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跟师学习治疗胸痹经验
冼绍祥教授临证时,面对许多棘手的病案,通过从心和心理两方面调整,往往能事半功倍。如治疗肝脾气滞型胸痹,疏肝健脾,化痰宽胸,配合益气养阴,安神定悸。彭某,女,1988年生。2013 年6月28日初诊主诉:胸闷反复发作2年,再发1月余。病史:2年前,在哺乳期间出现胸闷气短,确诊为室性早搏,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近1个月胸闷再发,伴头晕,气短,胸痛,与情绪有关,眠差,怕冷怕热,无汗,纳呆,二便正常。体格检查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新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点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压病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复杂性状疾病,在人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发病。人类遗传易感性是内因,而环境危险因素是外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邪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玄府闭塞是脑病致病关键 脑之玄府与血脑屏障的相关性
“风药开玄”理论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玄府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微观结构,无处不在,无物不有,而脑作为“元神之府”,人神之所居,人身之大主,通过玄府气液流通、血气渗透,构成了丰富的人体“神机化”。前期理论研究认为,“脑之玄府-血脑屏障”具有共性特质[1],基于此,笔者拟研究玄府在脑病中的致病机理及风药论治的临床运用。脑之玄府与血脑屏障的相关性血脑屏障作为人体三大屏障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挥着维持环境稳态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基于取象比类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脉燥证治规律
缺血性脑卒中病位在脑血管,病机属“脉道不通”的范畴。古籍中中风与脉道不利、气血不通有关的论述颇多,《医学纲目·中风》言:“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1],《诸病源候论》载:“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2]。古来中风病多言及风、火、痰、虚、瘀,近年来研究已证实,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是多种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始发因素[3]。脑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改变与脑血管病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岭南医家对胸痹的认知述要
胸痹是常见的心系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包括“心痛”“卒心痛”“真心痛”“厥心痛”“心痹”等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冠心病。岭南地区地势低下、濒临海洋,气候炎热潮湿,使得岭南人群有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弱兼痰湿的体质特点,因此,岭南地区胸痹多见气虚痰瘀证,岭南医家在继承传统中医对胸痹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自己的诊疗特色。秦汉时期初步记载了治疗胸痹的岭南药物秦汉时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高脂血症 中医升清降浊为治疗大法
高脂血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发展态势,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发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致病具有隐匿性、渐进性和全身性[1]。西医治疗高脂血症,药物种类繁多,如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抗氧化剂等。长期应用以上降脂药,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不等,他汀类为48.66%,贝特类为10.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张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探析
张艳,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专家评审委员。张艳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30余年,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张艳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强调中西医结合,西医诊病分期,中医辨证分型;以西医诊断为先,中医识机为后。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使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临床上以动脉系统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赵保东治疗卒中恢复期经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和出行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闭塞,血液不能到达脑部血管,使脑部血管缺血缺氧坏死,导致大脑神经损伤的临床综合征[1]。由于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一直是医药和健康卫生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医药治疗卒中历史悠久,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脑梗死的研究也是中药新药研发的热点。赵保东主任医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举隅
《伤寒杂病论》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是论治少阳病兼表里三焦俱病之方[1]。方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12味药组成,其病机为伤寒误下后,郁热邪气弥漫三焦,胆火上扰心神。病位可涉及肝、胆、心、脾、胃等脏腑。该方主要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除胸胁烦满,龙骨、牡蛎、铅丹坠痰镇惊,茯苓健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本草纲目》中风病案浅析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薄厥”“偏枯”“仆击”等病证,与中风病的临床表现相似。《金匮要略》正式将该病命名为中风。《本草纲目》是明代及明代以前中医药的集大成之作[1],其中散载有中风病的病案,这些病案既有从内风论治者,也有从外风论治者。两种治法迥异,但都符合临床实际。本文整理分析这些病案,有助于全面认识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深入了解中风病的处方用药。1 中风汗出案有人年六十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痛热毒论的引动与外达 心痛热毒论的内涵与外延
心痛热毒论探赜心痛一症,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其云:“臂太阴脉,其病心痛,心烦而噫”。秦汉至明清时期众多医家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寒邪浸淫、热邪扰心、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痰瘀内阻、他脏累及、阳微阴弦、本虚标实、不通不荣及清阳阻遏等。其中,现代临床实践表明,热毒与许多疾病(风湿免疫病、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均密切相关。笔者认为,热毒在心痛发生过程中亦扮演着重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情志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1]。其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及家族史,其他危险因素包括A型性格者、口服避孕药、饮食习惯等。大量临床观察发现,情志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介导作用。从现代医学看,CHD是一种心身疾病,目前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1..
«
152
153
154
155
»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