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中医分型辨治耳鸣
耳鸣是患者在耳部或头内感到的一种声音。耳聋是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耳鸣、耳聋往往同时并见,二者的辨证论治基本相同,均可分为以下四型辨治:一、肝火上扰型:症见耳如雷鸣,生气加重,耳胀耳痛,头痛眩晕, 目红面赤, 口苦咽干,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解郁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生大黄各6克,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石菖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常叩齿防听力减退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从古至今经久不衰的健身术,几乎任何一本养生专著都会把它收录。叩齿不仅仅是牙齿保健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防止耳鸣、保护听力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叩齿时,上下牙齿之间轻轻撞击,产生的震动通过牙根周围的组织,经过上下颌,传导至咽鼓管,这种轻微的震动可兴奋耳部的神经、血管和细胞,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可提高老年人的听力,并对预防耳鸣有一定作用。另外,叩齿能促进牙齿周围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五则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严重的会影响听力,导致耳鸣、耳聋等疾病,应加以重视。下面由上海江城医院五官科为大家总结几则中耳炎偏方,希望对中耳炎患者有所帮助。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1 组成:黄连10克,冰片1克。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全国名老中医治耳聋经验
干祖望,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之一,擅长治疗耳鼻喉科各类疑难杂症。耳聋,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耳鼻喉科医生颇为棘手的病症。西医除了用手术等方法治疗传导性耳聋外,对神经性耳聋则只能用一些神经营养药以应付。而中医则可辨证施治,因证施法,如补肾益精、益气健脾、清泻肝胆、活血化瘀等等,其中仍然以传统的治疗耳聋方法——补肾益精为主,因肾为耳窍,《灵枢·经脉篇》言:“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自制滋补粉防耳聋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力逐渐下降。下面介绍一种滋补粉,可以自己在家制作,经常服食对延缓耳聋有一定的效果。具体方法是:核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各炒至微黄,碾碎,加冰糖适量,和匀为核桃芝麻粉。每次1汤匙,加水冲服或干吃皆可,每日2次。核桃仁味甘,性温,有补肾固精作用;黑芝麻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功效。此方常食可以延缓听力衰退,预防耳聋。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自我按摩巧治耳鸣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轻柔地按摩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张嘴时凹窝处)5分钟左右,约350-400次。2.击天鼓50次。即两掌搓热,用两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头部。再将食指叠在中指上,敲击枕骨下方,使耳内可闻及类似击鼓的声音。3.用已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这样重复捂耳30次。4.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这样反复按捏至双耳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刮痧治耳鸣
耳鸣是老年人的常见症、多发病,指耳中自觉作响,甚如蝉鸣或打雷。中医认为多因肾虚或肝胆火盛所致。常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心脏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以及多种内耳病变中。发生耳呜,采用刮痧疗法,简便有效。刮拭的部位:两后腰、两耳前、两耳后下方以及双下肢内后侧。采用工具:边沿光滑的硬物,如调羹,硬币等,可抹上少许植物油以润滑。操作方法(以调羹为例):取站立位或坐位,用调羹置于耳前,从上往下缓慢用力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简单自我按摩法治耳鸣
有针对性地按摩人体有关穴位,可以治好耳鸣。方法介绍如下.1.用食指和大拇指轻柔地按摩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张嘴时凹窝处)5分钟左右,约350—400次。2.击天鼓50次。即两掌搓热,用两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头部。再将食指叠在中指上,敲击枕骨下方,使耳内可闻及类似击鼓的声音。3.用已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这样重复梧耳30次。4.用食指和大拇指,先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治耳鸣一方 效验多人
耳鸣一症,临床颇为多见,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其音响大小不等,或音低如蝉,或音如车鸣,或左或右,或闭不闻声,或时发时止,或鸣则不休。临床多从肝胆实火或肾虚治疗。笔者在跟师学习中遇多例耳鸣患者,师出一方,效验多人,现小结如下。 处方:磁石30克,路路通12克,焦神曲15克,泽兰12克,川芎6克,红花6克。头沉发憋者,加蔓荆子10克。 方解:此方适用于痰瘀内阻、清窍失养之耳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弹后脑勾防治耳鸣
人体的一些重要穴位都分布在后脑勺上,经常按摩、弹敲后脑勺可以缓解疲劳、防头晕、促进听力、防治耳鸣。具体的操作是:用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枕骨。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后枕骨不动,再很快抬离,这时耳中有炮样声响。如此反复做上5次,每日做2-3遍。练习时的掩耳和击打可对耳产生刺激,同时刺激大脑神经,有助于耳聪目明。这个动作在起床、睡前或平时空闲时都能做。另外,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外耳道炎中医诊疗
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系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型。本病中医称“耳疮”,又有“耳内生疮”等别称,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失治误治,可致病情缠绵,病程较久,甚至可伤及鼓膜。 一、病因病机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挖耳损伤,或污水、脓液浸渍,湿热内郁,复因风热外邪,风热湿邪上犯,壅滞耳道肌肤,与气血搏击,而致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治突发性耳聋经验
经验方:葛根20克,川芎、丹参、枸杞子、女贞子、泽泻各10克,黄精、黄芪各15克,菊花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疗效:本方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308例329耳,服药6—12日,痊愈114耳,显效126耳,进步45耳,无效44耳,总有效率86.63%。伴眩晕者147例,治愈47例,显效43例。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1..
«
8
9
10
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