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上病下取”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上病下取”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上者下取之。”是指上部病变从下部治之,属于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明代张景岳指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上病,指病变部位、病证表现偏于上;下取,是用药物针灸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进行调理和治疗。 痄腮即流行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生姜治胃火牙痛
牙疼得要命,胃里难受想呕,舌头上厚厚一层又黄又腻,这就是“胃火牙痛”,用生姜治疗效果好。牙痛“上火”通常用清热泻火药来败火,但对“胃火牙痛”则无效,因为郁不得开则火不得散。姜生用能使郁火重新散布到周身经络,牙痛自然消除。取拇指大生姜嚼碎含于口,一般2~3分钟即可见效。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源流与机制
口腔干燥是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 随着现 代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医学界的日益重视, 该病得到 越来越多的研究。 中医虽无此病名, 但对于与之类 似的燥证(症) 、 口干(渴)等病症, 自古以来论述颇 丰, 治法多端, 疗效亦可。 本文拟就调肝理脾法治疗 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源流与机制进行探讨。“调肝理脾”之源流与内涵1. “调肝理脾” 之源流肝脾 二脏生理特点不 同, 发病特点也各异。 如肝病多实, 常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腮腺炎采用偏方治疗
邻居张大爷突患腮腺炎,右耳根及脸面红肿异常,痛痒难忍,到医院吃药打针加输液,均不见效。后采用偏方治疗,才有疗效。 取新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用口嚼烂更好,敷于患处,每日1剂,三天即炎消肿散,继而痊愈。患此症者不妨一试。(胡佑志)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怎样去除口臭 藿薄菊花茶
如果你有口臭毛病,症状也不太严重,选用一些中药治疗效果不错。现介绍一则治口臭的简方——“藿薄菊花茶”。方药组成:藿香、薄荷各3克,白菊花、绿茶各6克。用沸水泡,代茶饮服,每日1 剂。经常饮服此方,能带来清新的口气。中医认为, 口臭 (口气)病因复杂,如胃火灼盛、肺胃郁热、大肠实热、食滞等因素均可引起口臭,但以胃火炽盛者最为常见。故用药多以化浊清火、避秽除臭为主。方中藿香,能化湿和中、辟秽化浊,为“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常食生菜祛老年口臭
中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易发生口臭,特别是夏天口臭会加重,常食生菜可有效祛除口腔异味。生菜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易于消化,不会刺激胃肠黏膜产生过量的酸,对缓解消化性疾病引起的口臭有明显的作用。且生菜一般生食,含有的叶绿素成分没有损失,叶绿素是一种天然解毒剂,能预防感染,有消除口臭的功效。同时,生菜富含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不仅如此,生菜的清爽味道也能在短时间内让口腔异味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牙龈炎处方:竹叶石膏汤
凌某,女,72岁。2018年4月11日初诊。诉平时性情急躁,舌尖自我感觉热,舌边破皮,牙龈冒火肿痛,口唇冒火红肿、疼痛,苔薄黄,脉数。诊断:牙龈炎(上焦热火炽盛)。治法:清胃泻肺、平肝泄火。处方:竹叶石膏汤、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生石膏50g(先煎),知母10g,芦根20g,炒山栀10g,地骨皮10g,露蜂房6g,白芷10g,骨碎补10g,竹叶10g,藿香10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治牙痛 二间穴
【穴性特点】 本穴出自《灵枢·本输》。间,隙也,意指罅隙处。穴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陷处,当本经第二个穴位,故名二间。 该穴可清热消肿。《甲乙经》认为可治:多卧善睡,肩顒痛寒,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身热,喉痹如哽,目眦伤,忽振寒,肩疼,二间主之。《通玄指要赋》说:目昏不见,二间宜取。《行针指要赋》:或针结,针着大肠二间穴。 现代研究表明该穴可治喉痹、颔肿、鼽衄、目痛、目黄、齿痛、口干、口眼歪斜、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治疱疹性口炎经验
经验方:生地、栀子、淡竹叶各5克,木通、蝉蜕各4克,甘草3克,黄连2克。加减:口渴加芦根、天花粉各6克、便短黄加茯苓、车前子各10克,滑石12 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疗疱疹性口炎患者40 例,临床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虎口”拔罐可治牙疼
四关穴一般是指双侧合谷穴(俗称“虎口”)和太冲穴,前者位于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后者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操作时要注意,由于合谷和太冲这两对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不甚丰富,拔罐时可选用罐口直径较小(1.5—2厘米)的拔罐器。拔罐的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经络学说中,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疾病,如头痛、咽喉疼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均可通过合谷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静顺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周某,女,生于1969年7月23日。2018年4月3日初诊。患顽固性口腔溃疡3年,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溃疡疼痛难忍,多处诊疗,未能根治。曾经寻求中医治疗,屡用清热泻火剂,效果不明显,故没有坚持服用。后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只有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后经常服用反应停。就诊时检查发现嘴唇内侧、舌体有多个溃疡面,部分溃疡面大、深、颜色苍白。舌体左侧边缘有如黄豆大小隆起结节,溃疡疼痛明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对于腮腺炎治疗 很多中(成)药
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最为好发的疾病之一,以5-15岁的儿童最为多见,极易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如延误治疗可诱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脊髓炎、末梢神经炎、卵巢炎、睾丸炎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腮腺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很多中(成)药均有很好的效果。单味中药——1、大黄:取生大黄研成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一般用药3天可痊愈。2、大青叶:取新鲜大青叶60克,捣成糊状,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1..
«
54
55
56
57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