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方药 逍遥丸,生脉散

患者,女人,50岁。劳累后胸闷气喘半年。侧卧位即有喘不过气来感觉,动则汗出,汗出后心悸乏力。性情烦躁易怒,怕吵。双下肢足踝部轻度水肿。素有胆囊炎病史。本次去上级医院做核磁共振(MRI)查看,确诊为心包炎(轻度积液)。左脉弦,右脉细,舌质淡苔薄,舌下静脉迂曲。首诊方药:逍遥丸,生脉散,五苓散加减:柴胡15g,当归12g,白芍15g,薄荷9g,白术15g,赤芍9g,茯苓15g,黄芪20g,丹参15g,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悸中药方治风湿性心瓣膜病

黄某,女,65岁。门诊号:250836。因心悸、胸闷、下肢浮肿 1月于1990年6月20日就诊。患者于月前不慎受凉后感胸闷、气促、动则尤甚,小便短少,双下肢浮肿,伴咳嗽、恶心,纳差。在当地医院诊治,症状依然。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10年。查:T38℃,P140次/分,R 30次/分,BP l8/12kPa,神清,呼吸促,唇、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位于胸第6肋间,锁骨中线外侧,心率140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医医治胸痹 多从心肺论治

郑某,女,49岁,2010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胸闷不适,阵发性心前区隐痛半月余,常感心悸气短。一周前经西医确诊为心肌供血缺乏,心绞痛。经服药医治,诸症不减。现症见:心前区隐痛阵作,日发生3~5次,胸闷心悸、气短。周身乏力,腹部胀满。症状每以下午为甚,食欲不振,精力委顿,头晕,易惊骇。观其面色萎黄,舌昏暗,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认为属气血缺乏,心失所养。治当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金匮》人参汤加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悸,心神不宁 养心方

组成: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益智仁20克、柏子仁20克、龙齿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陈皮10克。功效:益气养心、安神定志。主治:因气阴两虚所致心悸、心神不宁、失眠梦多,心烦多疑;或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或因气阴两虚所致的、无明显合并症的病毒性心肌炎。其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者。方解:党参、麦冬、玉竹、浮小麦益气养阴;益智仁、柏子仁、龙齿、牡蛎,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胸胁闪痛 中医治则解郁理气方

组成:神曲15克、法夏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苍术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党参20克、肉豆蔻10克(后下)、桂枝12克功效:除痰理气开郁、通阳导滞逐瘀。主治:胸痹、郁证、胃痛。方解:香附、川芎理气解郁;法夏、苍术燥湿除痰;桂枝宣通胸阳;肉豆蔻、神曲行气导滞;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常用加减:血瘀不显者去蒲黄、五灵脂;兼有脾虚的加茯苓10克、苍术改白术10克;反酸或胃烧灼感者加海螵蛸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风肢体偏瘫,口眼歪斜,中医拟化痰通瘀加减

某男,67岁,农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3天来诊。来诊时见,身体困重,言语骞涩,口眼歪斜,右侧肢体偏瘫,独自行走困难,持筷不稳,舌质淡暗,苔厚白,脉弦滑。查体:BP:160/100mmHg,神志清,右侧中枢性舌面瘫及肢体瘫,头颅示左侧基底节脑梗塞。西医诊断:左侧基底节脑梗塞,高血压病2级。中医辨病为中风病(中经络),辨证为痰瘀阻络。患者因经济困难,要求中医门诊治疗,不同意住院诊治。中医治则:祛瘀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阳气与脑卒中 扶阳的意义

脑卒中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色,现代医学在挽救了患者生命的一起也使一些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肢残。即便通过正规的长时间的恢复医治,许多患者仍然留有相当多的后遗症,因而怎么进步脑卒中后的日子质量、减少后遗症是咱们迫切要处理的问题。笔者跟随国医大师周仲瑛学习,运用“活化辨证”理论,以为脑卒中恢复应注重“扶阳气”。瘀热阻窍证周仲瑛提出脑卒中急性期的中心病机主要为:瘀热阻窍,因而在急性期脑卒中的证候体现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悸,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辩证论治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包括惊悸和怔忡。【病因病机】1、体质虚弱2、饮食劳倦3、七情所伤4、感受外邪5、药物中毒以上致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或痰、饮、瘀、毒阻滞心脉,扰乱心神。【诊断要点】1、症状: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常兼短气乏力,神卷懒言,较重患者常有虚里跳动显著,其动应衣,甚至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风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期,补阳还五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

万某某,男62岁,工程师患者自述5年前在家中无显着诱因,突感头晕,左边肢体麻痹,继之活动晦气。遂由家人送至某医院就诊,查头颅CT示:右基底节区脑梗塞。经医治,左边肢体活动晦气有所改善,日子能自理。但近半年来,逐步神态板滞,面庞呆钝,记忆力锐减,常与家人争吵,思想愚钝,言语謇涩,行动迟缓,步履不稳,常常木呆枯坐,懒于动作,间或二便失禁。曾服用都可喜、喜得镇等药,作用欠安,遂来我院医治。入院查体:BP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头痛,高血压病,补中益气汤加减

张某某 男 65岁 衡阳市人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目眩,头空痛,挤按觉舒。经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高血压病”予以对症治疗,病情好转。自此常反复发作,每于劳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一月前患者又因劳累后复发加重,经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对症处理,病情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治疗。现仍见:头晕目眩,头空痛,挤按觉舒,精神欠佳,神疲肢软,少气懒言,易汗出,纳呆,面色恍白,大便溏薄,小便调。查:舌质淡红,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冠心病,胸痹心痛,参麦散合丹参饮加减

魏某某 男 73岁 退休老干患者自述4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甚则胸痛,在南华附一就诊,考虑为“冠心病”予以扩冠护心治疗,病情好转,自此常反复发作,每于劳后或情绪激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一周前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复发胸闷、心悸甚则胸痛经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稍有好转,可是稍微活动后复发。为系统中西结合治疗故来我院,现仍见:胸痛、胸闷、憋气,心悸气促,痛则放射至肩背,常持续1-5分钟而自行缓解,神疲乏力,双下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祛风活血方

陈某,女,49岁,郴州市人。初诊:2008年12月5日。主诉:心悸5年,曾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诊查:近来心悸阵作,甚则怔忡不安,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苔薄白,脉弦细而促结。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中医诊断:心悸中医辨证: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治法:通阳宽胸,祛风活血。处方:桂枝6克、全瓜蒌12克、丹参30克、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