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方十二

黄芩、栀子各10克,麦冬、杭白芍各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酒大黄、升麻各1克。水煎,于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药连进7—15剂,若服药期间月经来潮,应即停服。待月经干净后第五天再继续服药,可连续3个月经周期。本方为浙江中医学院马爱华治疗月经先期的临床经验方。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对症缓解经期的不适

对于女性来说,每次月经到了,就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满脸爆豆,皮肤油光,腰腹有种无法说出来的坠胀,浑身冰冷,许多女性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痛经,苦不堪言,到底该采用什么办法对症缓解经期的不适?经水时疼时止 小小茴香有大用  来月经期间肚子疼,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有一些人简单地归结为痛经引起的宫寒,天天喝红糖生姜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红糖水一停,还是恢复原样。对这种情况,傅青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病方十三

天门冬(连皮50克),若用鲜晶150克,红糖适量。天门冬洗净后,加水约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加入红糖,烧沸。日温服1次,连服数日。本方适用于肾阴虚所致月经提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不调当归芍药散 温经汤

当归芍药散下面我还要说说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是一张养胎调经方,它主治妊娠腹痛,是我国古代用于围产期的一张主要方,胎漏可以用,胎位不正也可以用,对于胎位不正的治疗,七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用,用过之后胎位不正就可以转过来,不需要做什么膝胸卧位,它不但能转胎,而且还能养胎,胎儿不长的或是发育不好的,常服当归芍药散能使小儿健康发育。我有一个学生的姐姐是高龄产妇,38岁才怀孕,怀孕以后肚子痛,而且胎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病方五

鲜芹菜、鲜藕片克120克,生油15克,精盐少许。先把芹菜、藕片洗净,芹菜切成1寸长,将锅放在旺火上,下生油烧熟放入芹菜、藕片,调入精盐适量,颠炒5分钟,再调入适量味精即成。上为1次量,可连续服3—5次。本方适用于体内有热而产生的月经提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第一方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我用的也非常得手,这是活血化瘀第一方。我们现在讲到活血化瘀总是想到丹参,桂枝茯苓丸的活血效果不知要比丹参好多少倍呢!这张经方应用范围很广,可惜现在只用来治疗子宫肌瘤,这是远远没有用到位呀!古代用桂枝茯苓丸是下死胎的。胎死腹中怎么办?又没有手术,又不会开刀,张仲景就用像兔屎那么大的丸药,让患者吃几粒,吃了以后死胎就会下来,所以这张方又称为“催生汤”,又叫“夺命丹”。桂枝茯苓丸绝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病方六

猪蹄1对,茜草30克,大枣10枚。猪蹄去毛洗净,茜草装人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三味下锅同煮,熟后去药袋服。本方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之各种出血证。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因劳累致月经后期 临床诊断为郁证中医治方

冯明教授是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30多年,医疗经验丰富,提倡升降出入辨证。他认为当代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职场竞争大、工作压力大,百姓之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导致,多发胃肠、肝脾之病,治疗以升清降浊为主,并注重调畅肝胆情志。笔者现举一病案微发其旨。  张某,女,44岁,2017年4月21日初诊,自诉春节后因劳累致月经后期,此月月经推迟一周仍未至,乏力,双眼内侧发痒,略有恶风畏寒,足冷。症见舌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病方七

河蚌肉250克,冬瓜500克,调料适量。将蚌肉加少许姜汁浸泡,冬瓜去皮、瓤后切片。取出冬瓜仁(籽)水煮20分钟,去仁留汁,下入冬瓜片,煮5—10分钟,人蚌肉烹黄酒,再沸3分钟,调人精、盐、味精葱花,淋上麻油佐餐服。本方适用于血热之月经提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不调服芎花茶

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 天,周期长短因人而异。月经提前或 延后7天左右属正常范围,但是如 果超出7天,即为月经不调。中医认 为肝脏有“藏血,运营周身之血”的 功能,因此,调理月经需要让气血充 足,肝气能深藏,才能保证女性月经 周期的正常。现在介绍一款调经药 茶如下。具体方法:锅中放两碗水,烧开 后,将川芎、红花各3克,玫瑰花6 克一起放进去,转小火煮5分钟,放 冰糖或蜂蜜调味即可,每日1剂,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病方八

青蒿、丹皮各6克,茶叶3克,冰糖15克。前药洗净,置茶杯中用鲜开水泡浸15-20分钟,入冰糖溶化,当茶饮,不拘时拘量。本方清肝凉血,适用于肝郁血热所致月经提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全国名老中医治月经不调诸症方

处方:熟地、丹参、怀牛 膝各15克,当归、白芍、香 附、元胡各10克,川芎6克, 鸡血藤30克。加减:若见经前乳房胀 痛较甚而属肝郁者,可加柴 胡、青皮、枳实、玫瑰花各10 克,舒肝以理气;若见腹部刺 痛,经来色暗或夹血块而属 血滞者,可加桃仁、红花、卷 柏、王不留行各10克,活血 以止痛;若见经来燥热,舌红 几渴而属肝郁血热者,可加 丹皮、郁金各10克,栀子、黄 芩各6克,舒肝以清热;若见 经)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