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更要防“情绪中暑”中暑的急救处理

我国南方地区相继开启了“烧烤模式”,连日以来逼近40℃的炎热高温天气,让各地的中暑患者激增。据深圳市急救中心公布的数据,7月15日至24日的10天里,深圳120急救指挥中心共接中暑报警40宗。据了解,接收的中暑患者以老年人和孕妇为主,原因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都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虽然台风有望稍微缓解高热,但“桑拿天”不久又将重新来袭。专家呼吁市民从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盛夏别让脚“中暑"以热消暑

夏日是足部疾病 的高发季节。夏目的高 温不但可以造成人体 肿胀并截留液体,也可 以使足部发生同样的 情况。这就意味着如果 鞋穿得太紧,袜子上沾 有太多的汗水都会使 人的足部发生问题,从 而造成有利真菌繁殖 的环境,使足部发炎。 例如足癣就是一种容 易在温暖环境里暴发 的足病。因此,特别是 对于那些不可能穿着 凉鞋去上班的白领阶 层来讲,更要格外注意 保护自己的足部,尽可 能穿透气性良好的薄 棉袜子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夏 季 解 暑 化 湿 小 单 方

夏季,老幼体弱者受夜寒,或喜食 瓜果冷饮,很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轻 者全身酸懒不适,重者发热、头痛、身 痛、腹泻。有些小单方在夏季应用,解暑 防病效果很不错。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 草,其味辛、性温,有散邪化湿、和中止 呕、理气开胃之功效,其水煎液还有抗 真菌、抗病毒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夏 伤暑湿、寒热头痛、胸脘闷胀、恶心呕吐 腹泻等症。用法为每次3~9克,水煎服。 如有鲜藿香更好,可加量至1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能防治暑热症的中医食疗汤饮

夏季湿热邪气容易侵犯人体, 使人感到各种不适。以下介绍能防 治暑热症的几款汤饮。疰夏疰夏是指到了夏季人就吃不 下,睡不好,全身疲乏无力,日见消 瘦,有时还会感到蒸蒸发热,情绪抑 郁,心烦口干,头昏头胀,如患大病 一样。人秋后则症状逐渐减轻,身体 慢慢得到恢复。疰夏与伤暑、冒暑、 轻度中暑相似,并非器质性病变所 致,对于疰夏者可在膳食方面注意 适当调治。1.乌梅党参饮乌梅(带核)35 克,党参7克,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清热疗疾话西瓜

三伏天,骄阳似火,暑热炙人,口渴 难耐,这时正值西瓜上市季节。西瓜性 寒,凉甜可口,人人喜爱。《日用本草》中 有“清热消烦,止渴解暑,宽中下气,利 小便,治血痢,解毒酒。”的记载。自古有 “天生白虎汤”之称。西瓜是夏季消暑的 珍品。西瓜所含的糖、盐和蛋白质有治疗 肾炎和降血压的作用。西瓜仁中也含有 一种能降血压的成分。取10~15克生食 或炒食有降血压的作用,并可缓解急性 膀胱炎的症状。西瓜的根、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中暑诱发因素 中暑预防缓解药膳

一、疾病概述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二、诱发因素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心气通于夏 中暑证预防措施

暑热为夏至前的主要气候特征,由于心气通于夏,因此,气温适度升高对心气的功能活动有助益作用,这可以表现为刚入夏季,人们不但面色多数红润、有神采,而且较之春季,一般均心情愉快,精神饱满,这两种征象,是心气盛主血脉和主神志两方面功能正常的表现。但随着气温的走高,当气温炎热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人就会出现心胸憋闷、心悸的症状,这同样是由于心气通于夏,暑热之气过盛,最易于伤及的也是心气。如果夏季气温过高,常会出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如何预防中暑

在这炎炎夏日,由于在烈日下直晒而不知道如何去避免,很多老人都会有中暑的症状。面对烦躁而又酷暑的夏天,我们该如何预防中暑呢?方法:准备藿香叶、香薷、苍术、姜半夏、白芷各10克,薄荷叶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本方具有清热解暑、健脾醒脑之功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中暑有“阳暑”和“阴暑”之分。阳暑常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消暑养生药粥

中医学认为:“暑为夏之主气。”在酷热难当的盛夏,中老年人常食用一些药粥,对消暑降温、增强抵抗力、养生保健大有好处,常用的消暑养生药粥有以下几款。百合银花粥取鲜百合50克,剥成小瓣状,洗净,金银花6克焙干研成细末,粳米100克淘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后放入百合熬煮成粥,然后放入银花细末及适量白糖调匀食用。此粥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功效。红枣绿豆粥取红枣100克、绿豆100克、粳米150克,洗净,加适量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夏天喝啥最解渴

暑热天气到来,防暑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暑邪为六淫之一,易化热挟湿,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会出现发热、口渴、心烦、汗多等津气两伤以及胸脘痞闷、小便不利等暑湿夹杂之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在夏日喝些具有解暑清热化湿的中药饮品,能预防和治疗暑病,强身祛病两相宜。薄荷花茶做法:取薄荷10克,金银花5克。用开水浸泡,根据个人爱好适量加冰糖,放凉后饮用。功效:薄荷性味辛凉,为芳香发散之品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解暑茶饮12方

暑日来临,酷热难当,人们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可加入药食兼优的食物,或代茶,或作饮,既能生津止渴,又可清热解暑。消暑6茶菊花绿茶 杭菊花、绿茶各10克,用500毫升开水冲泡,随饮随用,有清暑明目、生津止渴、消炎解毒功效。苦瓜茶 苦瓜1个,绿茶适量,将苦瓜上端切开,挖去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通风之处阴干,再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门半小时后饮服,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功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

预防中暑养生之道 预防中暑茶饮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每年7月22日前后,历书记载“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民间有“热在中伏”的说法,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节气内是最热的时候,平均温度在26℃左右,最高气温可达44℃,要比小暑要酷热的多,故名大暑。(一)气候特征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病理科 内科 - 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