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裴正学临证经验妇科常见病 月经不调病案
甘肃省肿瘤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多载,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妇女之月经不调,不论从辨证论治,还是选药立方,都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临床学习一年余,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月经不调之经验,简介如下。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的改变,经前、经期之腹痛等亦属此范围。 月经提前 裴正学认为月经先期多由血热所致,或因虚火或因实火,热扰冲任,血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的增多,色质异常,腥臭,或伴有其他症状者。宋《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带下之病,妇人多有之。”世人也云:“十女九带”。其病成因多由脾肾受病,或邪犯冲任胞宫所致。“湿”邪为导致带下病的主要病因。《傅青主女科》云:“带下者俱是湿症”《沈氏女科辑要·带下》更明确提出了:“总不外湿火、相火、阴虚不守三途而已。”余临症谨守病机,对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滋简述于下: 健脾益气法 带下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彭某,女,38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5日初诊:月经期腹痛1年,伴畏寒肢冷,疲乏少力,纳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冲任虚寒痛经。治以温经散寒止痛。 主方:温经汤加味。 组成:党参10克,吴茱萸4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酒白芍10克,丹皮10克,肉桂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0克,香附10克。10剂,水煎服。 2009年7月17日二诊:药后痛经显减,畏寒肢冷减轻,仍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女性生理期食用花旗参炖乌鸡
女性在月经期间,抵抗力下降,若身体受寒,则气血凝滞,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经痛,因此,生理期不宜吹风受寒,冒雨涉水,冷水洗脚或冷水浴,不吃生冷食物。以下的药膳适合女性生理期食用: 花旗参炖乌鸡 药材:花旗参10克,海底椰适量。 食材:乌骨鸡1只,猪肉200克,姜片、盐、糖各适量。 做法: 1.乌骨鸡去肠,入沸水中汆烫去除血水;再将猪肉放入水中。 2.将乌骨鸡、猪肉、花旗参、海底椰放入炖盅,加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方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是调和肝脾的名方,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脉弦之阳郁厥逆证;还可治疗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之肝脾不和证,方证相应,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四逆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在临证中用四逆散加味来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明显,其典型病例如下: 赵某,女,34岁,习惯性便秘伴月经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笔者在临床中使用经方,成功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一例,现整理如下。 李某,女,52岁,2012年10月24日初诊。 主诉:夜寐不安半年。患者夜寐不安,早醒,潮热汗出,体胖肤白,时有心慌;已停经2月,胃口可,二便调。既往有甲亢、颈腰椎病病史。查:脉沉弱,舌胖大,暗红。 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龙骨(先煎)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疗闭经 当以补肾为主
虽言“月经不行者,胞脉闭也。”然胞脉之闭,多由肾气虚衰及“经水皆出诸于肾”,或冲任二脉损伤,任脉不通,冲脉不盛,月经难以以时而下。故闭经者其因有三:一则肾气虚衰,二则冲任不调,三则胞宫失常也。此外,也可见肝失调和,疏泄无度,脾虚水精不化,气血不充,血无余所下而致。 肾气虚衰补肾为先 肾气虚,天癸化生不足,致使任不通,冲不盛,胞脉闭塞。肾气不化,天癸不至,多是原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若经来后又遇肾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陈宝贵临床治疗带下病 选易黄汤完带汤加减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分为生理性带下和病理性带下。《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引王孟英所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为生理性带下。《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带下》:“如其太多,或五色稠杂及腥秽者,斯为病候。”为病理性带下,即带下病。 陈宝贵教授指出:带下病的形成与任带二脉关系密切,而任脉不固,带脉失约,主要由于肾、脾、肝诸脏病变及外邪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不调用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不错
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持续时间,月经色、量、质发生异常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主要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等,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不错。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而周期正常者称“月经过多”,一般月经以30-80毫升为适宜,超过100毫升者为月经过多。气虚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晰;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坠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方药:人参、白术、升麻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带下病指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颜色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旺,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霉菌、阴道滴虫、念珠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妇科炎症,常出现白带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月经腹痛 予活血化瘀行气之法
吴某,女,40岁,1987年5月29日初诊。 患者3天前正值月经来潮,吃冰糕两块。食后少腹不适,继而少腹疼痛下坠,月经量减少呈红黃色,腹痛加重波及满腹,以下腹疼痛为重,不矢气,大便正常,因腹痛不能伸腰,伸腰则痛甚。刻诊:痛苦面容,曲腰扪腹,呻吟不息,腹软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明显而拒按,无明显包块。体温36.8℃。脉沉紧有力,舌质红略暗,苔淡白。 腹部x片未见液平和游离气体。妇检:阴道有白带,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治闭经 北京妇科名家刘奉五举其一案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之药配入方中,以冀温补联手,互促成功。 正常的月经需要健全的大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的功能和正常的子宫及经血流出的通道。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使月经暂时或永久停止,即为闭经。该病一直是世界关注的妇科疑难病症。
病理科
妇科 - 月经病
1..
«
20
21
22
23
»
..30