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疗法治病防病方

肌肤是人体与外界细菌毒素等的天然屏障,也是排毒治病的重要通道,许多废物和毒素都是通过皮肤的呼吸、出汗等方式排出的,同时,营养物质也可以从皮肤吸收。因此,沐浴疗法是治病防病的好方法。但每个人在沐浴时又要有所区别,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所患疾病不同,要求也就不同。首先,无论哪种体质,水温宜40度左右。水温偏热可以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使毛孔扩张,有效排毒。其次,浴前应该用热水冲,浴后用温凉水冲。沐浴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用紫珠草可治疗各种出血症

取紫珠草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取6克紫珠草末,用蜂蜜或鸡蛋清调匀,然后分成3份,分别于早餐、中餐和晚餐后服下,可连服3天。 点评:紫珠草又名紫荆、止血草,其性凉,味苦涩,可入肝经、肺经和胃经。该药具有收敛止血、解毒疗疮的功效。在临床上,紫珠草多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如咯血、呕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及子宫出血等,尤其对肺胃出血疗效更佳。该药可单独应用,也可与仙鹤草、旱莲草等药物配伍使用。此外,用紫珠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族聚居地区草木茂盛,四季常青,植物药资源非常丰富,使壮医形成了喜欢用生药的习惯。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体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五种瓜能祛暑

冬瓜 有利水消炎、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疗水肿、脚气、淋病,还可以解虾毒、醒酒和减肥。冬瓜皮烧汤可以治疗轻度水肿,用冬瓜与荷叶、薏米烧汤喝,可以清湿热。丝瓜 能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解毒。大便干结者,可把鲜嫩丝瓜去皮切片,清炒或做成汤常食。鲜丝瓜绞汁,可治百日咳、咽喉肿痛、疖肿等。苦瓜 含有独特的苦瓜甙、苦味素,具有独特的苦味。暑天食后可祛暑清心,除闷热,对胃热、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及尿血等症有较好的防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面神经麻痹 阑尾炎 咽炎方

治面神经麻痹症治疗面神经麻痹症(即面瘫),大多以外用药物及针灸为主。笔者从一七旬老中医处得到验方,试用几人,效果较好。兹录于下:白附子5克,全蝎3个(研粉,冲服),天麻、防风、地龙、僵蚕各 10克,蜈蚣3条,羌活 5克,细辛3克,生姜2 片。水煎服,日2剂,早晚各服1剂,10天为1 个疗程。药渣可用纱布包好,热敷患侧面部。 (许小强荐) 治慢性阑尾炎方 处方与用法:附子10克(先煎),紫花地丁加克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中医肚脐贴片姜防晕车

中医专家提醒有晕车史的人,在出门前不妨在肚脐贴片姜。具体方法是:在乘车前20-30分钟,将鲜生姜切成两毫米左右的姜片,面积为5分钱硬币大小,然后覆盖在肚脐上,外用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固定。若乘车时间超过10小时,中途应更换一次。若将生姜捣成泥后填充在肚脐中,再用上述方法固定,效果更好。   肚脐上贴生姜片之所以能够预防晕车,与生姜的功效及肚脐的特殊位置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有发表健胃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壮医油针疗法止痛

壮医针法是壮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壮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油针疗法是壮医常用的针法之一,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油针的制作:用普通缝衣针,穿过包有麝香等药的小包,露出针尖,尾端插入一根小木枝中作针柄,即成油针。治疗点一般选用疾病反应点 (疼痛点)及其周围的几个穴位。操作时,将针置于桐油灯上烧至烫手(置于鼻前略闻,有药香味)后,迅速轻轻地刺人治疗点。油针刺人一般约半厘米的深度,然后拔出针,再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中华气功解“瞋”

“瞋”(chēn),睁大眼睛瞪人;瞋目瞋人,意即忿怒,使身心烦恼,不得平安,与贪、痴合称为三毒。“瞋”是修佛道练气功中最大之障碍,亦是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的。  众生于五尘中,处于违意等境,即忿怒生瞋,起诸惑业,因被缠系,不得解脱。另由过去多瞋,所得今日(生)之二种瞋报:(1)常为他人求其长短,系指因过去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起瞋恨,故感今日(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昝。(2)常为众人所恼害,系因过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姜的妙用:醒酒 去头屑 治暗疮

醒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饮用,让身体直接吸收,以缓解或消除酒醉。姜水制法简单,只要在一杯开水中加入3片姜即可。 治面部暗疮 用鲜姜6—8片放人沸水中,晾凉后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 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去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头发根,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此外经常用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治毒虫咬伤方(蜈蚣蝎子毒蜂)

处方与用法:生大黄30克(后下),金银花15克,连翘10 克,青黛5克(分2次冲服),赤芍15克,丹皮10克,白花蛇舌草 10克,蓼刁竹20克,土茯苓30克,槐花15 克,牛膝15克,水煎服。欠饮通畅后,减大黄用量或去大黄。服药的再时;宜同时处理伤口,排净毒液。 功效:通便、清热、解毒、凉血,可用于各种毒虫(如蜈蚣,蝎子,毒蜂等)咬蜇,局部肿痛,全身发热恶寒,头痛等,脉洪数等。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日常弃物有药效

1.藕节:用藕节煎茶喝,可安神益胃,凉血散瘀,治消化不良。 2.蛋壳:把蛋壳研成粉末,用水调服,可冶胃酸过多。 3.龟板:能补阳益血,捣碎烧成灰后,用酒或醋冲服,可治阴血不足、腰腿酸疼、久泻久痢等症。4.乌贼骨:将乌贼骨(墨斗鱼的骨头)研成粉末服,能治吐血、遗精、外伤出血。并且它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也有一定疗效。 5.橘子皮:有理气化痰作用。能冶咳嗽痰多、反胃呕吐、胸闷腹胀。 6.石榴皮:具有很强的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夹无名指除胸闷

手的无名指是三焦经脉循行所过之地。刺激无名指,可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促进经脉气血的流通,从而减轻或者消除胸闷、头晕、烦躁等不适症状,还可防治痛经。具体的刺激方法是,用普通的塑料或者木头夹子,夹住无名指,夹30秒,休息 30秒,反复刺激10—15次。每天治疗1次即可。 (俞健杰)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