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从脾论治秋季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当机体暴露于致敏原环境中,在免疫球蛋白E(IgE)的作用下,鼻黏膜产生的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1]。该病以发作性鼻塞、流清水样涕、喷嚏、鼻痒为主要症状,可伴咽痒、眼痒、耳蜗痒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迁延难愈的特点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从脾论治秋季肺气虚型AR可快速缓解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疏风通窍治过敏性鼻炎
处方:太子参、黄芪、白芍、玄参各12克,白蒺藜、木贼各10克,菊花、桔梗、辛夷花各8克,甘草6 克,大枣4枚。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益气固表,疏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气虚型,症见怕风畏冷,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浮弱。 高绮娟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性鼻炎中医干预方法多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又称变异性鼻炎,发病率高,且还在逐年增加。以阵发性、连续性喷嚏、鼻痒、流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三大临床表现,可伴有鼻塞、嗓子痒、眼睛痒、流泪、眼睛发红等兼症。鼻腔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过敏性鼻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症状轻者偶尔发作尚能耐受。症状重者常不分场合,突发连续性喷嚏,并流涕不止。鼻塞还会影响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鼻部疾病经验方
经验方:白芷、苍术各20克,辛荑花、黄芩、五味子、乌梅、银花、川芎、薄荷各15克。用法:将厚纸板制成漏斗状,取上药加水煮沸后,将漏斗的大口罩在煎药器的上口,小口端紧贴鼻前孔,闭口用鼻子间断深吸气,使药液蒸汽吸入鼻腔内。每次30分钟,每日2 次。每剂药可用3~4次,连治30~60天。疗效:本方治疗慢性鼻窦炎、下鼻甲肥大、中鼻甲息肉样变及鼻息肉等鼻部疾病患者96例,显效(症状消失,息肉消除,嗅觉恢复,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鼻鼽的治则治法及用药特点
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规律的一门应用理论,是对内科杂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一大发展与突破,广泛用于指导治疗多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1]。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倡导“络以通为用”治法,指出络病实证多以辛味通络、藤类通络及虫类通络为主,络病虚证则以补虚通络为法[2],被后世医家所尊崇并沿用至今。清·高士宗《医学真传》云:“通络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鼻炎及副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治鼻炎及副鼻窦炎(气阴两虚)方处方:党参、茯苓、熟地各15克,白芍、当归、白术符12克,川芎、苍耳子各8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补血益气。用于治疗鼻炎及副鼻窦炎,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少气懒言,语言低微,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无华,舌质淡,舌体胖,脉细弱等。专家点评:气血为营卫之源,气血两虚则营卫失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衰退而百病生。此方能补血益气,助阳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变应性鼻炎 针药并济疗效显著 科研有据路径可循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勤修提出“穴位刺激经轴索反应抢先抑制鼻肽能神经”的学术思想,针药并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记载:“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鼻居面中央,属阳中之阳位,当以通畅为用,以窒塞为害。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之门,血脉聚于此,喜清润以顺达,恶燥浊而闭郁。《灵枢·外揣》曰:“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穴位埋线就属于“近者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宝宝秋季鼻出血怎么办
小儿鼻出血是小儿耳鼻喉科的常见 病,特别是在春天和秋冬季节发病率特别 高。有的孩子偶尔出几次,有的孩子反复 多次出血,且量很多,引起孩子的恐慌和 家长的担心。小儿的鼻腔黏膜特别薄,只 有成年人的1/10,而且孩子喜欢挖鼻,揉 鼻子,所以较成人更容易出血。小儿鼻出血,首先必须排除ⅡIL液系统 和全身的疾病(如高热,尿毒症,正在长期 服用抗凝药物的等);其次,对于反复的鼻 出血、出血量多的小儿要作鼻内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临床亦有外邪里饮证 马家驹案例治过敏性鼻炎
笔者跟随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老师、北京中医医院马家驹老师学习经方后,认识到经方的本质就是三个病位上的阴证、阳证。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表证分阴阳,发热恶寒者,因正邪交争有力,正气相对不虚,因此属于阳证,直接发汗解表即可。而无热恶寒因正气不足无力与邪相争,因此属阴证范畴,需要强壮温阳解表。表阳证为太阳病,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愈鼻腔间断性出血方
勾某,男,63岁,山西籍农民,2012年1月28日就诊。 患者近10天来左鼻腔间断性出血,每次量少成滴,色鲜红。在某三级医院耳鼻喉科诊查,血液化验,除血色素略低外,别无异常。认为毛细血管破裂,用激光等法治疗,但未能治愈。又到一乡村亲戚诊所用中药治疗,用多种“炭药”也毫无效果,推手不治。 来诊时,面色微黄而无光泽,精神尚可,体瘦纳差,目赤口干。鼻衄仍作,晨起曾出血20余滴,色红,经按压血止。舌红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小议上星穴治疗过敏性鼻炎
上星穴为督脉穴。《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云:“鼻塞无闻迎香可引,应在上星。”《玉龙歌》云:“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因此,上星穴常被称为治疗鼻疾的要穴。据相关调查显示,临床中针刺选取上星穴或配合他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频率为28.3%[1],且疗效确切。曹玉霞,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针灸三科主任,新九针临床研究室主任,山西师怀堂“新九针”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中医治过敏鼻炎偏方
中医治过敏鼻炎偏方(肺气虚弱)处方:黄芪25克,白术、防风、苍耳子、白芷、辛夷、僵蚕、五味子各lO克,菊花15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趁热用药熏蒸鼻部。功效主治:温补肺脏,祛风散寒。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肺气虚弱型。症见鼻痒、喷嚏、继则流清涕,嗅觉减退,鼻腔粘膜呈淡白或暗灰色水肿。患者平H恶风,怕冷,易感冒,每遇凉风即发作,并见倦怠懒言,面色淡白,动更汗出,舌质淡,苔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1..
«
36
37
38
39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