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口腔白斑方 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溃疡方

主治:口腔白斑。处方:蜂胶适量。白斑较厚者每日贴敷2—3次,较薄者每日1—2次。白斑变薄后每日贴敷次数相应减少。如出现充血、烧灼感时应停药。疗效:治疗45例,经1—4疗程(2周1疗程),痊愈28例,显效14例,好转3例。主治: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溃疡、糜烂。处方:鸡蛋3只,白糖30克,搅拌均匀后装药瓶备用。患者先用口腔含漱液清洁口腔创面,然后用棉球拭干,再用棉签蘸取本药液均匀涂布于创面。每日3次。功效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口腔溃疡 实热火虚火上炎中医治方

口腔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易于治愈,慢性反复缠绵。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维生素缺乏、休息不足、饮水不够、进食辛燥炙烤食物、内分泌变化、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等。医疗诊治多从消炎和补充维生素B2等方面处理,但是。经常效果不佳,甚至反复经年,屡治屡犯,有的可以一二十年缠绵难愈。中医将口腔溃疡大致分为4类:1.实热实火:主要有胃火、心火之分。发作较急,病程较短。口腔黏膜、舌边舌尖溃疡,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肝胆失于疏泄产生口苦 食疗有方

中医认为,苦属火,火盛则苦,故口苦多属热与火,多由体内湿热蕴结或内火上冲所致。从脏腑而言,胆汁味苦,其化生、排泄与肝之疏泄有关。所以不论哪一脏俯功能失常,影响肝胆失于疏泄,均可产生口苦。  重者 汤剂调理  中医治疗口苦主要是清湿热与清内火。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看舌苔是否黄腻。如果口苦,见舌质红、舌苔黄腻,则需要清化体内湿热;口苦,见舌质红、舌苔薄黄,那就要清泄内火。  1.清热化湿法:湿热蕴结体内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板蓝根预防痄腮 虚寒体质慎服

在痄腮高发的时节,有专家提出,家长可以让小孩服用板蓝根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对于这种方法,以下简称中医一附院呼吸内科的翁惠主任医师认为,防治效果是有,但是如果是虚寒体质的小孩就不宜服用。  翁惠说,板蓝根性味苦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自古以来传统医学用之治疗温毒发斑、痄腮、喉痹、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的热毒证。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服用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花椒韭菜治牙痛方

韭菜10克,花椒20粒,香油(芝麻油)适量。二药洗净,共捣烂,用香油调成糊状,涂敷病牙侧面颊上。一般数次即愈。适用于牙痛。积雪草又名马蹄草、崩大碗、大马蹄金、美人扇。佤族民间将其称为得别、得士荣,有清热解毒、利尿健胃的功效。可用积雪草来食疗:取积雪草鲜品300克,洗净用凉开水浸泡后捞出放人碗中,另取碗加入酱油、辣椒油、蒜泥、芝麻等原料配成蘸水,取积雪草蘸食。每天1次,佐餐食用。可用于防治慢性咽炎、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口疮反复不愈 中医二方交替服用

关某,女,45岁,2017年5月初诊。患者自诉患口疮反复不愈已3年余。刻诊见舌体口疮遍发于口内颊黏膜及舌体,形如黄豆或粟粒大小,触之痛甚。舌质暗有瘀斑,脉细弱。患者自诉,脾胃不健,常有腹泻,甚则完谷不化。月经推后,常伴痛经,体型消瘦,面白光 无华,头目眩晕。细辨此案为脾肾阳虚之候。脾肾阳虚、二天不足、元气亏损、冲任不调、气滞血瘀。立法以健脾温肾、固本调冲、理气行瘀。方一 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五验方治口腔溃疡

验方1蜂蜜25克,绿茶1克,五倍子10克。将五倍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和蜂蜜,5分钟后分两次徐徐饮下,连续3天。  验方2蜂蜜30克,硼砂3克,将其拌匀,涂敷患处;每日3次,连服3~5天。  验方3用六神丸30粒,加两毫升凉开水调成糊状,清洁口腔后,用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每天3~4次。  验方4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面,1日两次。  验方5黄连10克,赤芍15克,苍术12克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上下牙龈出血 中医分治

牙龈出血时,人们一般会归结于“上火”。上牙龈出血一般属于“胃火”,常表现为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口臭、头痛等,一般起病较急,可在日常的饮食中多吃一些祛胃火的食物,如梨、绿豆、丝瓜、苦瓜、黄瓜、荸荠等。也可以服用丹皮粥:取丹皮9克,大米50克,丹皮用纱布包好,放入大米中煮粥,粥熟即可,去药包,每日空腹食用1次。下牙龈出血则一般属于“肾虚火旺”,常表现为牙龈出血,血色淡红,常伴有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牙痛常见原因及处理

牙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引起牙痛的原因甚多,治疗亦有不同。龋齿 龋齿引起的牙痛,表现为牙体有龋洞,早期多无疼痛,如遇酸、甜、冷、热刺激或食物嵌塞入龋洞时而感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多可停止。急性牙髓炎 多由于龋齿较深,病菌从龋洞进入牙髓腔,引起牙神经充血、炎症。牙痛往往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冷、热刺激及夜间平卧时疼痛加重,疼痛亦可放射到面部、颞部及耳部,患者不能明确指出患牙的部位。在患有化脓性牙髓炎时,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组方解功效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多喝茶汤 不得口疮

王青青是个馋嘴的女孩,从小就喜欢以刨冰等冰冷之物解暑热,可谓夏季常常“冰”不离口。然而,秋季来临后,王青青不仅口舌生疮,漂亮的脸蛋上还长了不少痘痘,不正常的月经又弄得她心烦意乱,脾气也愈发暴躁。她求助于中医大夫,大夫说,王青青的病症可能与夏季过多吃冷饮、吹空调等贪凉习惯有关。“夏季贪凉,咋到秋天容易生口疮?”  夏天贪凉秋后算账  口疮,也就是常说的口腔溃疡,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生甘草治方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亦名蜜甘(《本经》)、蜜草(《名医别录》)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功效。临床上常用以补气,调和诸药,笔者取生甘草和中补虚,缓急解毒的功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多例,疗效满意。  患者,刘某,女,42岁,2009年12月15日就诊。以“反复舌尖及舌下溃疡疼痛2年余,再发3个月”为主诉。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舌尖及舌下溃疡,予内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