孔。一般用药5~10分钟即可止痛。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失眠症二偏方
1.陈皮15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生龙牡各25克,黄芩10克,熟军5克。主治因愤怒,心情不畅或惊恐等引起的夜不能寐或夜睡多梦。用法:水煎做汤剂或做成散剂,每剂50克,开水泡饮或做成丸、片均可,每服5克。2.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炒枣仁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神15克,黄连7.5克,龙齿15克,甘草5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不寐治验
叶某,女,35岁。2001年7月初诊。主诉:上腹部食后胀痛发冷已5年。近因感冒引动胃肠功能紊乱而彻夜不寐2月余。每晚服安眠药方能入睡1~2小时,且睡不安稳。易急躁、易悲哭,上午神萎不振,下午寒热如疟,晚上反觉兴奋。纳呆,每餐仅食少量米饭,仍感脘腹阻胀不舒,有压痛感,恶心。曾经市医院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先后服中药2月余,均未效验。既往有胸闷、气短、心悸史,体质虚弱。诊见:自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眉心及左眉棱骨剧痛验案
病例:李某,男,62岁。自觉眉心及左眉棱骨剧痛3个月,每日2~3次,每次约持续20~30分钟,影响工作及睡眠,食少,口苦口干,有时伴眩晕、胸闷。医院诊断为左眼眶上神经痛,双侧眼底动脉硬化。中医诊查见舌黯红,苔白滑,脉弦细略滑。诊断为眉棱骨痛。用选奇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以祛风与除痰通络论治。处方:生地12克,羌活、防风、竹茹、法半夏、茯苓各9克,甘草、通草各6克,枳壳、橘红各4克。每日1剂,水煎分3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1..
«
7
8
9
10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