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喝乌梅汤治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表现为咽喉疼痛反复发作,有烧灼感和异物感,’每于疲劳时加重,口干,痰少而粘,咽部微红,舌质红,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虚火喉痹,为肺肾阴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而致。治疗中应用滋阴降火之药,虽能“壮水以制阳光”,然炎上之虚火贼邪并不能驯而归原,’故一旦停止治疗,遇劳则复发。故取乌梅味酸性平,人肝、脾、肺、大肠经,为养阴生津之良药,配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野荞麦根,共奏养阴而不留邪,去邪而不伤阴,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声音嘶哑喝马勃粥
马勃又称紫色马勃、头状马勃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原为野生,现已有了人工驯化栽培的马勃。食用、药用部分为马勃的子实体。现代研究发现,马勃含有亮氨酸、酪氨酸、类脂质、麦角甾醇及尿素等成分。其中,所含的马勃菌素是一种抗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有一定的拮抗活性,因而可抑制上述病菌对人体的危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勃菌素还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其药理机能主要在于马勃菌素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辨证治疗失音症
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者,即为失音。失音是一个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的急慢性疾病,如感冒、喉炎、肺结核等病,中医多分四型辨证治疗。风寒型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声音嘶哑,多兼有咳嗽胸闷,鼻塞,恶寒发热等症,舌淡苔薄白,脉浮。治宜疏风散寒、宣利肺气,药用麻黄10克,杏仁lO 克,桔梗10克,蝉衣10克,前胡lO 克,浙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热型声音重浊不畅,咳痰稠黄,喉干或痛,舌苔黄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咽炎食疗三原则
早春气候仍旧干燥,若原来患有慢性咽炎,这时也极易被诱发。咽炎在食疗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一些原则,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首先,治疗咽炎所选用的食物,一般以凉性和平性为主,尽量不食大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凉性食物有荞麦、绿豆、紫菜、苦瓜、海带、萝卜、芹菜、柚子、梨、枇杷、兔肉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的作用,可以消除炎症,缓解咽喉红肿热痛的症状。辛辣刺激的食物则易诱发或加重咽部炎症,使得咽部充血、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化痰理气 王军民治疗咽异感症
名医治咽异感症(痰凝气滞)方处方:法半夏、厚朴、茯苓各15克,苏叶、枳壳、香附佛手各lO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化痰理气。用于治疗咽异感症,中医辨证属痰凝气滞型。症见咽中梗阻,似有物阻,或感觉如发丝、线头、树叶、肿物、痰黏着,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喉间痰多而黏,胸闷不畅,或窒闷而痛,或暖气,呕吐痰涎,每因劳累、饮食不慎而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滑。创方者:王军民名医治咽异感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声音嘶哑发音困难 补心肺治之
武某,男,75岁,于2008年5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食道癌手术,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当时主管医生说可能手术过程中损伤喉部神经,很难治愈。诊见患者咽痛,咳嗽,声音嘶哑,咳痰量多,色白痰凉,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沉弱略滑。笔者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理饮汤合二子二石汤加减,处方:干姜15克,桂枝15克,茯苓20克,焦术15克,橘红10克,厚朴6克,白芍15克,海浮石15克,胖大海10克,浙贝母1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民间验方治疗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此病多发生于声带前、中三分之一的交界处,常两侧对称,呈现小结样隆起。多见于青壮年,儿童亦可见之。患病后,声音失去圆润,声音逐渐变为嘶哑。宜清热解毒,润喉利咽,软坚散结,祛瘀活血为主,民间中草药治疗,效果良好。方剂如下:玉竹10克,海藻 15克,太子参12克,丹参10克,昆布12 克,当归须10克,牡蛎15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红花9 克,金银花12克,枇杷叶10克,大贝母9 克,血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喉咙草 治咽炎
取点地梅6~9克,加水 500-8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药汁,分数次含服(每次可将晾温的药液含于口中约1分钟,然后徐徐咽下)。在服药期间,应禁烟酒,忌辛辣,少用嗓,防感冒。中药点地梅,老百姓俗称“喉咙草”,入药又叫白花珍珠草、天星草。其味苦、性寒,入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它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急性结膜炎及跌打损伤等。该药味道虽苦,但治疗慢性咽炎效果良好,是治疗急慢性咽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扁桃体红肿疼痛外敷土茯苓
应用土茯苓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2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5 岁;病程多为1天。均有扁桃体红肿疼痛。二、治疗方法取土茯苓20克,研成粉,米醋调为糊状,涂敷于患儿两足涌泉穴(足心),外贴一层塑料布,然后以绷带包扎,睡前敷药,次日晨起取下,一般l~3次即可见效。三、治疗效果本组20例经1~3次治疗均获效,其中治愈16例,好转4例。四、典型病例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梅核气案
梅核气一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其云:“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描述了该病的典型症状。而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对该病证进行了记载,其曰:“心脉大甚为喉吤。”即言喉中有异物梗阻。该篇又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憺憺,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描述胆腑病变会咽部有物梗阻,多次想把它吐出来,却怎么也吐不出来的症状。《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言:“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化痰利咽 曾利群治疗慢性咽炎方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湿热)方处方:生石膏、薏苡仁各25克,黄芩、白术、陈皮、炒麦芽、神曲、炒莱菔子各12克,薄荷、黄连各5 克,苍术、厚朴各7克,生地12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食利咽。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咽干咽痛,口舌干燥,口气热臭,渴不多饮,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创方者:曾利群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气虚)方处方:党参、白术、陈皮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二冬膏 治咽炎
本人患有慢性咽喉炎,特别到秋冬季节,常常是干咳不止,咯痰不爽,时有口于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后来在一位中医建议下服用“二冬膏”调治,疗效很好。二冬膏:天冬、麦冬各500克,先将天冬和麦冬(中药房有售)洗净,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煎3小时,第二、三次各煎2小时,合并3次煎液,用纱布过滤,再将滤液放锅内用小火浓缩成膏状。每100克浓缩膏加50克蜂蜜混匀即可。每次取10-15克,用白开水冲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1..
«
20
21
22
23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