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突发心脏病如何急救 未病先防是关键
近日,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在其家中突发心梗去世,年仅60岁,当地媒体表示“没有任何办法再挽救迭戈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尽早识别、做好急救十分重要。谈到急救,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救护车、血压表、心电图等西医急救的一系列工具和器材。其实中医也有急救方法,大众在生活中掌握一些必备的心脏疾病中医急救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心脏病突发的常见症状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脏主神明主血脉 关于心阴心阳开窍于舌
心脏位于胸中偏左,有心包围护其外,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明,人体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在心的主宰下进行,是生命活动的中枢,说明心脏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整体统一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主宰。《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冠心病诊治体系 湿邪为患致病特点 冠心病系列处方
笔者通过熟读经典、勤于临证,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古为今用、衷中参西,汲取现代偱证医学证据,形成了冠心病诊治体系。湿邪是主要危险因素湿邪为患致病特点当今冠心病患者大多存在嗜食肥甘厚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因素导致湿浊内生,使湿邪为患成为新时期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困遏气机,湿郁日久可以化热,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裹结,湿热交互为患,氤氲黏滞,壅遏气机,气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从小肠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挑战之一,尤以中老年人高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水肿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主要以正性肌力、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手段有限,故从多角度出发,寻求慢性心力衰竭的其他治疗手段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从小肠出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也是一种可行的诊疗思路。1 理论基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中医治案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8载。笔者师从龙家俊学习10余载,受益匪浅,兹将其指导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验案一则,记录如下:王某,男,48岁,于2020年7月18日,因“剧烈胸闷胸痛1小时余”至我院急诊,诊治过程中反复出现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伴有意识丧失,立即给予“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静脉输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经抢救1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 如何有效预防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尤其是大降温期间发病率明显增加,近期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平均每天收治入院的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加,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冬季发病率增加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调理脾胃治疗高脂血症
刘宗莲,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特需门诊主任。全国第二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专家团队负责人。路志正认为,高脂血症多见于过食肥甘,形体肥胖,又缺乏运动的人,这与中医的“脾失健运”有关。一旦脾失健运,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小肠不能分清泌浊,水湿不归正化,则水不化津液而成湿,谷不化精微而聚浊,浊聚成痰,痰浊阻滞血脉,痰瘀互结,沉积脉中,就形成高脂血症。临床高脂血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调升降”在胸痹治疗的应用
胡元会,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中医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岐黄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病专业联合会副会长。胸痹首见于《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明确将其作为独立疾病列出,提出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病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医教授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五脏调治方药
邓铁涛教授潜心研究中医学理论数十载,提出“五脏相关”理论与“五诊十纲”诊疗思维,简称“双五”理论,也将其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治。邓老提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医学具有整体调治优势,中西医结合疗法相辅相成。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心律失常既可呈特发性又可继发于其他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心律失常可属中医学“心悸”“怔忡”“惊悸”等范畴。《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王冰注解: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急性心梗与“少阴急温”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脉沉者”即以脉论证,背后的含义不仅仅是脉沉。张仲景在写书时喜用这种简要的白描手法,对于有些问题点到即止。“脉沉”考验的是医生的预见力与判断力,这句话可能是在暗示患者已经处于休克早期,还没有出现“面色苍白、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自制降压茶秘方 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治疗高血压:吴茱萸、牛膝、川芎各20克,研细末用蜂蜜调膏状敷肚脐。特效!* 自制降压茶秘方;丹参7克、山药、葛根各5克、决明子10克、山楂6克,每天泡饮一剂,效果很好。一般连喝30天就可以正常,降压药就慢慢停掉了。我是新疆开养生馆多年。献方人:祁老师 *董建华治疗高血压方:制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豨莶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每天一副水煎服。可以根据临床病情加减,提高治疗效果,本人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现将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阐述如下。辨治思路整体调节,重视脾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各个脏腑五官互机关联,互相制约;同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五脏六腑病变均可影响到心,其中脾胃与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同时,脾胃又是水液代谢的重要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1..
«
156
157
158
159
»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