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血崩是指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虽多,但如应用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血崩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西医以消炎止血或免疫治疗为主,如青霉素、止血敏、头孢曲松钠等。现有一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带下乃妇科常见病 冰蛇祛湿散
带下乃妇科常见病,现代西医之宫颈糜烂、阴道炎、阴道滴虫等病每多见之。按证服药,可收效果,然因其病在局部,若配合局部用药,则疗效更佳。自仲景创用“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后代沿用,历久不衰。据《脉经》云:“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说明此方适用于阴中寒冷、阴痒白带之属寒湿证。然据余观察,凡妇女带下,无问属寒属热,使用蛇床坐药,皆有一定效验。尝考蛇床,《本经》谓治“男子阴痿湿痒,妇人阴中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过少治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
赵某,女,40岁,家庭妇女,其夫经商,2013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近两年自诉与其夫不睦,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感心烦易怒,月经不规律,经量减少,行经只一日,无血块,伴腹痛腰痛。面部渐生色斑、丘疹,有咽部阻塞感,时有口苦。自言情绪暴躁易怒,多疑伤感,胸闷喜叹息,乏力,便溏。舌质淡,苔白,舌边见齿痕,脉沉细。 处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杭芍10克,桃仁6克,红花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崩漏 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祝某,女,22岁,未婚,2009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月经量多,已持续20天,淋漓不断已有5月余。自述每次月经提前7~10天,月经周期15~20天,量较多,血色红稍暗,伴有小腹坠痛,腰骶酸痛,头痛恶心,双眼干涩,纳差乏力。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数。 辨证为肝肾阴虚,心脾亏虚。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组方:党参15克,焦白术30克,黄芪30克,地榆炭15克,生地炭30克,炒酸枣仁15克,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中医治青春期月经失调
少女青春期月经初潮,经来或先期而至,或延后而来,或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经期延日不止,皆为月经失调,究其原因多为肾气未实,或阴阳失衡之故。 肾气未充 青春期月经失调首先见于肾气未充,冲任不调,《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肾乃先天之本,以藏精气,主骨生髓,髓通于脑,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之本,脑为髓海,髓海空虚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补益冲任 治崩漏方
处方:党参、淡竹茹各15克,女贞子、补骨脂、紫石英各12克,枸杞子、旱莲草、沙菀蒺藜、肉苁蓉、炒当归各9克,鹿角霜6克,小茴香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补益冲任。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中医辨证为冲任虚损型,症见经色淡红,腰酸膝软,头晕耳鸣,面色淡黄或晦暗,舌淡苔白,脉细弱。 华云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三种情况不适宜用乌鸡白凤丸来调经
乌鸡白凤丸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女人的圣药。月经不调,有人吃了,确实解决问题;而有人吃了,则越调越乱。对此,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赵红主任解释,乌鸡白凤丸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阴阳双补的成药,使用范围很广,而恰恰正因为此,乌鸡白凤丸在治疗疾病方面的针对性不是很强。虽然多数人月经不调的症状相似,但起因却不尽相同,可以由气虚、阴虚内热、肝热等因素导致,对于气虚导致的,用补中益气丸治疗;阴虚内热、即血热导致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穴位调节冲任
由于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准爸爸准妈妈们对孩子非常重视,甚至视为家中之宝,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补品堆砌成山。时不时就给孩子补一补,生怕孩子营养不良。如果是市区的,还要动不动带孩子去肯德基、麦当劳潇洒一回,吃一些炸鸡、汉堡等高热量的食品。殊不知正是大人们这样让孩子乱吃乱补,使得不少孩子早早地成了“小大人”,一些女孩子才七八岁就已经月经来潮,乳房发育。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人身体里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六经辨证运治月经失调
前贤有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琴亦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诸位医家的论述皆说明:《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当是所有疾病(包括杂病)辨证的基础。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班秀文将六经辨证运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中,对提高中医理论,充实和发展仲景学说,解放广大中医师的学术思想,都将大有裨益。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闭经 北京妇科名家刘奉五举其一案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之药配入方中,以冀温补联手,互促成功。 正常的月经需要健全的大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的功能和正常的子宫及经血流出的通道。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使月经暂时或永久停止,即为闭经。该病一直是世界关注的妇科疑难病症。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腹痛 予活血化瘀行气之法
吴某,女,40岁,1987年5月29日初诊。 患者3天前正值月经来潮,吃冰糕两块。食后少腹不适,继而少腹疼痛下坠,月经量减少呈红黃色,腹痛加重波及满腹,以下腹疼痛为重,不矢气,大便正常,因腹痛不能伸腰,伸腰则痛甚。刻诊:痛苦面容,曲腰扪腹,呻吟不息,腹软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明显而拒按,无明显包块。体温36.8℃。脉沉紧有力,舌质红略暗,苔淡白。 腹部x片未见液平和游离气体。妇检:阴道有白带,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带下病指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颜色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旺,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霉菌、阴道滴虫、念珠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妇科炎症,常出现白带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1..
«
16
17
18
19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