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诱发因素 中暑预防缓解药膳

一、疾病概述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二、诱发因素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避暑勿忘防湿邪

盛夏时节须防中暑,但每年6月后多雨而潮湿闷热,所以此时除了防中暑外,还应注意防“中湿”。“湿”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它与脾胃密切相关。湿邪的存在,不同程度会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胃的受纳及肠的传导,从而导致口苦、口黏、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不爽等现象。舌苔厚腻往往是判断“湿”证的重要依据,治疗湿邪亦往往立足于健脾和胃,助运化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黏滞,故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清热疗疾话西瓜

三伏天,骄阳似火,暑热炙人,口渴 难耐,这时正值西瓜上市季节。西瓜性 寒,凉甜可口,人人喜爱。《日用本草》中 有“清热消烦,止渴解暑,宽中下气,利 小便,治血痢,解毒酒。”的记载。自古有 “天生白虎汤”之称。西瓜是夏季消暑的 珍品。西瓜所含的糖、盐和蛋白质有治疗 肾炎和降血压的作用。西瓜仁中也含有 一种能降血压的成分。取10~15克生食 或炒食有降血压的作用,并可缓解急性 膀胱炎的症状。西瓜的根、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自制消暑药茶

药茶价格低廉,制作简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介绍几款消暑药茶,供选用。  薄荷甘草茶:薄荷10克,甘草3克。将薄荷、甘草同放入锅内,加开水约300毫升,煮沸后加白糖适量调味,待凉后饮用。此茶对咽喉痒痛不适、声嘶、咳嗽等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玄麦桔甘茶:玄参、麦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共放入茶杯内,加开水适量浸泡10分钟左右,不拘时频饮。此茶具有滋阴清热、解毒通便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声音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能防治暑热症的中医食疗汤饮

夏季湿热邪气容易侵犯人体, 使人感到各种不适。以下介绍能防 治暑热症的几款汤饮。疰夏疰夏是指到了夏季人就吃不 下,睡不好,全身疲乏无力,日见消 瘦,有时还会感到蒸蒸发热,情绪抑 郁,心烦口干,头昏头胀,如患大病 一样。人秋后则症状逐渐减轻,身体 慢慢得到恢复。疰夏与伤暑、冒暑、 轻度中暑相似,并非器质性病变所 致,对于疰夏者可在膳食方面注意 适当调治。1.乌梅党参饮乌梅(带核)35 克,党参7克,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防暑保健药茶六则

药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料,既可治病防病,又可作为体虚老人养生保健饮料。下面介绍防暑药茶六则,供选饮。  1、银花甘草茶 取金银花6克,绿茶3克,甘草1克,白砂糖3克,食盐0.3克等。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本茶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可用于轻度伤暑,咽疼不适、热疖痱毒等患者。  2、菊花枸杞茶 取白菊花6克,枸杞子6克,干山楂3克,绿茶叶3克等,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本茶具有防暑清热、养肝明目、消食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夏 季 解 暑 化 湿 小 单 方

夏季,老幼体弱者受夜寒,或喜食 瓜果冷饮,很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轻 者全身酸懒不适,重者发热、头痛、身 痛、腹泻。有些小单方在夏季应用,解暑 防病效果很不错。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 草,其味辛、性温,有散邪化湿、和中止 呕、理气开胃之功效,其水煎液还有抗 真菌、抗病毒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夏 伤暑湿、寒热头痛、胸脘闷胀、恶心呕吐 腹泻等症。用法为每次3~9克,水煎服。 如有鲜藿香更好,可加量至1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夏食香薷防暑病

1.凉拌香薷:香薷、调味品适量。将香薷洗净,切段,加葱、姜、醋、盐、香麻油等调味服食,每日1剂。可祛暑化湿,和中健胃。适用于夏日中暑后肢软乏力,食欲不振等。2.香薷粥: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薷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盛夏别让脚“中暑"以热消暑

夏日是足部疾病 的高发季节。夏目的高 温不但可以造成人体 肿胀并截留液体,也可 以使足部发生同样的 情况。这就意味着如果 鞋穿得太紧,袜子上沾 有太多的汗水都会使 人的足部发生问题,从 而造成有利真菌繁殖 的环境,使足部发炎。 例如足癣就是一种容 易在温暖环境里暴发 的足病。因此,特别是 对于那些不可能穿着 凉鞋去上班的白领阶 层来讲,更要格外注意 保护自己的足部,尽可 能穿透气性良好的薄 棉袜子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自制七样止喝汤

夏季天气炎热,老人容易出现口中烦渴、唇焦咽干、出汗过多、食欲不振的症状。下面介绍一款七样止渴汤,有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是夏季消暑的好饮品。方法是:先用乌梅20克加水1000毫升煮烂;再将金银花、白菊花、玫瑰花各5克,麦冬、五味子、玉竹各10克加水中煮沸;调入适量冰糖,凉后饮用,感觉清凉无比。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夏天更要防“情绪中暑”中暑的急救处理

我国南方地区相继开启了“烧烤模式”,连日以来逼近40℃的炎热高温天气,让各地的中暑患者激增。据深圳市急救中心公布的数据,7月15日至24日的10天里,深圳120急救指挥中心共接中暑报警40宗。据了解,接收的中暑患者以老年人和孕妇为主,原因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都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虽然台风有望稍微缓解高热,但“桑拿天”不久又将重新来袭。专家呼吁市民从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疰夏 苦夏 中医防治

疰夏亦称苦夏,西医称之为夏季低热或先兆中暑。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夏天来临,随着天气炎热经常感到头昏脑胀,头痛,四肢沉重,全身无力,胸闷气短,低热不退及心烦多汗,倦怠嗜睡等。并口淡无味,食纳呆滞,日渐消瘦。虽然到了秋后天气凉爽疰夏诸症会自然消退,但因其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不仅对肉体、精神造成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疰夏应以预防为主。疰夏患者多是体质虚弱、脾胃功能欠佳者,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