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 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 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常见, 以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 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和/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1]。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会有病毒感染的前驱感染症状, 如发热、咳嗽、倦怠乏力、咽喉肿痛等症, 随后会出现病毒介导的免疫损伤, 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 损害心肌结构和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疗心脏神经症验方

适应证:心虚胆怯型心脏神经症, 表现为心悸因惊恐而发, 烦躁易怒, 气短自汗, 神倦乏力, 少寐多梦, 舌淡、苔薄白, 脉弦细。治法:龙骨30g (先煎) , 郁金、莲子各12g, 桔梗、炙甘草各10g, 缬草6g。水煎分两次温服, 每日1剂, 1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禁忌证:痰湿素盛者。用药注意事项:心脏神经症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故用药同时应注意调养情志。体会:心脏神经症为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己亥年司天方敷和汤治疗验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约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中医药治疗是否能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关心的问题。笔者分享一例用司天方敷和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益气柔肝、温阳化湿 治肢体麻木一例

患者乔某,女,65岁。因“左侧肢体麻木疼痛半年”来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麻木症状,以肘膝关节远端症状明显,夜间麻木感剧烈,白天稍减,夜不能寐。伴有双眼视物模糊、自述双眼“劳累感”等。多处求诊,服用中药汤剂、针灸、理疗等,效果均不佳。诊其体态偏胖,心肺及腹部未及明显异常,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舌淡胖,苔白,边有齿痕;左寸口脉弦,右侧寸脉如豆大,关尺脉细,形如蝌蚪。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许胤宗熏蒸法治柳太后中风

《旧唐书·方技传》中提到南陈柳太后有一年患上了中风病,嘴巴也歪了,既不能言语也不能服药,御医们想了很多办法,可就是效果不佳。许胤宗给柳太后看过之后,命人做了十多剂治疗中风的黄芪防风汤,其他御医看了说:“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药,还做这么多汤药有什么用啊!”许胤宗笑答说:“虽然太后现在不能用嘴喝,但是我可以用其他办法让太后服药。”他叫人把滚烫的汤药放在太后的床下,汤气蒸腾起来,药气在熏蒸时便慢慢进入了太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浙派中医治疗中风思路浅探

中风, 又称卒中, 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㖞斜、言语不利, 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唐宋以前, 医家对中风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唐宋以后, 尤其是金元时期, 以“内风”立论。浙派中医历史积淀深厚, 学术流派众多, 众多医家的著作中不乏对中风的独到见解。病因病机1. 从痰论治中风《丹溪心法·中风》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1]。朱丹溪认为瘀和痰是中风的主要病因, 并根据半身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胸闷心痛惊悸怔忡冠心病 调律汤

吴林鹏,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北京中医学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南阳医专二附院等单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多年来刻苦钻研,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儿科疾病,尤在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组成:刺五加15克,当归10克,玄胡10克,酸枣仁15克,黄连10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从脾胃论治心悸验案1则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1], 又称“心动悸”“惊悸”等, 病名最早出现于《伤寒杂病论》。张其梅主任医师从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2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擅治心血管方面疾病。现介绍张其梅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辨证思维治疗心悸医案1则。1 病因病机心悸多因体虚、感邪、情志不畅所致, 病位在心, 与脾胃密切相关。《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其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运用乌头附子的经验治闭塞性脉管炎

高某,51岁,患者于1941年严冬,大雪封山,雪深没膝,冻掉手指足趾多个。患者虽幸得肢体完好,但已受严重冻伤。1966年发现双下肢冷痛,多次住院治疗无效,发展至1976年病情恶化。在多家大医院住院治疗7个月。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心肌下壁梗死、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又赴晋中二院接受下肢放血疗法,10余日无效,建议高位截肢。绝望之下,患者于1976年9月7日求治于余(李可)。诊见:双下肢膝以下冰冷,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糖尿病冠心病 灵活运用辛味药

郭姣运用辛味药治疗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糖尿病并发或伴发冠心病。资料显示,46%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了冠心病[1],2/3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2],当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猝死率会明显增高,为单独冠心病患者的2~4倍[3]。糖尿病冠心病是因长期糖、脂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早搏心悸病 治则益气养阴化瘀通脉

赵某某,男性,20岁,未婚。初诊:2019年7月26日。诉反复发作性心悸、心慌半年余。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慌,夜间发作甚,并伴有胸闷、短气,无胸痛,无发作时无伴有汗出、活动受限等情况,每次发作持续5到10分钟,可自行终止,影响睡眠,未予系统治疗,半年来症状反复发作,每周发作3~5次不等。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于2019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缺血性中风 临床研究针刺疗法

许能贵,1964生,男,汉族,针灸推拿学,二级教授、研究员。从事中医针灸学的医、教、研工作20余年,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中医学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国家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南粤百杰,国家百千万人才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