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瘀血关系探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有遗传倾向血糖升高 为特征的内分泌性代谢疾病,临床以多饮、多尿、 多食、消瘦、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久病可引起 多系统损害和多脏器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属于中医学 “消渴”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 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 升高。究其病机,多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 阴阳俱虚为主,但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糖尿病 患者普遍存在瘀血现象,瘀血贯穿于整个消渴病 程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引起的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合并症,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疗效较好,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将药物研末,用适量醋调成稠汁或糊状,敷于相应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具体方法如下:取吴茱萸5克,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一块大约3×3厘米的胶布敷贴于涌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时去掉,7天为1疗程。脾为后天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擦腹健脾治消渴

中医将糖尿病归入消渴的范畴,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总是有一种口渴的感觉。明人李梃在《医学入门消渴》中明确指出:“养脾则津液自生。” 脾胃是津液化生、输布的枢纽,一旦受伤害,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失常,津液不能上达于肺,肺脏得不到津液的滋养,就会想喝水;而津液一旦亏虚,血液必然黏稠,血液中的糖分、脂肪等含量都会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各种气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法则。足太阴脾经在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 寸循行,通过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基于干支象数理论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辨治思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以视网膜 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眼 病 [1 ]9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病程超过 10 年以上的 半数糖尿病患者有眼底视网膜病变,并且是造成失 明的主要原因,位居失明病因的第二位 [2 ] 。本文 基于干支象数理论,运用五运六气与五轮八廓学 说,从中医角度分析 DR 的病因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消渴增液场合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为中医消渴的范畴,其病核心为燥热,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饮,中消多食,下消多尿。糖尿病很多患者伴有便秘的表现,或排便时间延长,或便质干结、排便费力。  如患者发生便秘,虽未出现多食,考虑燥热伤津,同时年老体虚,肠道津液不足致水少舟停,宜补益气血阴液,增水行舟,清热引火下行。  方用:内服:增液场合当归补血汤。外敷:生大黄90克,制吴茱萸90克。以上二味中药粉碎成极细末,取适量,以清水调,外敷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论治糖尿病及津亏液耗之“消渴”

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一般按“消渴”分“三消”辨治:以烦渴多饮为主者为“上消”,多属肺热津伤,予消渴方(天花粉、黄连、生地、藕汁等)加减;以多食善饥为主者为“中消”,多属胃热炽甚,予玉女煎(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等)加味;以尿频量多而混浊为主者属“下消”,予金匮肾气丸加减。  此外,现有学者经长期临床观察诊疗认为,久患糖尿病者,多兼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症候,主张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或选用养血活血、温润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从限食疗法改善脾主散精功能探讨2型糖尿病的防治

2 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 受损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 示,我国 20 岁以上的人群中 2 型糖尿病患病人数 居全球之首 [1 ] ,中国成年人代表性样本中糖尿病 前期患病率为 50. 1% [2 ] 。2 型糖尿病是由糖尿病前 期发展而来,早期干预糖调节受损并促进其逆转可 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级预防的关键,而提高胰 岛素敏感性和保护 β 细胞功能是 2 型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解决糖尿病困扰 中医食疗配方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往往难以控制食量,导致进食过量。长此以往,会使病情加重,特别是老年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饮食应有节制。在这里,本版选出了部分食疗配方,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解决糖尿病患者的困扰。  降“糖”有果多吃柚子  无论何时,水果都是日常必不可少的零食。但是水果当中不乏有含糖量过多的,糖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主治 瘦型糖尿病(消瘅)

仝小林,1956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内科杂病。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技部863、卫生部等课题30余项。  组成:干姜6~9g,黄连15~45g,黄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芪归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其 病理变化是肾小球的血管功能异常和系膜外基质进行 性积聚, 进而导致基底膜增厚, 并伴有肾小管间质纤维 化和肾小球硬化 [1 -2 ] 。临床以持续性蛋白尿、 水肿、 肾 功能下降、 高血压等为表现, 目前针对其病理机制尚无 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 黄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高莹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方

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气阴虚)方处方:太子参、天花粉各12克,麦冬、五味子、生地、白芍、香附、香橼、佛手、丹参、川芎各10克,三七 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功效主治:益气养心,理气通脉。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辨证属心气阴虚,郁瘀阻脉型。临床表现为心痛时作,心悸气短,胸闷憋气,疲乏无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质暗红或嫩红裂,少苔或薄白苔,脉细数或细弦数。创方者:高莹治糖尿病合并冠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中草药防治糖尿病

美国的麦克尔·卡特勒医学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和总结,发现以下草药能够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越橘      越橘的叶子有弱抗糖尿病的特性,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它能持续降低老鼠26%的血糖水平。在民间医药学中,它被称为能够降低血糖的药茶。    肉桂      美国的《糖尿病护理》期刊刊文显示:这种调料能够提高啮齿类动物的糖类食物的代谢能力。每天服用小半勺肉桂,连续服用40天,就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