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如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等)的一种病症。该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所致,即所谓的“不通则痛”。治疗痛经不能光靠药物,还应进行按摩治疗。下面就推荐一套可治疗痛经的按摩操: 第一节 预备式:患者取平卧位,双目微闭,将呼吸调匀。将右手掌心向下,轻轻地放在下腹部,将左手叠放在右手上。静卧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调经治疗大法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以玛丽为例,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现介绍6招简易的中医治疗方法,止痛效果立竿见影。食疗方:当归3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葱、黄酒、花椒、盐等适量,共煮汤。待羊肉熟烂后,撒上胡椒粉,喝汤吃肉。经常吃可预防与治疗畏寒腹冷之痛经。经验方:三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在门诊工作中,常能见到为家中晚辈寻求治痛经偏方的老年人,可见痛经的发病率之高。以下是中医治疗此病的几种外冶偏方,不妨一试。热敷法 用粗盐(呈粒状)250--500克加小葱5—10棵共炒热,用纱布包裹后,趁热敷下腹部疼痛处。或用麦麸 250"-500克加食醋50毫升,炒热后用纱布包裹外敷腹痛处,用于治腹部冷痛,痛连腰骶,经血暗红的痛经者。泡脚法 取蒲黄、五灵脂、香附、元胡、当归各20克,赤芍15克,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外治痛经填脐法 敷足法 足浴法
1.填脐法: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成糊状,填于肚脐处,胶布固定。每日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2~3次。每日换药1次,连续3-5 天。2.敷足心法: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以米醋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3.取喷嚏法:药用皂荚30克,冰片 10克,共研细末,取少量置于掌中,捂鼻吸之,倾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日2~3 次。4.足浴法: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四味汤泡脚治痛经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并伴发腰痛或其他不适,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常因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所致,使用中药足浴疗效较好。取益母草、乳香、没药、桂枝各15克,水煎 2000毫升,浸泡双足,每次20 分钟左右,水温在40度~45度,从月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本次月经干净,连用3个月经周期。 (邓伶)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治疗痛经也可用速效救心丸
去年2-3月期间,我时常感到胸闷不适,肢体疲乏,大夫说我患心肌缺血症,让我服用速效救心丸。我遵医嘱,一直服用速效救心丸。出乎意料的奇迹出现了,不仅胸闷不适症状消失了,多年困扰我的原发性痛经,竟然也治好了。我惊喜地问大夫是怎么回事。大夫解释说,痛经与心肌缺血的原因有相似之处,均与脏器缺血有关。中医认为,冠心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需要用速效救心丸治疗。速效救心丸是由川芎、冰片等药物制成,具有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月季公鸡汤治痛经、闭经及不孕
中医认为月季花味甘、淡、微苦,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肝血淤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跌打损伤、淤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等。《泉州本草》载:“通经活血化淤,清肠胃湿热,泻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溃烂,痈疽肿痛,妇女月经不调。”月季花是一种活血调经药,与它同科同属的玫瑰则属于理气活血药,不能混同使用。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痛经多见于未婚或未孕的女性,往往生育后痛经就会减经或消失。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现提供一中药治疗方:处方与用法:红花、丹参、当归、元胡、香附、山楂、牛膝、泽泻各10 克,小茴香、吴莱萸各3 克,肉桂(后下)5克。水煎服,日1剂,月经期前3 天,连服3天。下个月经周期再服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治疗8个小妙方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因此,调经治疗大法以补肾、健脾、疏肝、调理气血为主。这里有8个小妙方可以帮助大家治疗痛经。妙方1:山楂桂枝红糖汤 配制方法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女性药膳来改善症状
痛经以青年女性发病率最高,但也有部分中年妇女患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常因抑郁,或大怒伤肝,或过于贪凉,或生活于潮湿之地,或外感风冷寒湿之邪,或嗜食辛辣,使邪客于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痛经。也由于素禀阳虚,阴寒内生;素体肝肾亏虚,多产房劳损伤肝肾;大病久病损伤气血,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产生痛经。经常发生痛经的女性,可制作一些药膳来改善症状。 益母草煮鸡蛋 益母草、元胡各60克,鸡蛋2枚,用水同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独创治胃痛经验方
成肇仁教授是全国知名伤寒学者,教书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尤善治胃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受益良多,特总结其经验。 病因病机 成肇仁认为胃痛者虚实寒热错杂,但以“脾胃虚-气滞-湿阻”者为多。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脾虚不运,湿浊内生,湿阻气机,不通则痛,发为胃脘痞胀不适或疼痛。脾虚不能胃为行其津液,水液并走于大肠则便溏,水湿内阻故舌淡胖苔白腻。脾胃同属中焦,然胃为阳明燥土,喜润恶燥。临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穴位敷贴加食疗治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等。下面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提供几条食疗方。1.寒凝血淤证生姜15克,红糖适量,加入少量白酒,再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生姜暖胃,红糖温经,加白酒以助药力。2.气滞血瘀证益母草30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3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1..
«
1
2
3
4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