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羌活妙治风寒痛经
有个妇女,经期小腹部刺痛,有 两三个月了,每次月经来都有血块, 这三个月换了不同的医生治疗,吃 药的时候会好些,但是不吃的时候 小腹又会痛起来,慢慢的不是经期 的时候都感觉痛。医生们都说,这病如果反复用 药治不好,说明子宫里头可能长了 包块。这妇女听后,大惊失色,自己 还年轻,如果子宫长了包块恶变,怎 么办?就这样一边腹中疼痛加剧,一 边心理压力变大,两方面纠结下,惶 惶不可终日,于是,她敲开了中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被痛经所困扰
许多女性都被痛经所困扰。如果你尝试过多种治疗都没好转,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但不同体质或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一、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人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方药: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2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中药处方 治经行腹痛6年
痛经刘某, 女, 38 岁, 2016 年 2 月 22 日来诊。患者经行腹痛 6 年, 同房出血一次。LMP: 2016 年 2 月 14 日, 痛经( + ) , 血块( + ) , 经行浮肿, 腰酸, 舌质红, 舌苔微 黄, 脉弦滑。既往盆腔内异症, 2009 年 5 月因痛经, 行 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 + 左卵巢囊肿剔除术。辅助检 查: 2015 年 12 月 2 日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通经止痛 皂荚冰片 经验心得
药物组成:皂荚3份,冰片1份。操作方法:上药共研极细粉末装瓶备用。凡遇痛经患者使用时,取药末少许置患者手帕或掌中,令其捂鼻呼吸,倾刻患者张口收腹,喷嚏频作,继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奋。每日1~2次,一般患者1~3次痛经可除,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通经止痛。经验心得痛经是行经时少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发的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气滞、血瘀、寒凝或血虚所致,痛在经前经期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 内服外敷食疗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沈宁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中医优势病证之一。上海沈氏女科认为,痛经不可单纯见痛止痛而堆叠止痛之品,必须辨证论治,分清虚实,追究病因以对因治疗为主,止痛为辅,配合内服、外治,包括针灸、食疗、意疗等方法,方能奏效,达到根治的目的。临床常见病因有寒凝、肝郁和血亏3类。 内服 寒凝胞宫证:苔薄白,脉弦迟,经前形寒肢冷,经期下腹凉痛,得暖稍舒,经行不畅,四肢不温,纳谷不香。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 为医圣张仲景所撰, 是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的方书, 书中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开创了中 医临床论治疾病的先河, 因此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四 大经典之一。书中所载方剂, 组方严谨, 选药简炼精 当, 疗效卓著, 被称为经方, 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性, 为 后世医家所推崇。自古至今, 擅用经方者无一不是临 床大家, 由此便可略窥一二。然而由于经方组方药味 多十分简炼, 少则一二味, 多则七八味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伴嘴唇发紫 中医找原因
李莉,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妇科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历。李莉痛经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症状。在临床上,痛经的原因有多种,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这位病人在痛经的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阳虚质内涵及其对原发性痛经调理的启示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 云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 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逆于生乐, 起居 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对人体 健康产生伤害。随着我国社会发展, 国民生活方式的 改变, 偏颇型体质在人群中愈发常见。根据现代中医 体质学调查研究发现, 阳虚质通常在偏颇体质中占有 较高的比例。此外中医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多种疾病 同阳虚质有联系。故本文重点从 《内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肝寒气滞)方药:吴茱萸汤合金铃子散合方加减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临床患者多表现为剧烈痛经。笔者习惯于从肝经入手,治疗此病。今举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一例,具体如下:患者,女,35岁。初诊时间:2017年2月28日。患者自述经前期及经期剧烈腹痛一年余。痛时有如大锤锤击,痛不欲生。伴头痛,畏寒肢冷,下腹坠胀,倦怠乏力,眼干,月经量少,色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越鞠丸加味减缓痛经
杨某,女,30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自诉:近年来,每当经行则腹痛腰酸。经血色黑量少,伴血块下,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刻诊: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患者曾服逍遥丸、益母草膏等调经止痛之品罔效。脉证参合,辨证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滞血瘀,郁而化热,湿热壅结。医治当以化瘀行气,活血兼清湿热。越鞠丸加味:香附9g,川芎9g,栀子10g,神曲12g,丹参10g,焦术15g,苍术9g,黄芩9g,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经行腹痛,痛经,方药,温经汤加减
李某 女 25岁 湖南常德 职员主诉:经行腹痛五年首诊:2013年5月10日。患者于5年前经期贪凉饮冷后出现经行腹痛,经前感觉小腹不适,行经期及饮冷后少腹疼痛,伴恶心,心悸,腰痛,白带多色白。肌肤紫斑淤块,色暗红。近2月来上述症状加重,经期腹痛难忍,不能正常上班。现症见:月经第一天量少,色暗红,夹淤块,少腹冷痛,腰部坠胀,恶心、心慌气短,腹胀拒按,脉沉缓,舌质淡红,苔薄白。 诊断:痛经 气滞血瘀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不孕症,痛经,治法平补肾阳,疏肝和胃化瘀软坚
姓名:张某 性别:女 年龄:35岁 职业:无初诊日期:2011年l1月26日主诉:婚后6年未避孕而未孕,痛经渐进性加重10年。现病史:两年前曾行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术后服用孕三烯酮3个月,因肝功能不佳而停药,术后半年出现痛经,服用“芬必得”效果不佳。月经尚规律,量中,经行第二三天有大块内膜样组织排出,腹痛也剧烈。腰酸形寒,经行便溏,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象细弦。B超未见明显异常。LMP:20/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1..
«
16
17
18
1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