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阴虚咽痛 夏季降火小偏方
夏季降火小偏方菊花、槐花、绿茶各6克,龙胆草1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每日1次。该茶具有降血压、清热散风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导致的头晕患者尤为适合。龙胆草有清热祛湿的功效,尤适合南方地区湿热体质之人。脾胃虚弱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最好在午后服用。阴虚咽痛饮玄梗茶阴虚火旺引起的咽痛,表现为 咽痛已久,疼痛轻微,扁桃体或咽 壁颜色暗红,咽部干燥不适,或有 异物感,吞咽不利,午后咽干痛明 显,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咽炎阴虚为本痰热郁结为标 化痰散结治之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炎性症候群。临床症状有咽喉干痒,恶心干呕或有咳痰不利,声音嘶哑,睡觉打鼾,呼吸不畅,甚至胸闷气短、头痛耳鸣等。病因复杂,迁延而至感冒后细菌感染致扁桃体肿大,咳嗽咽痛,发热咯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治疗不及时,虽经治疗症状减轻,但遗留咽干口燥,咳痰不利等慢性炎症,长期羁留不去,每遇感冒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便会发作;接触放射线、电焊等有害刺激亦可损伤咽喉,形成此病。阴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扁桃体肿大所致打呼噜喉间出气不畅 辨证治则
王某,男,8岁,2011年10月16日初诊。病史由家属代诉:入睡打呼噜1年余,喉间出气不畅,曾至某医院诊断因扁桃体肿大所致,予头孢克肟等消炎药口服无效。刻诊:面黄,咽喉不痛,纳可,口淡不渴,喜温饮,大便干结,4~5日一行,有时需用开塞露,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数。查: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不红。辨证治则:脾阳虚为本,痰凝滞为标,治以温中健脾、化痰散结,理中汤合半夏散加减。方药:党参10克,生白术4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咽痛吞咽困难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
陈某,女,24岁,2012年3月16日初诊。病史:咽痛5日,伴右下颌痛,吞咽困难,服头孢克肟颗粒、清热散结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无效,口淡不渴,舌暗淡,苔少,脉沉细微。查:咽后壁稍红,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辨证治则:寒凝阳衰,治以散寒温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方药:麻黄9克,细辛6克,制附子12克,桂枝15克,清半夏15克,桔梗9克,炙甘草15克。3剂,水煎服。随访:患者告第一次服药后有轻微汗出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慢性咽炎自拟中药方病案举例
近年来,笔者自拟加味玄 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取得 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门诊患 者,其中男39例,女2l例。年 龄最大者64岁,最小的10 岁,以20~40岁多见;病程最 长的5年,最短的6个月。2治疗方法加味玄麦甘桔汤组方:玄 参、麦冬、生地各20克,桔梗、 一浙贝各15克,牛蒡子10克, 木蝴蝶、蝉蜕、甘草各6克。随 症加减:肺胃有热者加黄芩10 克;咽部红肿、疼痛重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梅核气”类似于西医的咽异感症
“梅核气”类似于西医的咽异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咽部异常感觉,多见于女性,主要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癔病、疑病症、神经衰弱、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进食时可减轻或消失。中医治疗“梅核气”可分为以下四型辨治。气郁痰结、痰郁化热伴心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行气开郁、清热化痰,处方:柴胡12克,瓜蒌30克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肝经来“消火”口燥咽干胖大海
常有人肝火旺,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甚至发狂、呕血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睡眠欠佳,影响生活。肝火旺的人,可以通过敲打刺激腿内侧的肝经来“消火”。 拍打法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和经络,可以舒筋活络,起到治病和保健作用。 人体的肝经又叫足厥阴肝经,它经过腿内侧,一侧有14个穴位,包括大敦、太冲、曲泉、足五里、章门、期门等。中医认为,气血通过经络传输,而穴位又是气血集聚和疏散的小站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胡幼平针罐结合治疗梅核气临床经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赖小燕,胡幼平,张琪,梁凡,艾虹静,王卓慧关键词 针刺;拔罐;梅核气;胡幼平梅核气是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痰气互结、停 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为主要表现。 [1] 梅核气属中医“郁证”范畴,大多数学 者根据“七情郁结,痰滞气阻喉中”,认为本病的病因 是“肝郁气结,气机升发疏泄失常而致脾胃运化失职, 聚湿生痰,气痰上逆咽喉而为病” [2-4]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主治牙疳喉蛾喉间溃烂 喉科散
组成:西瓜霜18克,飞青黛20克,人中白15克(煅),川黄柏9克,飞硼砂9克,元明粉4.5克,大梅片1.5克。上药为极细末,以鹅毛管取药吹患处。主治:牙疳,喉蛾,喉间溃烂。按:此为贵州名医黄树曾经验方。牙疳之病,总因热伤。至若喉科常见之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等证,皆因风热外侵或素有痰火积聚,蕴毒而发。其毒壅滞咽喉,蒸灼肌膜,化腐有脓,当以本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若有高热、烦渴、便秘诸证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风火喉痛及烂喉痧等喉痛 江南清咽方
组成: 望江南子18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主治: 风火喉痛及烂喉痧等喉痛。按:此为贵州名医张致安的经验方。望江南子系豆科植物,文献未见其治咽炎喉肿,然其清肝明目,解毒通便之功,或可上行以解风热邪毒结聚上焦。如兼大便不通,眼目赤热,成人可用至30克煎水代茶饮。(何钱)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喉痈方
组成:天花粉30克,连翘12克,金银花12克,丹参9克,射干9克,玄参9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制山甲4.5克,薄荷4.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炙山甲研粉,分3次吞服。主治: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咽旁脓肿。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王聘贤的经验方。高热恶寒,咽喉部焮红剧痛,局部红肿高突,张口困难,吞咽不便,此因风热毒邪外侵,阳明积热内应,又有七情郁结,故当清热解毒,散血化腐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
王曼华教授,湖北省知名耳鼻喉专家,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50余载,曾参加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主办的全国中医耳鼻喉科进修班,深受其学术影响。王曼华辨治慢喉瘖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选取验案,以飨同道。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肖某,女,46岁,2012年2月10日初诊。1月前因与他人大声争吵后出现声音嘶哑,初起为间歇性,未予重视,后发展为持续性。患者平日
病理科
内科 - 咽喉疾病
1..
«
36
37
38
39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