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验方加减治疗经期延长验案
丹栀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组成,药用炒白术、柴胡、当归、芍药、茯苓各一钱,甘草、牡丹皮、山栀各五分。该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清热凉血之功效,主治肝郁脾虚、化火生热而致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小腹作痛等。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肝主疏泄,又主藏血,故妇科疾病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少腹逐瘀汤治经期小腹冰凉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张士舜擅长治疗各系统良恶性肿瘤及疑难杂症等。笔者跟师多年,获益匪浅,现将其临床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经期小腹冰凉的一则医案总结整理如下。杨某某,女,34岁,2022年4月7日初诊。主诉:来月经时小腹凉如冰多月;伴有经量多,极少量血块,周期错后六七天,经期正常,无痛经。末次月经2022年3月10日,平素下肢凉,偶有腰痛,纳可,大便干,有劲。舌中有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病气血同调以气为主 月经病中的清下法
《东医宝鉴》是朝鲜·许浚结合中国古代医学与朝鲜民族医药学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医书,于1613年刊行。全书共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涉及内容广泛,有大量关于月经病的记载。“清下法”指通过清热、下瘀滞之法祛除病邪,使身体阴阳调和,恢复健康状态。月经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月经病患者多有肝郁气滞致化瘀化热的病机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清下法”的应用也十分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罗颂平从肾肝脾论治月经不调
全国名中医罗颂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术带头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罗元恺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罗颂平擅长调经、助孕、安胎,对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罗颂平从肝脾肾治疗月经不调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肾肝脾与月经关系密切肾主导着女性生殖功能罗颂平以“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为妇科调经的基本思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绝经前后诸证 围绝经期综合征处方用乌梅丸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属于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治疗此病多以滋补肝肾为主。然临证不乏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情况,非一味滋养肝肾所能治之。本案立足津血的生理功能,以燮理寒热、温养津血为治,使病症迎刃而解。患者女,51岁,2022年5月5日初诊。主诉:潮热、多汗伴月经周期不规律半年。患者近半年潮热、多汗明显,眠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型治疗
全国名中医蔡钢是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妇科、内科疑难杂症。现将蔡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结合典型病例介绍如下。分型治疗中医治疗需据临床分型而定,然目前尚无统一分型,在《中医妇科学》上主要分为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蔡钢认为本病可分为肾虚不足、肝郁气滞、心阴亏虚,因肾为水火之藏,内含阴阳,因此肾虚不足又分为肾阴虚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疗闭经验案一则
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3个月经周期者,称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中医对闭经的认识和治疗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在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见解。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认为:闭经的病因病机按辨证求因的原则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虚者多因肝肾亏损,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中医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程度不等的相关症候群。临床以月经紊乱,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面目浮肿,烘热,多汗,五心烦热,心悸,烦躁失眠,心情抑郁,焦虑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女性承受各方压力的不断增多,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增加,并有不断提前的趋势。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困扰,至2030年将超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疗月经不调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一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月经后期如伴有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所以月经后期不容忽视。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谢雪姣擅长治疗内科及妇儿科疾病,尤其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具有独到见解。辨证论治谢雪姣认为,月经后期的治疗,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及全身症状和病因,同时综合舌脉象,分以下证型论治。肝郁气滞证肝主疏泄,情志失调导致肝失条达,气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经行不畅痛经 治法疏肝补肾调理冲任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痛经多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原因所致。本案证属肝郁肾虚,气血不足。国医大师路志正以益气养血、补肾疏肝、调经止痛治之,使气血充盈,肝木畅达,肾水得滋,冲任调和,而月经调畅,痛经自消。兹介绍如下: 张某,女,34岁,2014年8月12日初诊:经行不畅,痛经,性冷淡,腰僵痛,畏寒,左侧曾经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讨厌的“痛经”缠着我 该怎么办?
我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令我苦恼的是近年来受尽了痛经和腰腿痛的折磨,弄得我一来月经就紧张、恐惧,乃至于严重影响了工作。为此我专门请假看了数次妇科,中药、西药也吃了不少,可那讨厌的“痛经”仍然缠着我。我该怎么办?安徽萧女士萧女士:你的“痛经”很可能与腰腿痛毛病有关。我们应了解,腰椎后关节周围包以薄而紧的关节囊,当腰部活动姿势不当或过度用力扭动,猛然间旋转腰部,致使腰部肌肉不协调地收缩,使有关椎骨两侧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症见经 前乳房、胸胁、小腹胀痛,经期腹 痛,痛如刀割,拒按,月经量少, 经行不畅,经色紫黑,有血块,下 血块后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苔 白,脉弦涩沉迟。治宜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用元胡、五灵脂研粉吞 服,效果满意。方法:取元胡、五灵脂各9 克。按此比例取药,共研细粉。腹 痛时,每次服9克,每日服1~2 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 温开水送下。小腹冷痛者,用艾叶 10克,水煎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1..
«
221
222
223
224
»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