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痛经方
方药:五灵脂、蒲黄、香附、丹参、台乌药各等份,加工碾碎为细末,于每次月经后2—3日取药末5—10克填人脐中,外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月经来潮第2日停药,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主治:痛经。疗效:治疗86例,痊愈63例(痛经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20例(痛经明显减轻,不服止痛药可以工作学习,6个月无复发);好转3例(痛经减轻)。总有效率100%。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艾灸肚脐可治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工作及学习。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取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肚脐中央)、关元穴(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根据施灸的部位,取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中医治疗,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分型治疗。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吃什么:山楂泡水
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直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血瘀痛经山楂巧治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瘀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糊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用艾灸巧治痛经
穴取中极(脐下4寸)、关元穴(脐下3寸),取仰卧位,采用厚3—5毫米,直径为2—3厘米的姜片置于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自觉烧灼感,则稍移动位置。于月经前3天开始,月经停止时结束。每次20分钟,两个月为1疗程。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气滞血瘀型痛经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取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度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每次泡20分钟。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妇科疾病熏洗可治
药物熏洗是传统外治法中的特色疗法,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常见妇科疾病,具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势。下面介绍几则熏洗方药。1.治痛经: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加水煎至2000毫升,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足,水温变低时,再加药液或开水,每日15-20分钟。足部药浴后需饮用温开水250-500毫升。功效:疏经活络。2.治外阴瘙痒症:当归、黄精各15 克,苦参10克,地肤子、透骨草各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怎么办?痛经怎么调理?
专家提醒,如果痛经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前——周左右,疼痛时按压下腹痛感加剧,而且着凉或喝冷饮会引起疼痛,用暖水袋捂肚子或喝热水却能缓解疼痛,多属寒凝气滞血淤导致的痛经。患者常伴有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而且经色暗红,夹有血块,中医药治疗强调“通则不痛”,对这种类型的痛经常以温通经脉的热性药物为主,如妇科痛经丸。痛经丸是小水丸,为顺应痛经发作的规律,般需从月经来潮前7—10 天开始服用,一直到月经第1—2天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 试试山楂泡水
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 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治痛经气滞血瘀型方
方药:当归、姜黄、小茴香、沉香、 五灵脂、广木香各10克,白芍20克, 元胡、川芎各15克,橘核12克,没 药、甘草各9克。加减:痛甚加乳香10 克;血瘀甚加三棱、川牛膝各10克; 气滞甚加香附10克;寒甚加乌药、肉 桂各10克。自月经前3日开始服用, 每日1剂,连服5日。主治:痛经气滞血瘀型。疗效:治疗60例,临床治愈 43例,好转31例,无效6例。总有效 率为92.50%。 黎志清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5克,乌药15克,小茴香8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薏苡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1..
«
3
4
5
6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