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防范儿童过敏性疾病需从源头治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秋去冬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开启了气温“断崖式下降”的模式,尤其是在长江以北的寒温带,伴随着一场场寒流的来袭,更是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状况带来诸多不适。在此肃杀时节,树叶凋落,花草枯萎,空气越发干燥,北方取暖用的大量煤炭等物,致使雾霾天时有发生。儿童在室外玩耍时,难免吸入粉尘等有害物质,极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由于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同样容易滋生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春夏交替防急性鼻炎
春夏交替的季节是急性鼻炎高发期,下面推荐几款汤剂以辅助治疗急性鼻炎。1.辛夷白花汤辛夷、白芷、桃仁、红花各10克,干姜、细辛各2克,葱、蒜各2 根。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后即可服用,具有活血解表、温通鼻窍之功效,对于风寒或虚寒性感冒鼻塞不通者有较好的疗效。2.姜糖饮生姜15克,切丝加入适量红糖(或饴糖),沸水冲泡或煎煮10分钟后,稍冷趁热饮用,具有辛温散寒解表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之鼻塞。3。桑菊薄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何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一到换季,有些人每天都离不开纸巾,喷嚏连连,抑或感到小鼻子痒痒,且越挠越痒。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不解,那么很可能患上了过敏性鼻炎。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马华安教我们如何缓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症状?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体质人群吸入花粉、虫螨等变应原后,机体T、B、肥大细胞等功能紊乱,细胞因子失衡所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是最为常见的过敏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猪皮冻治流鼻血
很多人买肉时都把猪皮弃之不用。十几年来,我家利用猪皮制成肉皮冻,不仅减少了猪皮的浪费,肉皮冻更是醇香可口,回味无穷,全家都争着吃。 其实,用猪皮做肉皮冻,说起来,还全靠了医生的指点。我从小鼻子就经常流血,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见好转,十几年前的一次,我到省城一家大医院诊断后,医生说我的血小板低,除开了一些药品外,还特意叮嘱我说药疗不如食疗,最好平时多吃些猪皮、花生米之类的,并说猪皮可制成肉皮冻,对经常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经方治疗耳鼻喉病体会
近年来经方在临床的应用多有报道,方证对应疗效显著,但经方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却少见报道。笔者今就仲景方之用治耳鼻喉科疾病通过三个医案略述如下。变应性鼻炎案唐某,女,33岁。主诉:反复鼻痒、喷嚏、流清涕4年余。患者4年多来反复鼻痒、喷嚏、流清涕,以晨起为甚。平时形寒怕冷,遇冷或环境变化而加重。近受凉后症状加重,伴咳嗽,纳寐可,二便调。过敏原检查未检出,血清总I克E升高。检查:鼻黏膜色淡,双下鼻甲苍白水肿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风寒型慢性鼻炎 煎炸苍耳子
取苍耳子40余粒,将其捶破放入锅中,倒入香油50克,用小火煎炸。待苍耳子炸枯时,用筷子夹出苍耳子,然后把锅内的油盛到碗中,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蘸油少许,于每晚睡前塞于鼻腔内,每天1次,1周即可见效。为防止夜间呼吸困难,两鼻腔可轮流塞。10天为1个疗程。苍耳子为辛温之品,加油煎炸炮制后,辛温之性更甚,适用于外感风寒型慢性鼻炎。山东省平阴县卫生局副主任医师朱本浩献方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代温灸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一种变应性疾病,为 IgE 抗体介导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有的还伴有眼结膜及外耳道部位的奇痒。由于大气污染,加之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生活。西医治疗本病有药物脱敏疗法、免疫疗法、手术疗法等,但疗效均不明显。近2年,笔者采用中医穴位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过敏性鼻炎 自拟外用经验方
过敏性鼻炎病程较长,患者大多接受不了长期服药。笔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百位患者使用,总结出治疗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的外用方,疗效良好。 药物组成:苦参10克,苍耳子10克,细辛6克,枯矾10,白芷10克,黄柏10克 。 用法:上述饮片加水600毫升,浸泡半小时,大火煎开换成小火浓缩至50毫升装瓶备用。每日用棉签蘸药液擦鼻腔3次,或者用棉球浸药液塞鼻孔5分钟。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孔嗣伯清宣疏化法治慢性鼻炎经验
孔伯华之子孔嗣伯擅长应用中医大方脉治疗疑难杂病、五官科疾病。孔嗣伯认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属于“鼻窒”范畴。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所云:“但侧卧上窍通利,而下窍闭塞。”属鼻炎特点。《太平圣惠方》有“鼻塞不闻香臭”“鼻塞不通,常有涕”的记载。孔嗣伯在临床中治疗大量耳鼻喉疾病患者,提出“清宣疏化”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本文就孔嗣伯主任对本病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经验作以下总结。清宣疏化的立论原则慢性肥厚性鼻炎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天干要防流鼻血 熏蒸涂油可预防
记者 韩彬 采访专家 陕西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刘金霞北方的夏天一到,不光皮肤细纹见多,就连隐藏在鼻子里的鼻黏膜也逃不过劫数:发干易破,充血、水肿甚至引发炎症,让身体无意中损失掉这道重要的天然防护屏障。刘先生早晨起床后还迷迷瞪瞪,突然感觉鼻孔流出一股清鼻涕,刘先生正纳闷:“又没感冒怎么会流鼻涕呢?”可当他拿起卫生纸一擦,着实吓了一跳:不是鼻涕,是血!刘先生赶紧拿棉球把流血的左鼻孔堵上,几分钟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金匮要略》温法论治虚寒型鼻鼽
鼻鼽属于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相当于西医变态反应性鼻炎。历代文献对其均有认识,《素问·气交变大论》即有“鼽嚏”的论述。《刘完素六书》曰:“鼽者,鼻出清涕也。”《景岳全书》云:“窒塞者,谓之鼽。”鼻鼽病因多责于肺、脾 、肾三脏虚损,病机寒热虚实各有表现,治疗上标本兼顾,攻补并用,内外结合。笔者经过多年临证观察,认为鼻鼽以虚寒型多见,宜尊《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理,从温法论治。虚寒型鼻鼽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治鼻息肉验方
鼻息肉为在鼻内赘生的良性肿物。中医称本病为“鼻痔”。患者多因素食辛辣厚味,使湿热内生,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湿热邪侵袭致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热渐积鼻窍,留伏不散,凝滞而成息肉。可取生藕节连须60克于新瓦上焙焦,乌梅肉焙焦30克,白矾15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令泄气。每取少许药末吹患侧鼻孔,每小时1次,5日为1疗程,至愈为止。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1..
«
38
39
40
41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