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伴耳鸣 中药治疗给予肯定

王某,女,26岁,2012年4月18日初诊。主诉:甲亢2年,伴耳鸣、胸闷一周。患者2年前体检查出甲亢,2010年11月开始服丙硫氧嘧啶,现甲状腺功能正常,WBC正常。自觉心情急躁,耳鸣,胸闷,以往三四天可自行缓解,自述此次一周未能缓解。查体:触诊甲状腺略大,质软,心率82次/分。刻下:耳鸣,胸闷,烦躁易怒,手脚心潮热,睡眠可,二便正常,舌尖红,苔薄,脉弦。患者为甲亢病人,嘱继续服用丙硫氧嘧啶,同时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耳鸣 难以入睡心烦多梦 路志正临证方

张某,女,45岁,2013年2月17日就诊。主诉: 耳鸣4月余。患者在2012年10月由工作紧张而见上症,以左耳为主,曾在某大型综合医院进行听力测试,示左侧听力下降,治疗效果欠佳。转求中医治疗。刻诊:耳鸣,难以入睡,心烦多梦,睡眠不足时耳鸣加重。纳馨,偶泛酸,大便1日1~2次,成形,小便可。行经乳房胀痛,小腹有下坠感,量中色正,有血块,时有经间期出血。望其舌体胖大,质淡红,舌尖红,苔薄欠润、苔根部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耳流水样脓液10余年 雷昌林中医治疗处方

丁某,女,68岁, 2000年12月6日初诊。主诉:左耳流水样脓液10余年,复发2月。患者患该病已10余年,经常发作;近2个月复发,一直口服抗生素治疗,疗效不显著,最近又连续输液抗感染9天,仍无效。遂转求中医治疗。刻诊:患者面色青黄晦暗,左耳流水很多,压耳水就流出,耳鸣,耳憋胀,耳痒,听力明显下降。伴头晕、睡下显著,恶心,背凉,手麻足凉,失眠,口干明显,有阵发心悸,大便日1次不利。查:左耳下腺及左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路路通 石菖蒲治耳鸣

验方1 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水煎成药液频饮,5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验方2 石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2次,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验方3 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2次,对阴虚火旺的耳鸣效果好。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中耳炎偏方释疑 医生经验方

中医认为,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肝胆湿热,损伤脾胃,引致水湿内停,壅滞耳窍。临床表现为耳鸣、耳胀、耳痛,听力减退,耳内流脓等症状,属于“耳疳”、“耳闭”、“耳脓”等范畴。本病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可引致鼓膜穿孔,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徐慧贤强调,治疗中耳炎要以健脾化湿、清肝泻火为原则,同时要注意补肾益气,做到标本兼治。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加减可获良效

化脓性中耳炎常常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小便黄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此方加减可获良效。处方:丹皮6克,山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党参15克,滑石15克,苍术10克,木瓜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耳鸣2年诊为神经性耳鸣 验方治之

半夏白术天麻汤始创于清代医家程仲龄,由半夏一钱五分、天麻一钱、茯苓一钱、橘红一钱、白术三钱、甘草五分、生姜一片、大枣二枚组成,功擅化痰熄风,健脾祛湿,原书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程氏《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说:“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眩眼花是也……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储全根教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临证善用经方和验方治疗疑难杂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自诉耳鸣半年 天麻汤加减

鲍某,女,67岁,2014年4月19日初诊。患者自诉耳鸣半年,有白内障、气管炎病史,血压、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异常。患者现耳鸣,听力尚可,面色萎黄,眠差,噩梦纷纭,时感胸闷,纳可,二便正常,舌暗苔厚腻色黄,脉沉滑。处方:明天麻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钩藤10克,石菖蒲10克,竹茹10克,胆南星10克,全栝楼15克,川芎15克,炒枳壳15克,灵磁石(先煎)30克,生龙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治疗耳鸣耳聋 中医有完整的医学理论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二者临床表现和伴发症状虽有不同,但在病因病机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与脾、肾有密切的关系。 《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都走于耳,此外,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代表穴位,仅耳朵的前后就有260个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偏方 耳痛油冰麝散虎耳草

化脓性中耳炎【病因与症状】化脓性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中耳道因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 球菌等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临床有急性、慢性之分。中医学多称本病为“脓耳”。其发生原因,急性者多冈外感风热邪毒, 上干耳窍。或肝胆湿热,蕴结于耳所致。慢性者,多因急性期失治、误治, 正虚邪恶而成。邪毒滞留,若脾虚运化不及,湿泛于耳,则成脾虚湿盛之症; 如余邪不清,脓水久流,肾阴亏虚,则成肾虚邪聚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防耳聋耳鸣 远离噪音多补铁锌

63岁的刘先生患高血压多年,今年初突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且逐渐加重,最近和老伴面对面说话都听不清楚,遂来就诊。笔者接诊检查后发现,刘先生除血压高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明显偏高,考虑为血管性突发耳聋。像刘先生这样因为血管疾病引起的突发性听力障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中老年人较多,也有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临床上导致听力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身器官功能自然退化,多为老年人;二是环境噪音,服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爱耳日专题“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老年性耳聋是自然现象 很多老年人都有听力下降,他们往往因此把听力下降认为是正常的,而不愿主动就医,并认为老年性耳聋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干脆“耳不听为净”。人对信息的交流是以语言为主的,无论人与人的对话,还是看电视听收音机,如果听力受影响,交流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逐渐丧失这种能力,严重影响到自己和身边人的交流。现实中,很多长寿的老人耳朵并不聋,这表明老年性耳聋虽然多见,但年龄性老化并不是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