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疏泄法治月经错后验案一则

病例患者女,33,环卫 工人,生育1女,8月17日首 诊,主诉:月经常错后2~3个 月。正值夏天,患者却着厚衣, 蓬头垢面,面色青,眼眶黑,全 身乏力,但欲寐,素来多涎、多 痰、多涕,畏寒,腿常冷痛,眼 畏光,大便常不成形,口干喜 热饮,口气臭浊。舌淡、苔白 腻,舌下静脉粗紫,脉沉细欲 绝。径以吴萸当归四逆汤合二 陈汤加味:制白附片50克(先 煎),炙甘草20克(先煎),干 姜20克,吴茱萸10克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经治月余 小腹刺痛胀满 一个方子

刘女士53岁,主要病情是小腹刺痛、胀满。在当地医院经治月余,腹痛胀满丝毫未减,后在省级大医院做了多项检查,也没有明确诊断,最后只能行剖腹探查,探查中发现腹腔子宫附件部位有一个包块,通过病理切片明确不是恶性肿瘤,但西医院的医生说不能切除,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患者除了小腹刺痛、胀满外,整个上腹部比较硬,但不肿,也不发热,另外小便正常,大便较干,舌苔薄白腻,脉沉。这是个什么病?包块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中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 归肾丸加味巧治

临床用归肾丸加味治疗肾气亏虚 型月经不调57例,疗效满意,现介 绍如下。一、临床资料57例均为门诊收治肾气亏虚型 月经不调患者。年龄23~45岁、病程 5个月~2年,已婚52例、未婚5例, 月经先期10例、先期合并量多6例, 月经后期16例、后期合并量少5例, 月经先后无定期4例,月经过少9 例、月经过多7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中月经先期、月经后 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妇女月经与中医理论:杨宗孟

杨宗孟(1927-2011),女,江西泰和县人。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妇科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对崩漏、不孕不育症治疗有独到见解,疗效好。创立灸疗神阙穴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解毒消支散”外用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中西医疗法治疗男性泌尿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等。研制的中药“女宝”对月经不调、不孕症疗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放环后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处方

节育环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 放置节育环是很多已婚女性的选择, 但是很多女性在放置节育环后出现 一些并发症,而月经不调是很多放置 节育环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 西医治疗以抗感染、辅以止血药治 疗为主,疗效不是很好。现代医学认 为放置宫内节育环引起的月经失 调,主要是由于节育环的机械压迫, 引起子宫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索、纤溶酶原激 活因子、激肽等物质,使血管渗透性 增加,纤溶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闭经治法 辨证化痰祛瘀通络处方

陈某,女,29岁,2014年10月10日初诊。患者因“月经4月未至”就诊。形体丰腴,已婚未育。病史:患者14岁月经初潮,行经正常,3年前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月经稀少,每3月后闭经, 便服“黄体酮”,药停则月经稀少,3年来体重增加15公斤左右。现身高约155厘米,体重70公斤,月经120余天未至,带下量正常,色白质稠,偶有胸脘满闷,神疲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沉滑。子宫附件B超未见异常,性激素全套正常,早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主张着力《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国医大师阐述脾肺气虚而致的崩漏证

国医大师李振华是中医治脾胃 病大家,擅长运用脾胃学术思想治 疗各种疑难重病,现将李振华治疗 崩漏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李老认为在病理机制上崩漏有 脾肺气虚、血热、血瘀、肾虚等四个 方面。但临床以脾肺气虚为多见,现 重点阐述脾肺气虚而致的崩漏证。一、病因病机本病之病机,脾虚失统是崩漏 发病之本,由于脾虚日久,或劳倦思 虑、饮食不节,脾虚血失统摄;甚至 脾虚及肺,肺气亦虚,中气下陷,脾 不统血,气不升摄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经闭”妇科病症之闭经

发育正常的女子和育龄妇女,周期性行经是一种生理常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如或当至而未至,或曾已行经,而又中断,或本已行经如常,忽又数月不行,同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之为“经闭”,俗称闭经,此乃常见之妇科病症。  寻其经闭原由,可概括为虚、实两类。虚者多因阴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多为气滞血瘀,寒湿阻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现今属阴血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倒经方

处方:全当归、代赭石、珍珠母各20克,生地、玄参、黄芪、川牛膝、茜草、赤芍、香附、白茅根、益母草各12克,黄芩、黄连、红花、生甘草各3克。用法: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养阴清热,引血下行。主治:倒经,中医辨证属阴虚郁热型,症见经期月经量少,甚至无月经,伴鼻出血,或吐血,或乳房胀痛溢血,血量可多可少,全身不适,精神不畅,烦躁不安,下腹部胀痛,舌红苔黄,脉细数。 常小云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闭经功血方

治功血方处方:益母草20克,仙鹤草(炒炭)、艾叶(炒炭)各 12克,生地、白芍、阿胶各 10克。每日l剂,水煎分3 次服。主治:功血(即功能性子宫出血)。 胡责治闭经方处方:益母草30克,煎水l碗,加黄酒适量,一次服下,每H 1剂,连服3天。主治:闭经血瘀型。周悦兴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先后不定期的中医治疗

特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达旭编辑同志:我近来月经很不规律,经常提前或推后8~9天,该服哪些中药治疗?广西宜州许萍许萍读者:月经周期或前或后一周者,医学上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又称经水先后不定期,中医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一、肝郁脾虚型:患者经来或先或后,经量多,色暗红,无血块,小腹疼痛,腰痛,带下多、色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嗳气,小便黄,大便溏,舌光略红,苔薄白,脉弦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