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刘文圭治疗各种囊肿方 治疗小孩扁桃体肥大的药方

名老中医刘文圭治疗各种囊肿方:消囊肿汤: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三棱10克,苡仁20克,桃仁10克,夏枯草20克,南星6克,赤芍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药液为600毫升,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理气行滞、活血祛痰、化瘀散结、软坚消肿。1~2个疗程B超1次,如有疗效,服药可直到肿瘤消失为止。用药3个疗程,肿瘤继续增大者为无效,可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做治疗。主治各种囊肿,尤其对卵巢囊肿、甲状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g,白术12g,云苓15g,柴胡9g佛手片5g,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g,甘草5g。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g。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 焙干)各等份为末,面糊为丸,每服30丸,不拘时 米饮吞下。飧泄:苍术100g,小椒50g(去目,炒)。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每服20丸或30丸,温水下。湿温多汗:知母300g,甘草(炙)100g, 石膏500g,苍术150g,粳米150g。上锉如麻豆大,每服25g,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泽泻治臌胀水肿 冒暑霍乱 泽泻治妊娠遍身浮肿

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半两(15g)。上为细末,煎服三钱(9g),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150g),白术二两(60g)。上二味,以水二升(400ml),煮取一升(200ml),分温服。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9g)。水一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桑白皮(炒)、槟榔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藿香常用治病方

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60g),藿香二钱半(7.5g),丁香五分(1.5g)。为末,每服一二钱(3~6g),淅米泔调服。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疟疾:高良姜、藿香各半两(15g)。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民间常用单味黄连用于治疗病痛

《神农本草经》中将黄连列入上品。民间常用单味黄连或与其他药物组合,用于治疗病痛,效果颇佳,现介绍于下。单味黄连汤:心中实热。症见小溲短赤,尿时茎中作痛,口舌糜烂。用黄连3~6g(捣碎),煎浓汁服用。日服3次,每日1剂,常服2剂即愈。肠连散:诸痢脾泄,脏毒下血等症。用黄连200g, 捣碎,装入二尺许的猪大肠内,两端用棉线或麻扎定,放入沙锅内,用水酒各半,文火煮烂,共焙干碎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3g,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海金沙治病验方

小便不通,脐下满闷 海金沙一两(30g),腊面茶半两(15g)。二味捣研令细。每服三钱(9g),生姜、甘草汤调下。膏淋 海金沙、滑石各一两(30g)(为末),甘草二钱半(7.5g)(为末)。上研匀。每服二钱(6g),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尿酸结石症 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小便出血 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一方用砂糖水调下。脾湿太过,通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白术治腰痛 白术治便秘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其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多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笔者跟师顾植山教授学习,发现生白术除以上功效外另有二妙用,简述如下。治腰痛《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是腰痛当责之于肾,此其一也;《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是脾者能主肾病,此其二也;《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牛筋草治常见病验方

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120g),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60g),山芝麻一两(30g),水煎服。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30~60g),煎汤调乌糖服,日2次。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60g),水煎服。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60g),酌加水煎成1碗,分3次,饭前服。淋浊:鲜牛筋草二两(60g)。水煎服。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深秋时节防唇炎

深秋时节,受冷风反复吹影响,不少人嘴唇变得干燥,瘙痒与脱屑也多见。唇炎这种常见皮肤病再次悄然来袭。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唇为脾经所绕,脾胃有热,内蕴熏蒸而从口发。加之嘴唇暴露在外,最容易受到风寒及燥邪等外邪的侵袭,因而易多发病症。  怎样解决秋燥所致的唇炎呢?首先,必须纠正舔嘴唇的坏习惯,有些人不经意间反复舔嘴唇,从而导致双唇干燥加重而出现皲裂,甚至疼痛出血。  其次,平时多吃菠菜、胡萝卜、茄子等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母亲的中医小验方

母亲生在农家,长在乡村,天天与土坷垃打交道,与草木稼禾为伴,积累了不少生活小窍门,她那些保健养生、防病祛病的小验方还真不少,现在回味起来颇有情趣,蕴含着朴素的中医知识、中医文化。小时候,我出疹子,高烧不退,疹毒不出,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也没有好法子,开了药吃完也不见好。母亲从太姥姥那儿讨来了药方,到小河边铲来芦根,在山坡上采来野菊花,还到埝东那片涝洼地挖了半篮荸荠,老荷塘里掏来几节白莲藕。母亲将这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非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辨治

病证结合作为中医诊疗的核心,包含了传统的中医病证结合与现代病证结合两种模式,前者是指中医辨病治疗和辨证治疗的结合,后者则是指现代医学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单纯的古代中医病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临床医学需要。例如传统中医对甲状腺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相对笼统、模糊,多归于“瘿病”范畴。然不同的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转归迥异。笔者认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应借西医之优势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