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中医食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饮食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早期患者,在合理饮食的同时,可选用食疗,用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食疗方: 1.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2.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每日服2次,可作上、下午加餐用,不宜空腹服,7~10日为一疗程。3.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辨治动脉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虽然可以分为周围动脉病、静脉病、小血管疾病等多类疾病,但临床上不论哪种均可出现血瘀的共性——瘀血、缺血、瘀斑、肿胀、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引起肢体动脉循环障碍,甚至溃疡与坏疽,或者静脉性扩张、血栓引起肢体肿胀、皮色发暗、瘀积性皮炎、下肢溃疡等静脉功能障碍。崔公让概括这些临床体征的共性病理变化为:污秽之血为之血瘀,久病入络之血为血瘀,离经之血为之血瘀。崔公让将这些血瘀归纳为气虚血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芹菜泡脚巧降血压
我妈妈今年60岁,平时靠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有时血压还是不太稳定。两个月前我在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一则妙方,说芹菜煎水泡脚也能降血压。我就让妈妈用此药方试着泡了十天,并坚持服用降压药,双管齐下,没想到妈妈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头晕等症状也消失了。芹菜50克。加4升水煎煮取水,先熏后浸足,每天一次。血压偏高时每天2次,1 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都适合用。据李时珍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海带香菇有助降压
很多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朋友都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海带:海带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排泄,控制胆固醇的吸收;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三种物质协同作用,其降血脂效果极好,有很高的食疗价值。香菇: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变性,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除了上面所说的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从大柴胡汤治胸痹案理解“阳微阴弦”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临证往往受《金匮要略》启发,认为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多从虚、寒入手,常取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但往往忽略了该病病机还有湿热内蕴、阻滞经络的一面。本案跳出既往思路窠臼,治疗从少阳阳明入手,同时兼顾少阴虚损,取效显著,有助于重新理解“阳微阴弦”的深刻内涵。现整理分析如下。刘某,男,45岁,2022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胸闷痛3个月,加重3天。患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周彩云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白塞病经验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不明原因 的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 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 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关节等,严重 者可导致失明、血管栓塞,危及生命 [1 ] 。根据其 临床症状,多数医家将其归于中医学 “狐惑病” 范畴 [2 ]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沙利度胺、秋水仙碱、 激素、免疫抑制剂内服和局部外用药等控制病情,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动脉硬化吃什么食疗好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很多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导致初期动脉硬化。那么动脉硬化吃什么食疗好? 首乌丹参蜂蜜饮 取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15~30克。先将何首乌、丹参加水煎汤,去渣后调入蜂蜜,日服1剂。具有滋阴润燥、补益五脏、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初期动脉硬化等病症具肝肾阴虚或兼脉络瘀滞者。 红薯蜜羹 取红薯250克,蜂蜜30克,糖桂花少许,先将红薯洗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高血压要辨证准确 选方恰当
中医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古代文献记载的 “头风”、“头疼”、“眩晕”、“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症,部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根据高血压的病理变化,笔者认为只要辨证准确,选方恰当,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早期:中医认为,高血压早期的病理变化是以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为特征。肝阳上亢所致血压升高以头痛、眩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耳鸣、睡眠不宁等肝火偏亢为特征。高血压早期肝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方: 处方:党参25克,麦冬12克,生地、炙甘草、五味子、生姜、火麻仁各10克,大枣10枚,桔梗、桂枝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口干,心烦,面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方: 处方:党参25克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采用单刺腕骨穴治疗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是临床上常见病,见于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病人,患者以偏瘫为主要症状,许多病人都会出现患侧手指能屈不能伸的情况,呈拘挛状。采用单刺腕骨穴治疗,有时见效很快。腕骨穴在手掌后外侧高骨下陷中,握拳向内取之。直刺0.3~0.5寸,留针5~10分钟。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联合用药巧治脑缺血缺氧
人的大脑是身体的指挥中枢,缺血缺 氧时间一长,就会使脑组织受到严重损 伤,出现各种代谢障碍。造成脑缺血缺氧 的主要原因为窒息、急性心肌梗塞、脑动 脉硬化、颈椎病等。现代医学认为,脑耐 受缺氧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一般缺氧 15秒会造成几分钟昏迷,如果缺氧超过3 分钟,就会昏迷几天。因此,对脑缺血缺 氧不可掉以轻心。假如出现眼前一过性 黑朦、视力下降、严重失眠、剧烈头痛、半 身麻木等症状时,就应考虑是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巧用中成药治心律失常
特约专家、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陈文贵心脏的心搏冲动源于窦房结,而以一定的程序传布于心房或心室。由于冲动发生与传布的不正常,而使整个心脏或某一部分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各部分活动的程序发生紊乱时,即形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临床上的表现多种多样,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眩晕”等范畴,对此,应用相应的中成药予以治疗,效果较好。一、心气不足症见心悸怔忡、胸闷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1..
«
6
7
8
9
»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