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蔷薇妙方调经
治月经过多。鲜蔷薇花20克,蔷薇根30克,猪瘦肉500克,葱、姜、绍酒、盐、味精、白糖各适量。将蔷薇花洗净沥干,根洗净,劈开剁碎,与花同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紧袋口。葱洗净,切段,姜洗净拍破。猪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的肉块,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入药袋,并加绍酒、葱、姜、盐、白糖,旺火烧沸,撇去浮沫,转用中火炖熬至肉熟烂,捞去药袋不用。食肉喝汤,每日2次。 治妇女经血过多。鲜蔷薇根20~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两款药膳适合月经周期不规则
虽然妇女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常见的原因为气血不和。而归附杞墨鱼能补血通经,补气血土鸡汤能调补气血,这两款药膳都适合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食用。 归附杞墨鱼 材料:准备当归3克、枸杞9克、香附3克、墨鱼身半斤、韭菜4两、米酒1大匙、盐酌量、生姜数片、橄榄油3大匙。 做法:先把香附、当归、枸杞等中药材放到锅里,然后加入2杯清水,用小火熬煮至剩约1杯后过滤备用。 把墨鱼洗干净、两面用刀切花、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量少 可服用归脾丸
什么才算月经量少?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毛曦晔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却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量过少”。 毛曦晔说,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通过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没有器质性病变可考虑是否与气血亏虚有关。如果气血方虚,可以通过三个方法调理。 第一个方法是:取背部穴位注射当归、黄芪液,当归、黄芪液能补气补血,还可以刺激穴位,整体调理身体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闭经加远志之妙
薛某,女,29岁,2003年3月初诊。自诉:月经4月不行,曾服调经药,经未应潮。观其形消体廋,倦怠乏力,刻诊知其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带下色白,绵绵不止,舌淡苔白,脉沉细。此乃气血虚弱之证。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血虚无余可下,如水流断源。 治当补气益血,充气血以通冲任二脉,以望经水复行。立方八珍汤加减:当归15克,川芎6克,炒白芍15克,熟地10克,党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苓15克,生黄芪1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疗倒经验方
妇女月经量减少.甚至每次无月经出血.而月经周期前后出现鼻衄或吐血、咳血,持续几天后即自止.此症称为倒经.主要因经期血管脆性改变引起.少数患者可由子宫内膜异位所致.中医称其为逆经或经行吐衄.现介绍几则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1.柴胡、郁金各6 克.丹皮、山栀子、生白芍、香附、怀牛膝、白茅根、茜草各10克。加水 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药液.分早中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剂。每次月经周期前1周左右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调经要方
医者熟知逍遥散、四物汤为调经要方,小柴胡汤治疗月经病有必要特意拈出。 王好古在《医垒元戎》中指出:“易老云:仲景治妇人经不调,尽在小柴胡调治条下,以此推之。”“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各半一名调经汤”。 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指出:“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无损胃气,是其要也。若血受病,亦先调气,谓气不调则血不行。又气为之纲,夫也,夫不唱,妇不随也。如妇人病经,先柴胡以行经之表,次四物以行经之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不调 分类调理
由于工作压力大等各种原因,月经不调的女性越来越多,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向读者介绍如何调理月经。 什么才是正常月经? 申莉华说,月经期间,每天75毫升左右,每个月五六天,一个月用一包卫生巾(20片装),这是正常的月经量。月经量每次超过100毫升,一个月要用两三包卫生巾(20片装),就是过量,月经过量,容易引起早衰。而低于30毫升,只来两三天就结束,表明体内的邪气无法正常排泄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
特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达旭编辑同志:我近半年来每次月经的量都很少,半天就干净了,请问能否服中药治疗?浙江嘉兴黄丽黄丽读者: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20毫升,或月经期缩短不足二天,月经量少于正常,连续出现两个月经期以上者,医学上称为月经过少。中医一般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一、气虚痰瘀型:临床症见经量少,常延迟,色淡,有时点滴即净,用小护垫即可,形胖,舌淡苔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食疗调理月经“综合症”
月经期间,一些女性会伴有头痛、水肿、腹痛等情况,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向读者推荐了一些调理方法。 经期“感冒”可服黄芪汤 经期有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情况,随着月经结束而自动消失,中医认为是“妇人伤寒”,可以服用黄芪汤。具体做法是用生黄芪10~30克(从量少逐渐增多),先用2000毫升的清水浸泡30分钟,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个小时,直到药汁浓缩到50毫升左右取出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中医治闭经案
黄某,女,22岁,已婚,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柴阁村人。2008年8月11日初诊。 月经素迟至,经来夹有血块,无腹痛。近两年月经紊乱,常数月不至。迭经黄体酮等药医治,均最终未能解决问题。 现经停50余天,常怀不孕之忧。其形体肥胖,饮食起居如常,苔薄白,脉缓弱。 此寒凝血瘀,治当温经化瘀,兼益气养血。仿温经汤之意,加三棱、莪术及柴胡等化瘀开郁之品:熟地、丹参、赤芍、香附各12克,党参、阿胶各10克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先后无定期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当归2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薄荷10克,益母草30克,柴胡12克,党参10克,熟地15克,生姜3片,甘草6克。 加减运用:伴肾虚者加菟丝子15克,补骨脂15克,肉桂3克;伴热血或阴虚火旺者加黄柏1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伴肝郁气滞者加青皮15克,枳壳10克;伴瘀血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疗程,每月用药1次,在月经干净后第5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刘某,女,18岁,2004年春求诊。 主诉: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患者月经周期37天,行经5~6天,经量中等,有少量紫血块,痛经不甚明显。每遇经行第1天,即开始呕吐,频繁发作,难以进食。且伴有腹泻,日3~4次,多属稀烂便。患者呕吐甚时,除吐出食物残渣外,多伴有胆汁,甚至有血样呕吐物。故经期常发生脱水而入院治疗。其家人四处延医,终难获效。 刻诊:患者正值经期第2日,面色萎黄,倦怠神疲,时有烦躁,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1..
«
8
9
10
1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